弘揚時代精神,共建網絡文明。8月28日至29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在成都舉(ju) 行。大會(hui) 期間,開幕式、主論壇及11場分論壇內(nei) 容豐(feng) 富、緊扣熱點,成果發布、互動引導活動等環節各具特色、精彩不斷。
大會(hui) 全方位展現了我國網絡文明建設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匯聚起億(yi) 萬(wan) 網民的磅礴力量,共同書(shu) 寫(xie) 網絡文明建設的新華章。
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近11億(yi) 人,網絡空間已經成為(wei) 人們(men) 生產(chan) 生活的新空間。
如何將網絡空間裏不斷湧動的大流量轉化為(wei) 溫潤心靈、滋養(yang) 人心的正能量,成為(wei) 與(yu) 會(hui) 人士關(guan) 注的話題。
今年4月,一部致敬在隱蔽戰線上默默戰鬥的無名英雄們(men) 的短視頻作品《無名》上線後,引發網民點讚留言:“淚奔,歲月靜好,是有人替我們(men) 負重前行”“致敬每一位無名英雄”……
該作品創作者、國風博主朱鐵雄在大會(hui) 主論壇上介紹,2021年以來,他以變裝的形式拍攝了孫悟空、關(guan) 羽等傳(chuan) 統文學作品和曆史上的英雄故事,也拍攝了人民警察等現實生活中的英雄故事,都獲得了很好的傳(chuan) 播效果。“網友的認可讓我感到,我有責任把中國英雄的故事講好,讓人們(men) 從(cong) 英雄身上汲取奮發前行的力量。”朱鐵雄說。
“我們(men) 圍繞三星堆遺址發掘曆程創作,揭示了考古先輩們(men) 對三星堆的艱苦探索,與(yu) 網友們(men) 分享了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四川大學考古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研究生孫唯禕說,自己在這一過程中收獲了很多,將繼續運用網絡傳(chuan) 承好中華文明薪火。
專(zhuan) 家指出,在數千年中華文明的曆史長河中,每個(ge) 時代都有每個(ge) 時代的精神,任何一種精神都植根於(yu)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極培育優(you) 秀網絡文化,要厚植文化根脈、弘揚時代精神,以時代精神激發向上向善、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新興(xing) 技術匯聚向善力量
8月27日晚,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未來之夜——讓科技之光點亮網絡文明”網絡互動引導活動在成都舉(ju) 行。通過“情景式演講+舞台現場演繹”的形式,現場觀眾(zhong) 徜徉在鏈接過去與(yu) 未來的數字世界裏,感受科技之光照亮互聯網文明蓬勃發展之路。
網絡空間裏,海量的信息、豐(feng) 富的內(nei) 容在滿足網民多元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們(men) 的價(jia) 值觀念和行為(wei) 規範。
與(yu) 會(hui) 人士表示,麵對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需要發揮科技的力量助力文明建設,也需要以文明的力量引導科技向善。
“近年來,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逐漸成為(wei) 引領科技創新、提高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力量,但也帶來了隱私泄露、虛假信息等問題。”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秘書(shu) 長任賢良認為(wei)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發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方應秉持共商共享共建理念,深入推動人工智能倫(lun) 理治理實踐,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方案和行動路徑,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符合社會(hui) 需求與(yu) 公眾(zhong) 利益。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說,良好的網絡生態是我們(men) 邁向數字社會(hui) 的基石。未來將加強科技賦能,在科技向善的指引下,不斷守正創新,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上向善向好,與(yu) 各界攜手共建網上美好家園。
培育網絡文明新風尚
“互聯網、旗幟揚,守陣地、強思想,管好家、用好網,網風清、家風朗……”8月28日,在大會(hui) 主論壇上,四組網絡文明建設領域代表家庭向全社會(hui) 發出“弘揚優(you) 良家風 共建網絡文明”倡議,弘揚愛國愛家、相親(qin) 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hui) 主義(yi) 家庭文明新風尚。
網絡文明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社會(hui) 各界的共同努力。
從(cong) 2015年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依托醫學專(zhuan) 家智庫,在自媒體(ti) 平台上打造推出“華西醫院辟謠小分隊”品牌專(zhuan) 欄,麵向大眾(zhong) 開展健康科普工作。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宣傳(chuan) 部部長鄭源在大會(hui) 網絡辟謠分論壇上分享,健康科普類辟謠工作不是一個(ge) 人的戰鬥,需要有組織地做好頂層設計,建立長效工作機製,抓好平台和專(zhuan) 家團隊建設,緊跟政策導向和百姓需求,將醫學科學和宣傳(chuan) 工作優(you) 勢互補,這樣才會(hui) 走得更遠更長久。
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東(dong) 剛說,新時代青年,是強國一代的建設者,也是網絡空間的原住民。提升青年網絡文明素養(yang) ,塑造網絡空間的好青年,既是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領網絡強國建設、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希望在網絡的空間裏,每一個(ge) 與(yu) 時代同行的年輕人都能夠用理想和行動譜寫(xie) 網絡文明之歌,當多彩的旋律匯聚起來,就會(hui) 奏響新時代的青春強音。”奧運冠軍(jun) 汪順呼籲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