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工作保障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成效如何?今年汛期災後恢複重建進展如何?怎樣進一步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日舉(ju) 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應急管理部有關(guan) 負責人回應相關(guan) 熱點問題。
9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ju) 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應急管理部副部長王道席,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周天,應急管理部黨(dang) 委委員、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局長黃錦生,應急管理部黨(dang) 委委員、中國地震局局長王昆出席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為(wei) 高質量發展營造安全環境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我們(men) 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環境。”應急管理部副部長王道席說,截至8月底,今年全國生產(chan) 安全事故總量同比下降25.7%,重特大事故下降45.5%。
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周天說,近年來,消防救援部門緊盯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開展隱患治理。立法立標方麵,先後出台了消防規章製度23部,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發布消防領域國家標準68部、行業(ye) 標準35部。專(zhuan) 項整治方麵,持續推進電動自行車、消防產(chan) 品質量安全隱患集中整治;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等問題376萬(wan) 餘(yu) 處。
礦山行業(ye) 安全是安全生產(chan) 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危中之危。“今年以來,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以強力推進《關(guan) 於(yu) 防範遏製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chan) 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硬落實為(wei) 主線,有力促進了礦山安全生產(chan) 形勢平穩向好。”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局長黃錦生介紹,截至8月底,今年礦山生產(chan) 安全事故起數、遇難人數同比分別下降了25.6%和31.99%。
我國是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探索我國地震孕育發展規律至關(guan) 重要。中國地震局局長王昆介紹,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是國際上唯一針對大陸型強震進行係統研究的地震科學實驗場,目前已全麵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具備在塊體(ti) 邊界帶識別6.5級以上地震孕震體(ti) 的能力。
“中國地震科學工作者努力將實驗場打造成為(wei) 世界地震科學中心、地震科技國際合作中心、世界地震人才中心。”王昆說。
全力做好受災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保障
受極端天氣影響,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發生暴雨洪澇災害,部分地區受災嚴(yan) 重。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hui) 辦公室、應急管理部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全力確保受災群眾(zhong) 得到妥善安置和救助。
“總的來看,我們(men) 救災響應的時效更強、頻次更高、措施更實,持續傳(chuan) 遞了‘國家在行動’的有力信號。”王道席介紹,在汛前,推進災害救助預案體(ti) 係建設,加強救災物資向鄉(xiang) 村一線預置;災中,提前啟動救災應急響應,今年已累計啟動國家救災響應達21次;災後,根據災情變化動態調整響應等級,先後5次提升響應等級。
在救災款物調撥方麵,入汛以來,應急管理部會(hui) 同財政部預撥了9批次中央救災資金31.25億(yi) 元,撥付效率更快、支持力度更大;會(hui) 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調撥了21批次47.32萬(wan) 件折疊床、被褥、家庭應急包等中央救災物資;針對各地災情特點和群眾(zhong) 急需,多次啟動應急物資政社協同保障機製,調撥了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緊缺物資。
此外,有關(guan) 方麵組派多個(ge) 核查組、專(zhuan) 家組、指導組,蹲點式協調解決(jue) 困難和問題,指導地方開展救災救助工作,特別是緊盯集中安置點的管理服務,指導有序組織物資發放,努力保障受災群眾(zhong) 食宿等基本生活。
王道席表示,目前災區基礎設施搶修搶通、倒損住房重建修繕等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正在抓緊推進,後續將持續跟進加強指導,相信在各方麵的共同努力下,災區一定能早日重建美好家園。
奮力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部署推進國家安全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提出“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製”。王道席表示,這為(wei) 進一步深化應急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下一步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健全體(ti) 係、完善機製、強化基層、提高能力,奮力推進應急管理體(ti) 係和能力現代化。
——著力強化“救”的能力。加快推進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改革,盡快建成東(dong) 北、華北、華中、東(dong) 南、西南、西北六個(ge) 區域救援中心;對標斷路、斷網、斷電等極端條件下的實戰需求,加大先進專(zhuan) 業(ye) 裝備研發配備力度;抓緊修訂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ti) 應急預案》和專(zhuan) 項預案;指導各地建強省、市、縣應急指揮部,配套完善通信網絡和信息係統。
——著力提高“防”的質量。動態優(you) 化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體(ti) 係,完善專(zhuan) 家和專(zhuan) 業(ye) 技術服務機構參與(yu) 排查整治工作長效機製;幫助企業(ye) 建立健全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製;完善地方政府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製度,建立相關(guan) 部門審核把關(guan) 銷號機製。
——著力夯實基層基礎。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的意見》,文件印發後將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認真組織實施,切實築牢應急管理第一道防線;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首次摸清了我國災害風險“家底”,將持續用好普查成果,推動風險源頭管控和隱患精細化治理,不斷提高基層綜合減災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