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要決(jue) 策部署,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念茲(zi) 在茲(zi) 、殷切期盼的“國之大者”。教育係統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奮力書(shu) 寫(xie) 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日前,教育部新媒體(ti) 矩陣推出“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zhuan) 欄,展示教育係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生動實踐。
今天,“奮進在教育強國大路上——沿著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專(zhuan) 欄之“六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e) 發展成就述評”係列推出第六篇《弘揚教育家精神鍛造新時代“大國良師”》,一起來看——
弘揚教育家精神
鍛造新時代“大國良師”
——六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e) 發展成就述評之六
今天的中國,陽光傾(qing) 灑,綠意盎然。大江南北的校園裏,時時湧動著蓬勃的力量,處處洋溢著欣欣向榮的氣象。
時間拉回到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全黨(dang) 全社會(hui) 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hui) 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hui) 地位、職業(ye) 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hui) 聲望,在教書(shu) 育人崗位上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教育事業(ye) 發展中重要且緊迫,黨(dang) 中央對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重視,飽含深切關(guan) 懷。2018年以來,一係列政策接連出台,一項項舉(ju) 措紮實落地,我國教師工作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教師隊伍整體(ti) 麵貌發生了格局性變化,優(you) 秀人才爭(zheng) 相從(cong) 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麵基本形成。
教育家精神高位引領師德師風建設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就涵養(yang) 高尚師德師風專(zhuan) 門提出要求,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引導教師自律自強;加強師德師風培養(yang) ;堅持師德違規“零容忍”。
學高為(wei) 師,身正為(wei) 範。師德師風建設一直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
2023年5月2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yang) 紮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誌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教書(shu) 育人。
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全國優(you) 秀教師代表,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從(cong) 6個(ge) 方麵全麵完整地闡述了教育家精神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實踐要求,高位引領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為(wei) 建設一支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教師隊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家精神是驅動廣大教師實現自我精進、自我完善的強大力量,一經提出就極大地鼓舞和鞭策了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係統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學習(xi) 熱潮。
今年2月,教育部啟動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講活動。25名優(you) 秀教師代表組成宣講團,分赴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山東(dong) 、湖北、湖南、廣東(dong) 、廣西、四川、甘肅、新疆等12個(ge) 省份開展巡回報告,活動時間長達半個(ge) 月。
2月28日—3月11日,巡回宣講開展期間,1.3萬(wan) 人現場參與(yu) ,2939萬(wan) 人次線上觀看,微博“教育家精神”“教育強國奮鬥有我”相關(guan) 話題持續引發熱議。
5月,教育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專(zhuan) 題頁麵上線,全麵展示了社會(hui) 各界學習(xi) 、領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教師節重要指示精神的思想感悟,並以鮮活案例的形式詮釋了教育家精神如何落地、開花。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典型引領下,牢記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內(nei) 涵,廣大教師身體(ti) 力行,自覺以教育家為(wei) 榜樣,把教育家精神轉化為(wei) 執教的理想和追求,把“師德師風”四個(ge) 字轉化為(wei) 鮮活實踐。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爭(zheng) 做新時代“大先生”的現象蔚然成風。
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教師於(yu) 潔在50歲時主動請纓,前往偏遠農(nong) 村學校帶落後班級,至今依然在農(nong) 村學校班主任崗位上發光發熱;中國醫科大學教授馬曉欣以“紅醫精神”為(wei) 特色,在婦產(chan) 科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醫學生的職業(ye) 道德和社會(hui) 責任感……
如今,教育係統正以教育家精神為(wei) 價(jia) 值內(nei) 核,努力鍛造一支“四有”好老師隊伍,全麵強化立德樹人的核心支撐。
通過教育家精神的高位引領,給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設定了新的標杆的同時,還有完善的製度設計,對違背師德、有損教師隊伍形象的行為(wei) “零容忍”:在教育部黨(dang) 組常規巡視中嵌入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專(zhuan) 項檢查;通報師德違規典型案例,建立師德“黑名單”製度;全麵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製度,各地各校做到新入職教職工查詢全覆蓋。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累計曝光13批93起違反教師職業(ye) 行為(wei) 準則的典型案例,堅決(jue) 維護了教師隊伍的純潔,提振了師道尊嚴(yan) ,進一步推動師德建設工作往深裏走、往實裏去。
“強師”體(ti) 係助力教師素質能力躍升
教師,蘊含著無窮的能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說:“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men) 的樣子,他們(men) 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
可喜的是,我們(men) 的教師隊伍已經實現了量質齊升,廣大教師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培養(yang) 造就著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材。
從(cong) 數量上看,全國專(zhuan) 任教師總數從(cong) 2018年的1672.85萬(wan) 人增長至2023年的1891.78萬(wan) 人,教師數量淨增218.93萬(wan) ,漲幅達13%。這支規模宏大的教師隊伍,成為(wei) 支撐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ti) 係的“大國良師”。
從(cong) 質量上看,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顯著提升,一支業(ye) 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正在形成。
教師隊伍“短板”加速補齊——
一個(ge) 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jue) 於(yu) 最短的那塊木板。鄉(xiang) 村教師、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成為(wei) 教師隊伍中的“短板”。要想提高教師整體(ti) 素質,就必須把“短板”鍛長。
直麵“短板”,定向施策:繼續實施“特崗計劃”,為(wei) 中西部鄉(xiang) 村學校補充教師;啟動國家銀齡教師行動計劃,從(cong) 優(you) 秀退休教師中引智挖潛,服務國家戰略急需;啟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從(cong) 東(dong) 部遴選優(you) 秀校長、中層管理人員和專(zhuan) 任教師,支持幫扶縣每縣建好一所普通高中和職業(ye) 高中……
多措並舉(ju) 帶來顯著成效。目前,鄉(xiang) 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麵基本形成,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階段本科以上學曆專(zhuan) 任教師占比達76.01%。
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教師支教的方式,在“輸血”的同時“造血”,不僅(jin) 提升了當地的教育發展水平,還關(guan) 係到能否縮小區域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更深度影響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此外,西部地區還集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於(yu) 一體(ti) ,教育作為(wei) 重要穩定器的功能和價(jia) 值尤為(wei) 凸顯。當薄弱地區的教師隊伍逐漸龐大、素質逐漸提高,社會(hui) 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石也更加牢固。
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不斷健全——
長期以來,教育部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來抓:啟動“國優(you) 計劃”,支持“雙一流”高校為(wei) 中小學培養(yang) 研究生層次優(you) 秀教師;實施“國培計劃”,啟動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支持師範院校建設;實施“職教國培”示範項目,建設170個(ge) 職教“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和202家企業(ye) 實踐基地……
如今,以200所師範院校為(wei) 主體(ti) 、近600所非師範院校共同參與(yu) 的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ti) 係已經形成,實現了由“中師、專(zhuan) 科、本科”三級教師教育向“專(zhuan) 科、本科、研究生”三級教師教育躍升,整體(ti) 提升了國家教師隊伍的專(zhuan) 業(ye) 水平。
持續推進的專(zhuan) 業(ye) 成長,讓廣大教師的專(zhuan) 業(ye) 能力逐步增強,逐漸成長為(wei) 好老師和大先生。如果說教育情懷讓廣大教師對教育充滿信心,那麽(me) 擁有更強的專(zhuan) 業(ye) 能力,才能讓他們(men) 把教育信念轉變成教育實踐,把教育情懷轉變成教育現實。
教師數字化建設加快推進——
在山東(dong) 省濰坊市臨(lin) 朐縣教育雲(yun) 平台的名師工作室內(nei) ,山東(dong) 省特級教師、臨(lin) 朐縣第一實驗小學語文教師袁麗(li) ,正在主持三年級語文教材《棗核》的課程資源編製。同步登錄工作室的除了縣內(nei) 的6名教師外,還有遠在山東(dong) 省濟寧市泗水縣的九山鎮白沙小學教師胥昊,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時間裏,他們(men) 一起線上研討、交流、互動,共同完成了這節課的資源編寫(xie) 、上傳(chuan) 工作。
這隻是數字化手段提升教師技能的一個(ge) 片段。從(cong) 先後實施兩(liang) 輪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到建成全國教師管理信息係統,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再到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成“教師研修”板塊,開展暑假、寒假研修……隨著教師數字化建設加快推進,信息技術已經成為(wei) 教師成長的好幫手,在教師成長的可持續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惠師”機製構築教師發展良好環境
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隨著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師傾(qing) 斜,不斷提高教師待遇,讓廣大教師安心從(cong) 教、熱心從(cong) 教。
6年過去了,教師地位待遇持續提升,尊師重教氛圍持續濃厚。
“從(cong) 校到家、從(cong) 家到校,一步就到。”這是河南省鄧州市穰東(dong) 鎮實驗學校教師秦浩輝一直以來的夢想。2022年以前,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從(cong) 家裏趕往學校,一直忙到晚上9點多才走出校門回家。
2022年,秦浩輝住進了學校的周轉宿舍。“自從(cong) 學校給我分配了宿舍之後,生活工作方便多了,不用每天跑來跑去,一出宿舍就是教室,給我們(men) 減輕了不少負擔!同時也解決(jue) 了我照顧孩子的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工作了。”秦浩輝笑道。
強教必先強師,強師重在惠師。黨(dang) 和國家始終重視教師待遇問題,千方百計提高教師待遇水平。6年來,黨(dang) 和國家在教育政策和資金投入上,都大幅度向教師傾(qing) 斜。
2018—202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中教師工資福利支出年均增長8%,占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的比例從(cong) 61%增長到63.4%,占比提高2.4個(ge) 百分點。其中,尤以對鄉(xiang) 村教育、鄉(xiang) 村教師的財政傾(qing) 斜力度最大。2018—2023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855億(yi) 元,持續支持實施相關(guan) 計劃和政策。
此外,還建立了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長效機製,各地基本實現義(yi) 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yu) 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學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製,績效工資發放有效體(ti) 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績效;持續推進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一連串的改革舉(ju) 措給教師吃下安心從(cong) 教的“定心丸”。
截至2023年,中西部22個(ge) 省份715個(ge) 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實施鄉(xiang) 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覆蓋約7.3萬(wan) 所鄉(xiang) 村學校,受益教師約130萬(wan) 人,人均月補助額394元。全國已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00多萬(wan) 套(間),能夠解決(jue) 1500多萬(wan) 名包括鄉(xiang) 村教師在內(nei) 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ti) 的住房問題。教師安居樂(le) 業(ye) 成為(wei) 活生生的現實。
讓廣大教師舒心從(cong) 教就要給予他們(men) 充分的溫情厚愛。除了強化待遇保障,還要讓教師有充分的職業(ye) 榮譽感、自豪感。6年來,教師榮譽表彰體(ti) 係更加完善,尊師重教風氣持續濃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通過考察學校、會(hui) 見優(you) 秀教師代表、與(yu) 教師座談、給教師致信回信等不同方式,對教師致以節日慰問。
建立了以人民教育家、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you) 秀教師為(wei) 代表的教師榮譽表彰體(ti) 係和以時代楷模、全國教書(shu) 育人楷模、最美教師、最美高校輔導員為(wei) 代表的教師選樹宣傳(chuan) 體(ti) 係,選樹宣傳(chuan) “人民教育家”於(yu) 漪、衛興(xing) 華、高銘暄,“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時代楷模”李保國、黃大年等一大批教師重大典型,引領廣大教師見賢思齊……
當城市地標的燈光為(wei) 教師點亮,當報告會(hui) 場的掌聲為(wei) 教師響起,教師是光榮的,因為(wei) 他們(men) 從(cong) 事的是人類最神聖的事業(ye) 。教師是幸福的,因為(wei) 全社會(hui) 都向他們(men) 投去了尊敬的目光。廣大學生也在真切感受著國家需要什麽(me) 樣的人才、誰在為(wei) 國家作貢獻,這種示範引導作用是無窮的。健全的國家教師榮譽表彰體(ti) 係本身就是一種豐(feng) 厚的教育資源。
三寸粉筆,三尺講台係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廣大教師堅守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初心使命,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勇擔教育重任,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育更多適應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的優(you) 秀人才,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 | 張贇芳
來源 | 《中國教育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