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高空俯瞰,地處浙江天目山北麓的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竹海茫茫,海拔900多米的山嶺間,坐落著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猶如風光秀麗(li) 的“江南天池”。綠色抽水蓄能與(yu) 生態工業(ye) 旅遊在這裏相得益彰。
作為(wei) 我國首批大型抽水蓄能電站之一,25年多來,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持續迸發綠色動力,從(cong) 1號機組發電至今,已完成發電量548億(yi) 千瓦時,抽水電量684億(yi) 千瓦時,助力華東(dong) 電網穩定運行,讓綠水青山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
時間撥回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長三角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猛增,彼時華東(dong) 電網裝機容量不足,急需一種裝機容量大、具有靈活調節能力的儲(chu) 能方式,在此背景下,華東(dong) 電網決(jue) 定建設一座大容量的抽水蓄能電站。
勘測人員花了近10年時間現場查勘、分析論證和綜合比較,最終認為(wei) 天荒坪山頭地質條件好、水量充沛,是當時最為(wei) 理想的建設站點。在多方努力下,1998年,曆經8年建設,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首台機組正式投產(chan) 。
“機組在抽水和發電生產(chan) 過程中可以進行各種形式的工況轉換,根據係統需要提供靈活調節服務,實現係統安全穩定運行和能源資源高效利用。”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五級職員李長健介紹,投產(chan) 後,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成為(wei) 華東(dong) 電網的組成部分,承擔著華東(dong) 電網調峰、調頻、事故備用等任務,對改善華東(dong) 電網電源結構、提高供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2022年6月,與(yu)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兩(liang) 山相望的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全麵投產(chan) ,該電站總裝機容量210萬(wan) 千瓦,平均每年發電23.92億(yi) 千瓦時,被譽為(wei) 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充電寶”。至此,“綠電雙子星”誕生,安吉境內(nei) 形成抽水蓄能電站產(chan) 業(ye) 集群,總裝機規模達到390萬(wan) 千瓦,躍居世界第一位。
以山為(wei) 勢、化水為(wei) 能,抽水蓄能電站成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寫(xie) 照。據了解,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電網中負荷低穀時的電力,由下水庫抽水到上水庫蓄能,待電網高峰負荷時,放水回到下水庫發電。在運行過程中,上水庫、下水庫的水位在其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間此消彼長、循環使用,在抽發轉換間達到削峰填穀的目的,實現電力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合理配置。
兩(liang) 座電站在建設、管理、運營等環節也始終踐行生態理念。比如,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連接公路采用明線改隧洞方案,通過打通總長9.13公裏的14個(ge) 隧洞,組成16.34公裏的上下水庫連接道路,對原始山體(ti) 植被和固有生態環境形成最大程度保護。同時,下水庫2萬(wan) 平方米壩後坡麵種植了72萬(wan) 棵兩(liang) 季杜鵑花。如今,水庫隨處可見白鷺飛舞、魚群嬉戲的生動畫麵。
眼下,通過兩(liang) 座電站的發電運行,每年可節省標準煤約143.83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43.81萬(wan) 噸,進一步優(you) 化了華東(dong) 地區電源結構、改善華東(dong) 電網運行條件,對構築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慧靈活、經濟高效的新型能源體(ti) 係,助力浙江省能源電力保供以及風能、光伏等新能源消納具有重要意義(yi) 。
此外,“綠電雙子星”也助力安吉當地生態旅遊業(ye) 發展。以緊鄰兩(liang) 座電站的大溪村為(wei) 例,曾經這個(ge) 交通閉塞的貧困山村因此麵貌一新。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後,為(wei) 將大型設備運輸進山,施工方在村頭開鑿出一條穿越山嶺、通往杭州的隧道。
“我媽媽很有遠見,她當時說山裏要建電站了,路肯定也要修的。一家人商量回村裏開起了飯店。”說起當年的決(jue) 定,大溪村中山飯店老板娘翁建英笑得合不攏嘴,電站建成後,這裏發展生態工業(ye) 旅遊項目,遊客越來越多,飯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不止翁建英一家,如今的大溪村,已有200多家農(nong) 家樂(le) 、民宿,被譽為(wei) “浙北農(nong) 家樂(le) 第一村”,天荒坪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走上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道路。
“電站施工時,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小鎮逐漸開始興(xing) 旺,‘天荒坪燒烤’就在那個(ge) 時候興(xing) 起。”天荒坪鎮副鎮長夏蘇介紹,如今,作為(wei) 天荒坪鎮一張響亮的文旅名片,其中最具特色的大餘(yu) 村青年人才社區“青來集”一側(ce) 的燒烤街,每到節假日,這裏就成了“不夜街”,熱鬧非凡。
青山逶迤,綠水長流,鍾靈毓秀的天目山見證了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發展的曆程。未來,“綠電雙子星”仍將發揮潛能,為(wei) 持續加快構建新型電力係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