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久久為功,共護一江碧水(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 2024-09-02 09:37: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wei) 全局計、為(wei) 子孫謀,久久為(wei) 功、再接再厲,才能讓長江生態萬(wan) 象回春

  堅持一盤棋思維,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長江流域係統性著眼,不斷增強政策協同效應

  近期,魚兒(er) 進入育肥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赤水河站的科研人員忙著監測取樣。3年多來,駐站負責人、副研究員劉飛見證著這條長江一級支流生機的複蘇,“原本隻在長江幹流或赤水河河口江段出沒的銅魚、圓筒吻鮈等魚類,這兩(liang) 年也開始在赤水河中遊發現。金沙鱸鯉等魚類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發生變化的不隻是赤水河。長江流域監測到的土著魚類同比增加34種,幹支流水質評價(jia) 總體(ti) 為(wei) 優(you) ,長江幹流和鄱陽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jia) 等級由禁漁前最差的“無魚”提升兩(liang) 個(ge) 等級……前不久發布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23年)》顯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總體(ti) 呈現恢複向好態勢。近年來,江豚頻頻現身,刀魚恢複大規模春季洄遊,一些旗艦物種重歸大眾(zhong) 視野,成為(wei) 長江生態改善的鮮明例證。

  長江生態狀況好轉,反映出我國以“十年禁漁”為(wei) 重點的長江大保護係列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成效。如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已成為(wei) 共識。在長江流域部分省市,有3800多名漁民在退捕後成為(wei) 漁政協助巡護員。捕魚人成為(wei) 護魚人,這樣的深刻轉變,為(wei) 長江留足留夠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和空間,有望從(cong) 根本上恢複長江生態環境,提升水生生物多樣性。

  也要看到,眼下長江隻是“大病初愈”,加快恢複流域生態還麵臨(lin) 諸多挑戰。無論是漁業(ye) 資源量還是多樣性水平,同曆史峰值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相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由於(yu) 生活史長、棲息環境遭破壞等原因,一些珍稀瀕危物種恢複速度較慢。

  “魚多了”,長江有機會(hui) “喘口氣”,但生態保護任重道遠,決(jue) 不能鬆懈。去年10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時指出:“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鞏固好已經取得的成果。”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進行再部署再強調。為(wei) 全局計、為(wei) 子孫謀,久久為(wei) 功、再接再厲,才能讓長江生態萬(wan) 象回春。

  長江是一個(ge) 江河湖海連通的超大型開放生態係統。僅(jin) 依靠局部或單一的形式和措施來保護,對長江來說遠遠不夠。修複水生生態,必須著眼全域、係統發力。引漢濟渭工程為(wei) 魚類洄遊留出生命通道,多省份實現禁漁跨區域聯合執法,多地多部門合作開展中華鱘等物種人工保種和增殖放流……堅持一盤棋思維,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長江流域係統性著眼,不斷增強政策協同效應,方能共同護好一江碧水。

  “十年禁漁”是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重大調整。推動長江大保護行穩致遠,解決(jue) 好退捕漁民的生計問題,尤為(wei) 關(guan) 鍵。眼下,23萬(wan) 多名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已經實現全覆蓋,沿江各地持續拓寬就業(ye) 渠道,為(wei) 他們(men) 尋找新出路。比如,安徽省當塗縣建設“捕轉養(yang) ”基地,吸納500多名退捕漁民穩定就業(ye) ,充分發揮他們(men) 的“老本行”優(you) 勢。需要重視的是,不少退捕漁民年齡偏大、勞動技能單一,要進一步做好動態精準幫扶,多提供一些有溫度的指導服務,兜牢保障底線,幫助他們(men) 端穩就業(ye) “飯碗”。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是長江經濟帶的紐帶。當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處於(yu) 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保護,凝聚全社會(hui) 合力,必能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