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邊疆黨旗紅丨三代“護邊人” 執著“護邊情”

發布時間: 2024-09-06 16:01:00 來源: 新華網

  “我這一輩子隻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完成爺爺和阿爸交給我的任務,守好邊!”身著藏藍色蒙古袍的圖門提高了嗓門,用右手指著窗前的桌子,一臉嚴(yan) 肅地說。

  桌上擺放著一張黑白照片,照片裏圖門的爺爺身著蒙古袍,正在邊境騎馬巡邏。“從(cong) 爺爺到阿爸,再到我,我們(men) 一家三代都是護邊員。”圖門的臉上泛起笑容。 

  圖門家世代居住的內(nei) 蒙古新巴爾虎右旗草原,地處中俄蒙三國交界處,邊境線長515.4公裏,圖門家離中蒙界湖貝爾湖隻有500米。

  57歲的圖門麵龐黝黑、身形健壯,看起來憨厚樸實,渾身散發著一股韌勁。作為(wei) 新巴爾虎右旗貝爾蘇木貝爾嘎查牧民,他和51歲的妻子索麗(li) 都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也都是貝爾嘎查邊境線上的“護邊員”。在近一個(ge) 世紀的時間裏,圖門家三代接力守護著由8塊界碑連成、長達60多公裏的邊境管段,累計巡邊裏程超10萬(wan) 公裏。

  “這是爺爺的崗哨,這是爸爸的崗哨,這是我的崗哨……”站在院子裏,順著圖門手指的方向望去,並排矗立著3座建築風格各異的崗哨,分別是其三代人作為(wei) 牧民護邊員觀察和瞭望邊境的崗哨。


8月27日,圖門和妻子索麗(li) 從(cong) 院子裏騎著摩托車出發去巡邊。新華網石毅 攝

  圖門的爺爺巴日哈薩巴達是當地最早一批入黨(dang) 的牧民。當時,中蒙邊界的巡邊任務重,巴日哈薩巴達作為(wei) 黨(dang) 員代表,主動提出加入了護邊隊伍。此後,越來越多的蒙古族群眾(zhong) 陸續成為(wei) 護邊員,在邊境一線義(yi) 務巡邏。

  1939年5月,諾門罕戰役爆發,巴日哈薩巴達和當地牧民加入抗日武裝。戰役結束後,一起參戰的牧民告訴圖門的父親(qin) 希日胡:“你阿爸在戰鬥中犧牲了。”

  於(yu) 是,為(wei) 祖國護邊的擔子正式落到圖門父親(qin) 的肩上。而爺爺臨(lin) 行前留給父親(qin) “一定要守好這片草原”的話,從(cong) 此成為(wei) 家訓。

  1985年圖門剛滿18歲,他騎馬到20公裏外的蘇木報名參加民兵選拔。次年,圖門以馬上射擊5發全中的成績獲得民兵比武第一名,被選拔入伍,並在服役期間榮立個(ge) 人三等功。

  上世紀90年代,退伍後的圖門放棄到城市工作的機會(hui) ,從(cong) 年邁的父親(qin) 手中接過守邊重任,當了一名“不穿軍(jun) 裝的邊防戰士”,成為(wei) 家中第三代“護邊員”。

  自從(cong) 當上護邊員,圖門的生活就不再是隻有自己的小家,大多數時間在為(wei) “大家”的事兒(er) 忙碌。妻子生病的時候、孩子開家長會(hui) 的時候,他都不在身邊,“兩(liang) 邊的事情,肯定會(hui) 有一邊照顧不到的時候。”圖門說。

  2017年,圖門家被新巴爾虎右旗評選為(wei) “北疆紅色堡壘戶”,在旗委、旗政府的支持指導下,擔負起配合黨(dang) 組織做好思想築邊、組織固邊、富民興(xing) 邊、幫扶強邊、共建穩邊工作。

  “一個(ge) 人幹好不算好,大家都做好了,邊境才能穩固。”作為(wei) 北疆紅色堡壘戶,圖門在完成巡邊任務之餘(yu) ,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策馬往返於(yu) 各個(ge) 戍邊點位,為(wei) 新入職的護邊員講解守邊護邊技能和注意事項。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能把管段跑三遍。


圖門家牆壁上,擺滿了一家三代戍邊的照片和榮譽證書(shu) 。新華網石毅 攝

  從(cong) 石頭路到柏油路,從(cong) 徒步難行到策馬巡邊,從(cong) 完全依靠人力到配備信息化裝備……圖門介紹,這些年國家對護邊員的政策補貼和待遇不斷提高。

  幾十年來,圖門風雨無阻,堅持每日兩(liang) 次巡邊,他所在的邊境管段從(cong) 未發生過人畜越境事件,先後被內(nei) 蒙古自治區和內(nei) 蒙古邊檢總站授予“邊防工作先進個(ge) 人”“十大優(you) 秀護邊員”“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等榮譽稱號。

  在圖門的影響和帶動下,不少牧民主動申請加入護邊員隊伍。在呼倫(lun) 貝爾邊境轄區,牧民與(yu) 邊防官兵、邊境派出所守望相助,築起堅固的邊防線。

  “我會(hui) 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直到我老得動不了的時候,我會(hui) 像父親(qin) 一樣,把護邊任務交給兒(er) 子。”如今,在外地讀大學的兒(er) 子和讀研究生的女兒(er) 放假回來,也會(hui) 擔負起巡邊護邊的日常工作。圖門希望,能把“三代護邊”傳(chuan) 承為(wei) “世代護邊”。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