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9月7日電 (記者馮(feng) 文彥)蔬菜攤、小吃攤、雜貨攤……每天下午4點後,民安華福社區附近民德路上數百米的“創業(ye) 苗圃”開始營業(ye) ,點燃了這個(ge) 社區的“煙火氣”。
位於(yu) 重慶九龍坡區的民安華福社區,是重慶最大的公租房社區之一,占地麵積31.42萬(wan) 平方米,建築麵積123.88萬(wan) 平方米,共5個(ge) 組團,54幢房屋,現有居民1.9萬(wan) 戶5.1萬(wan) 人。
社區居民在“巧手夢工坊”工作。人民網記者 馮(feng) 文彥攝
“我們(men) 社區的居民有著‘四多’的問題。”民安華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李澤軍(jun) 介紹,一是外來人口比較多,九龍坡區戶籍以外的居民占比83%;二是低學曆人群比較多,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居民占比60%;三是技能匱乏人員比較多,沒有任何就業(ye) 技能的居民占比30%;四是矛盾糾紛多,因為(wei) 是公租房社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每年的矛盾糾紛有300多起。
針對這些問題,民安華福社區以“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為(wei) 理念,探索出“1+3+4”的“家門口”就業(ye) 創業(ye) 新模式(即依托一個(ge) “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基地”,創建“勞務經紀人工作站、創業(ye) 服務中心、零工市場”三大服務平台,推出“技能培訓、巧手夢工坊、創業(ye) 苗圃、創業(ye) 市場”四個(ge) 特色項目),讓社區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創業(ye) 。
社區居民在“巧手夢工坊”工作。人民網記者 馮(feng) 文彥攝
走進社區“巧手夢工坊”工作車間,記者看到,一些“寶媽”聚在一起,一邊說笑一邊忙碌,或製作婚慶頭飾,或纏繞摩托車儀(yi) 表線束。
“每天接送、照顧孩子後,我可以利用閑餘(yu) 時間在這裏幹零工,每月能掙3000元左右,現在家庭和工作都得到了兼顧。”民安華福社區居民曹女士表示。
據介紹,為(wei) 幫助社區居民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創業(ye) ,民安華福社區開設了“就業(ye) 超市”,內(nei) 設服務接待、創業(ye) 谘詢、麵試招聘、超市自選四大功能區,舉(ju) 辦多場招聘會(hui) ,幫助農(nong) 民工就業(ye) ;“巧手夢工坊”幫助“全職媽媽”實現居家就業(ye) 夢想,“寶媽”利用空餘(yu) 時間做手工增收,解決(jue) 就業(ye) 與(yu) 照顧家庭兼顧難的問題;“創業(ye) 苗圃”協調出社區閑置的1000平方米區域,設置“百貨、果蔬、副食”3大類型411個(ge) 攤位,以“零租金”方式提供給轄區居民使用;“創業(ye) 大市場”打造具有人間煙火氣的平民夜集,幫助新增就業(ye) 人群創業(ye) ,目前該模式已累計帶動就業(ye) 創業(ye) 8000餘(yu) 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