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設計:潘紅宇
新華社烏(wu) 魯木齊9月12日電(記者苟立鋒、丁磊)早上9點,天朗氣清,等待喀什古城開城儀(yi) 式的遊客,早把城門口裏三圈外三圈地圍了起來。
喀什古城地處新疆喀什市中心,有20餘(yu) 條街巷,融學校、集市、手工作坊、傳(chuan) 統民居於(yu) 一體(ti) 。古城建築大多為(wei) 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chuan) 統民居已有上百年曆史,也是目前國內(nei) 保存最完整的迷宮式城市街區,改編自同名暢銷書(shu) 的電影《追風箏的人》就曾在這裏取景拍攝。
03:42
開城儀(yi) 式開始,鑿空西域的張騫、投筆從(cong) 戎的班超、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阿曼尼莎汗等曆史人物“穿越時空”來到喀什古城門口迎候八方來客。歌舞翩翩,衣袂飄飄,熱烈歡快的表演結束後,遊客們(men) 便開始了喀什古城之旅。
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開城儀(yi) 式現場。新華社發(熱衣丁·蘇來曼 攝)
來新疆旅遊,總能聽到“北疆看風景,南疆看風情”的說法,所謂“風情”在喀什古城體(ti) 現得尤為(wei) 集中。作為(wei) 千年絲(si) 路重鎮,喀什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千載歲月流轉,東(dong) 西文化交匯,作為(wei) 一座“活的古城”,喀什古城集中保留了當地群眾(zhong) 在建築、鐵藝、繪畫、木雕、絲(si) 織等方麵的傳(chuan) 統智慧,也是南疆少數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體(ti) 現。
遊客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觀光遊覽。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為(wei) 了滿足當地居民的現代化生活需求,2010年喀什老城改造工程正式啟動,無論是突出功能區塊、強調不同特色的“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體(ti) 推進”頂層原則,還是“一戶一設計”“修舊如舊”的具體(ti) 方案,喀什古城的改造提升最大程度尊重了居民意願,保留了古城原有風貌,更通過內(nei) 裏的加固提升為(wei) 老城居民享受現代文明生活奠定了基礎。
“小時候去巴紮上買(mai) 木頭回來生火取暖,熏得人眼淚直流。”回想起童年的居住環境,喀什古城商戶沙拉麥提古麗(li) ·卡日覺得恍如隔世。
經過改造提升,喀什古城的房屋抗震性能大大提升,也接通了上下水管,引入了集中供暖。沙拉麥提古麗(li) 把自家的房子打造為(wei) 集歌舞表演、餐飲服務、民宿接待於(yu) 一體(ti) 的“古麗(li) 的家”,如今她的店已經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打卡點,分店也於(yu) 今年5月開門營業(ye) 。
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遊客在“古麗(li) 的家”民宿內(nei) 欣賞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遊覽喀什古城,光是各類巴紮便要逛個(ge) 半天,喜歡羊肉串、缸子肉、手抓飯、鴿子湯等疆味美食的遊客能在汗巴紮大快朵頤;想要體(ti) 驗當地傳(chuan) 統生活的遊人,花帽巴紮、坎土曼巴紮、木器巴紮、花盆巴紮等不可不去。古城內(nei) ,還有各類咖啡館、小酒館、書(shu) 店、文創店等豐(feng) 富的現代文旅業(ye) 態場景,可謂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交融,曆史和當下交匯。身著當地特色服飾,化著精致“古麗(li) ”妝,拍攝漂亮旅行寫(xie) 真成為(wei) 旅遊新風尚。
在新疆喀什古城景區,遊客體(ti) 驗旅拍項目。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
今年5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古城保護條例》施行。這部為(wei) 喀什古城“量身定製”的保護條例,從(cong) 規劃、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等方麵為(wei) 守護中華民族優(you) 秀曆史文化、延續喀什古城煙火氣息提供法治保障。
如今的喀什古城,是一個(ge) 各民族在生活方式、語言習(xi) 俗、文化藝術等方麵相互影響、匯聚融合的生動社區樣板。千年古城朝氣蓬勃,正等待著世界各地遊人前來探索發現。(視頻素材支持:喀什市融媒體(ti) 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