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要決(jue) 策部署,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殷切期盼的“國之大者”。教育係統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奮力書(shu) 寫(xie) 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體(ti) 矩陣推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zhuan) 欄,展示教育係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今天,“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zhuan) 欄之“各地教育成就巡禮”係列,通過一個(ge) 視頻、一組大圖、一篇報道介紹雲(yun) 南如何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雲(yun) 南省昭通市舉(ju) 辦幼兒(er) 足球賽。
雲(yun) 南大學師生開展多年生稻研究。
雲(yun) 南省昆明市盤龍區雲(yun) 波小學開設葫蘆絲(si) 藝術特色課程。
滇派風箏傳(chuan) 承人給學生講授風箏製作技藝。
雲(yun) 南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生在進行崗位實訓。
雲(yun) 南省教育廳供圖
報道帶你看
雲(yun) 南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讓群眾(zhong) 在優(you) 質教育中收獲幸福
葫蘆絲(si) 、舞蹈、書(shu) 法、卵石畫、籃球、足球……在雲(yun) 南省紅河州金平縣,靠近中越邊境金水河口岸的金水河國門小學,每一名小學生都具備至少一項特長。該校把“藝體(ti) 特色辦學”作為(wei) 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ang) 的重要途徑,開展22個(ge) 活動項目,實現學生“人人有特長”。金水河國門小學近年來的可喜變化,正是雲(yun) 南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xie) 照。
近年來,雲(yun) 南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不斷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牢牢把握加強黨(dang) 對教育事業(ye) 的全麵領導根本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優(you) 先發展教育事業(ye) ,健全省級規劃、州市統籌、縣區主責、部門協同的工作機製,堅持學前教育擴容增效、義(yi) 務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普通高中質量提升、特殊教育適宜公平,奮楫深水,育才破局,全力推進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讓適齡兒(er) 童少年有學上、上好學,莘莘學子享有公平而優(you) 質的教育正在成為(wei) 現實。
謀篇全局
繪就高質量發展藍圖
“抓今天雲(yun) 南的教育,就是抓雲(yun) 南未來的發展。”2023年6月,雲(yun) 南省教育發展大會(hui) 在昆明召開,發出了高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時代強音。雲(yun) 南推動“五級書(shu) 記抓教育,黨(dang) 政同責辦教育”,不斷強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教育工作委員會(hui) 作用,全省16個(ge) 州(市)、129個(ge) 縣(市、區)黨(dang) 政領導班子成員全部掛聯薄弱學校、當好“編外校長”,各州(市)委書(shu) 記抓教育成效每年向省委報告,並納入年度綜合績效考評,調動全省力量形成大抓教育的新勁頭、新氣象、新格局。
201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雲(yun) 南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雲(yun) 南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十四五”義(yi) 務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形成以優(you) 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督導評估規劃、義(yi) 務教育發展規劃、學校布局專(zhuan) 項規劃、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項目規劃(2021—2025年)等為(wei) “四梁八柱”的政策體(ti) 係,明確了全省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係統實施強黨(dang) 建推進立德樹人提升行動、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行動、基礎教育強師興(xing) 校行動等專(zhuan) 項行動,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0年,全省129個(ge) 縣(市、區)全部參加國家義(yi) 務教育質量監測,至2024年已完成1輪9個(ge) 學科的質量監測,為(wei) 各縣(市、區)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創建“把脈問診、開方抓藥”。石林縣、沾益區、紅塔區被教育部認定為(wei) 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縣(區),雲(yun) 南實現全國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縣“零”的突破。
擴容提質
整合資源豐(feng) 富內(nei) 涵
嶄新的教學樓、規範的操場、智能化的教學設施……置身於(yu) 澄江市鳳山小學,一所現代化的學校映入眼簾。寬敞明亮的圖書(shu) 室裏擺放了各類圖書(shu) ,學生在書(shu) 架前精心挑選喜愛的書(shu) 籍;體(ti) 育課上,老師組織學生們(men) 開展課前熱身、運球練習(xi) 等,寬闊平整的運動場上到處都是孩子們(men) 活躍的身影、歡樂(le) 的笑聲……
為(wei) 解決(jue) 山區孩子的上學難等問題,會(hui) 澤縣大海中學和布多附中搬遷合並,新建了以禮中學。以禮中學副校長王文孝說:“大海鄉(xiang) 海拔高、氣溫低、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原來的大海中學教學條件艱苦,2016年9月搬遷進新學校後,學生都住上了新宿舍,6人一間,單人單床……”
聚焦人民群眾(zhong) “上好學”的期盼,澄江市鳳山小學、新建的以禮中學成為(wei) 雲(yun) 南大力推進義(yi) 務教育擴容提質的縮影。
“十三五”以來,雲(yun) 南先後投入各類資金607.34億(yi) 元,實施“全麵改薄”,中小學校C、D級不安全校舍加固改造,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等重大教育專(zhuan) 項工程,建立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製,義(yi) 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20條底線”全部達標,校舍成為(wei) 雲(yun) 南最美麗(li) 、最安全的建築。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投入從(cong) 2018年的1069.49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1166.73億(yi) 元,增長9.09個(ge) 百分點,教育經費投入連續10年穩居一般公共預算的第一大支出,保持在17%左右。新設立每年20億(yi) 元的基礎教育綜合獎補資金,夯實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省政府從(cong) 2021年起連續4年將“新建、改擴建200所幼兒(er) 園”納入10件惠民實事進行全麵統籌,累計投入超過37億(yi) 元,共完成756所幼兒(er) 園建設項目,增加公辦學位15萬(wan) 餘(yu) 個(ge) ,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從(cong) 76.06%增長到90.11%。
雲(yun) 南不斷強化以特殊教育學校為(wei) 骨幹,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資源教室為(wei) 主體(ti) ,以送教上門為(wei) 補充的特殊教育三大組織服務體(ti) 係建設。省級安排專(zhuan) 項資金2.5億(yi) 元,大力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實現人口超過20萬(wan) 的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項目建設全覆蓋。全省特殊教育學校比2018年增加21所,殘疾兒(er) 童義(yi) 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以上。
除硬件外,軟件也在不斷強化。“創辦女高隻是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把一批批大山的女兒(er) 送出大山,培養(yang) 成為(wei) 黨(dang) 的好女兒(er) ,是夢想的第二步。我和我的同事們(men) 仍在堅守、仍在奮鬥。”2023年年初,張桂梅第三次站上“張桂梅思政大講堂”的講台,以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主題,講述“夢想的力量”,為(wei) 師生們(men) 上了一堂思政“金課”。
近年來,雲(yun) 南挖掘新時代偉(wei) 大實踐的育人“富礦”,創新打造思政教育“金課”,建設了一批中小學學科德育特色課堂和高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成為(wei) 全國思政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地區。創新舉(ju) 辦“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並在州(市)開設分課堂,推出13期節目,張桂梅、朱有勇、桂海潮等雲(yun) 南本土先進模範人物先後走進大講堂授課。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示範學校300餘(yu) 所,用好西南聯大舊址等20個(ge) 實踐育人基地、民族團結誓詞碑等資源,係統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實現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全覆蓋。
雲(yun) 南積極打造“紅色+文化+生態+勞動”為(wei) 一體(ti) 的示範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品牌,建設“守望雲(yun) 心”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實施“萬(wan) 名黨(dang) 員聯萬(wan) 家、萬(wan) 師訪萬(wan) 家、萬(wan) 個(ge) 親(qin) 情關(guan) 愛視頻室”留守兒(er) 童關(guan) 心關(guan) 愛工程。實施體(ti) 育美育浸潤行動,更加注重學生體(ti) 育鍛煉、美育熏陶、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湧現出“沒有一個(ge) 小眼鏡”的紅河屏邊灣塘小學、“勞動最快樂(le) ”的宣威靖外明德小學、登上央視元宵節晚會(hui) 的玉溪市聶耳師生合唱團等一批典型案例。
建強隊伍
擴編強訓提薪築牢發展根基
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全員培訓、確保義(yi) 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是雲(yun) 南省近年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出的一係列有力舉(ju) 措。
2017年,雲(yun) 南省委編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全省中小學統一編製標準和創新管理的若幹意見》,統一全省中小學各學段教職工編製標準,采取跨領域調劑、內(nei) 部挖潛創新、統籌“空編”使用權等措施,為(wei) 全省中小學增加教職工編製,全省中小學教職工編製總量已達標。實施教師專(zhuan) 項招聘一次性補充教師3.2萬(wan) 人,2018年以來招聘特崗教師2.62萬(wan) 人。每年統籌安排1600個(ge) 培養(yang) 名額實施地方優(you) 師專(zhuan) 項與(yu) 省級公費師範生項目,補充中小學教師隊伍缺口。推進義(yi) 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促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均衡配置教師資源。
雲(yun) 南統籌實施了國家、省、州市、縣區、學校五級培訓項目,開展5年一周期不少於(yu) 360學時的教師全員培訓。“國培計劃”實現85個(ge) 原集中連片特困縣和鄉(xiang) 村教師全覆蓋。實施省級“萬(wan) 名校長培訓計劃”和“義(yi) 務教育青年教師培訓計劃”,5年培訓1萬(wan) 名優(you) 秀校長和3萬(wan) 名青年教師。各地通過鄉(xiang) 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送教下鄉(xiang) 等項目,年均培訓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10萬(wan) 人次。
省教育廳聯合財政、人社等部門督促各地不得在執行中變通壓減“三保”支出,確保義(yi) 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yu) 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差別化政策實現85個(ge) 原集中連片特困縣全覆蓋。201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每年拿出5000萬(wan) 元獎勵500名鄉(xiang) 村從(cong) 教20年以上優(you) 秀教師,鼓勵鄉(xiang) 村教師長期從(cong) 教、終身從(cong) 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