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朋友有每天活動的好習(xi) 慣,如散步、快走、慢跑等。不過,有一類運動被大家忽視了,它就是力量訓練。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肌肉力量、肌肉量和骨密度,提升運動能力,有助於(yu) 控製血糖、血脂、血壓,改善身體(ti) 成分、血管功能、免疫係統功能等。
老年朋友可準備彈力帶、啞鈴或水瓶,作為(wei) 力量訓練的器材。在訓練過程中,根據自身能力調整阻力/重量。下麵,以彈力帶為(wei) 例,介紹適合老年人的力量訓練方法。
上肢力量訓練
1
01
單臂推舉(ju)
將彈力帶平放在椅子上,坐下,身體(ti) 保持正直。用大腿壓住彈力帶的一端,另一端纏繞於(yu) 左手處,保持固定。左手抓住彈力帶,緩慢向上拉動,推舉(ju) 左臂,使彈力帶呈繃緊狀態。然後,緩慢還原至初始姿勢。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之後,換右臂重複上述過程。
動作要點:肘部保持伸直,發力部位集中於(yu) 手臂後側(ce) 及肩部。
02
雙臂前推
將彈力帶環繞背部,置於(yu) 臂下,尾端纏繞在雙手上。身體(ti) 保持正直,向前拉動彈力帶,直至雙臂伸直。然後,緩慢還原至初始姿勢。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雙臂水平向前推直,發力部位集中於(yu) 胸前及手臂後側(ce) 。
03
雙臂下拉
將彈力帶繞過身體(ti) 前方的橫杆等固定物體(ti) ,兩(liang) 端纏繞於(yu) 雙手上。坐位,身體(ti) 保持正直,兩(liang) 手緩慢向下拉動彈力帶,直至彈力帶呈緊繃狀態。然後,緩慢還原至初始姿勢。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雙臂伸直,將彈力帶往下拉向身後,發力部位集中於(yu) 肩背部及手臂後側(ce) 。
04
直臂後拉
坐位,將彈力帶置於(yu) 身體(ti) 前方,兩(liang) 端纏繞於(yu) 手上。身體(ti) 保持正直,雙手拉動彈力帶,緩慢做水平外展動作,直到彈力帶呈繃緊狀態。然後,還原至初始姿勢。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發力部位集中於(yu) 雙臂後側(ce) 及肩背部。
下肢力量訓練
2
01
動態半蹲
背靠牆麵(也可在後背與(yu) 牆麵之間放置一個(ge) 泡沫軸,使泡沫軸隨身體(ti) 運動而滾動),雙腳分開,與(yu) 肩同寬。緩慢向下至半蹲,大腿高度高於(yu) 膝蓋位置,停留一會(hui) 兒(er) ,然後恢複至初始動作。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您也可以練習(xi) 以下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發力部位集中於(yu) 大腿前側(ce) 及臀部。
02
雙腳提踵
雙腳分開,雙手扶在牆麵或扶手上,保證平衡。足跟緩慢抬起,停留一會(hui) 兒(er) ,然後恢複至初始動作。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發力部位集中於(yu) 小腿後側(ce) 。
03
雙腿臀橋
平躺在墊子上,雙腿分開,與(yu) 肩同寬,雙手置於(yu) 身體(ti) 兩(liang) 側(ce) 。緩慢向上做抬臀動作,停留一會(hui) 兒(er) ,然後恢複至初始動作。此為(wei) 一個(ge) 完整動作。8~12次/組,做3組。
動作要點:發力部位集中於(yu) 臀部及大腿後側(ce) ,腰部勿過度發力。
溫馨提示
以上動作可做8~12次/組,3組/天,每周鍛煉2~3天。建議您先谘詢物理治療師,進行安全性評估,排除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後,根據力量評估結果製訂力量訓練方案,並在專(zhuan) 業(ye) 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力量訓練。老年朋友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需要提醒的是,力量訓練應把握四個(ge) 原則:
1.針對性 人體(ti) 不同部位的肌肉有著不同的功能,因此要通過不同的動作(如上肢、下肢特定的運動)鍛煉肌肉(群)。
2.超負荷鍛煉的強度需要超過肌肉本身的能力,否則肌肉會(hui) 安於(yu) 現狀,起不到鍛煉效果。
3.漸進性 鍛煉的強度要循序漸進,當力量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後,可適當提高強度。
4.持續性力量訓練需要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liang) 天曬網”,長時間停止鍛煉會(hui) 使前期的努力付諸東(dong) 流。
來源:《老年健康報》作者: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康複醫學科 胡越空 賈程森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zhuan) 家庫成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主任醫師 黃曉麗(li) 供圖: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
策劃:鄭穎璠 王寧
編輯:王千惠
本文部分配圖來源於(yu) 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