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農業現代化向“新”而行 農機報廢更新為沃野添動能

發布時間: 2024-09-12 21:39:00 來源: 人民網

  農(nong) 機給力,種地省力。先進實用的農(nong) 機裝備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也是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

  大麵積秋收到來之際,農(nong) 機市場再迎利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nong) 業(ye) 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提出要持續實施好農(nong) 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力推進老舊農(nong) 機報廢更新,加快農(nong) 機結構調整。

  在湖南,新一輪農(nong) 機報廢更新行動啟動。“與(yu) 之前政策相比,補貼範圍更寬、額度更高、辦理更快。”湖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機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國補貼範圍有拖拉機、水稻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9類機具,省級補貼範圍擴大到包括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育秧(苗)播種設備等6類機具。國、省兩(liang) 級支持農(nong) 機報廢更新補貼機具種類總共達到15類。

  在甘肅,日前出台的《甘肅省老舊農(nong) 業(ye) 機械報廢更新專(zhuan) 項行動方案》明確了農(nong) 機報廢補貼對象、資金分配機製、回收拆解企業(ye) 遴選標準等內(nei) 容,通過簡化便民服務流程,全麵推進農(nong) 機裝備更新換代。

  “相關(guan) 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將旋耕機、微耕機、打(壓)捆機等6類機具全部納入報廢補貼範圍,支持生產(chan) 和經銷企業(ye) 成為(wei) 報廢更新回收新主體(ti) ,加快推動報廢更新政策實施。”甘肅省農(nong) 機監理總站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力爭(zheng) 農(nong) 機報廢更新補貼機具數量達到8700台以上,為(wei)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

  我國是世界第一農(nong) 機製造大國和消費大國,擁有包括動力、耕整、播種、植保、收獲、秸稈處理和烘幹等在內(nei) 的萬(wan) 億(yi) 元級別的各種農(nong) 機具,為(wei) 大規模農(nong) 機裝備更新提供了豐(feng) 富供應。

  中國農(nong) 業(ye) 機械流通協會(hui) 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每年更新換代的農(nong) 機價(jia) 值高達3000億(yi) 元左右。“老舊農(nong) 業(ye) 機械大規模更新將會(hui) 促進農(nong) 機消費,給低迷的農(nong) 機市場注入新動能,加快農(nong) 機市場結構調整,推動農(nong) 機行業(ye) 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助於(yu) 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社會(hui) 。”中國農(nong) 業(ye) 機械流通協會(hui) 會(hui) 長範建華認為(wei) 。

  《補充通知》明確,各省可在現行報廢補貼範圍基礎上,聚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結合實際自行確定不超過6個(ge) 機具種類新增納入報廢補貼範圍。報廢20馬力以下拖拉機,單台最高報廢補貼額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報廢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播種機並新購置同種類機具,按不超過50%提高報廢補貼標準;報廢並更新購置采棉機,單台最高報廢補貼額由3萬(wan) 元提高到6萬(wan) 元。

  當前,從(cong) 用戶角度來看,農(nong) 民越來越重視農(nong) 機品牌和性能,像裝有北鬥定位係統的農(nong) 機產(chan) 品更受市場青睞。

  從(cong) 農(nong) 機製造企業(ye) 來看,老舊農(nong) 機大規模更新的需求帶來了更為(wei) 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ye) 有意願加力推動各類生產(chan) 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生產(chan) 出更好的農(nong) 機產(chan) 品,形成農(nong) 機全產(chan) 業(ye) 鏈的良性循環。

  裝備一小步,產(chan) 業(ye) 一大步,農(nong) 業(ye) 現代化須向“新”而行。當前,距離全國大麵積秋收還有不到1個(ge) 月的時間,利用好農(nong) 機迭代換新政策“組合拳”,不斷提升我國農(nong) 機裝備水平和農(nong) 業(ye) 機械化水平,不僅(jin) 有利於(yu) 促進農(nong) 機工業(ye) 發展壯大,更有利於(yu) 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