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國推動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

發布時間: 2024-09-21 09:19:00 來源: 新華網


9月19日,嘉賓出席2024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場名為(wei) “浴火重生——巴黎聖母院增強現實沉浸式展覽”連日來吸引了大批觀眾(zhong) 前往觀賞。實體(ti) 與(yu) 數字技術融合,呈現出光影盛宴,讓各國遊客“走進”巴黎聖母院,領略歐洲文明光彩,也感受各方攜手修複這座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人文情懷。

  這是中國著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的一個(ge) 縮影。

  19日,以“深化文化交流 實現共同進步”為(wei) 年度主題的2024北京文化論壇開幕。這場文化領域的盛宴,邀請了來自7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800多名嘉賓代表參加。各種論壇、沙龍及相關(guan) 文化活動密集登場,覆蓋文化交流、文化傳(chuan) 承、文化遺產(chan) 、文化潮流等方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在北京國際飯店會(hui) 議中心,各國嘉賓熱切分享文化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成果,凝聚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共識。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表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促進各國文化交流與(yu) 文明互鑒的意義(yi) 更顯重大。北京文化論壇就是中國加強同全球各地文化交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實踐。

  “文化對於(yu) 可持續發展與(yu) 增長至關(guan) 重要,中國在這方麵樹立了良好範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反映了共同的精神和願景,是中國推動文明對話的很好解決(jue) 方案。

  “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秩序深刻變革,不同文化間的關(guan) 聯依存更為(wei) 緊密,促進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匈牙利文化和創新部副國務秘書(shu) 喬(qiao) 鮑·卡博爾說,近年來,歐洲與(yu) 中國間的文化交流項目持續開展,雙方互辦文化周活動,還互設文化機構,匈牙利與(yu) 中國的博物館、演藝機構、高校間的合作也非常活躍。

  2024年是中柬人文交流年。柬埔寨文化和藝術部國務秘書(shu) 彭莫尼瑪卡表示,多年來,中國政府與(yu) 國際社會(hui) 積極幫助柬埔寨進行世界遺產(chan) 的恢複保護,柬中兩(liang) 國在美術、音樂(le) 、舞蹈等多領域都開展了豐(feng) 富的文化交流活動。

  論壇上發布的《中外文化交流報告(2023)》顯示,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在多領域成效明顯,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總體(ti) 態勢,人文交流的方式更多元、形態更新穎、對話更深入,步入高質量發展新軌道。

  來自56個(ge) 國家和地區2500餘(yu) 家展商參展北京國際圖書(shu) 博覽會(hui) ;巴黎國際博覽會(hui) 首次迎來中國官方參展團;美國費城交響樂(le) 團與(yu) 中國國家交響樂(le) 團聯袂推出“紀念費城交響樂(le) 團訪華50周年音樂(le) 會(hui) ”……2023年,中國文創產(chan) 業(ye) 集群出海,聯合全球文化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中外文化展覽展示互動更加頻繁。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70多年建都史,曆史文化底蘊深厚。隨著對外開放腳步加快,北京著力推進文化建設,成為(wei) 展現曆史風貌、現代都市、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為(wei)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搭建寬廣舞台。


9月19日,演職人員在北京文化論壇專(zhuan) 場文藝演出中表演戲曲聯唱《巾幗英雄穆桂英》。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駱駝祥子》《一日三秋》《哈姆雷特》《玻璃動物園》……今年7月至12月,來自中國、法國、英國、瑞士等多個(ge) 國家的60多場戲劇名作陸續亮相2024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為(wei) 各國觀眾(zhong) 帶來一場戲劇盛宴。

  作為(wei) 展現國際藝術佳作的重要平台,國家大劇院自2015年起推出國際戲劇季,10年來累計呈現來自世界各國的400多場演出,也讓觀眾(zhong) 一覽世界戲劇藝術的多元風貌。

  眾(zhong) 多高校院所、劇院展館、創新企業(ye) 、文化活動……匯聚國家級文化設施和優(you) 質文化要素,文化與(yu) 科技的融合,推動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全市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綜合指數連續多年位居中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北京文化新業(ye) 態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7425.2億(yi) 元,同比增長12.4%,占全市文化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的比重超過70%。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璀璨的中華文明再受世人關(guan) 注。至此,中國世界遺產(chan) 總數達到59項。

  “北京中軸線見證了北京的城市變遷,體(ti) 現了中國城市規劃傳(chuan) 統,填補了世界遺產(chan) 名錄當中關(guan) 於(yu) 東(dong) 方的理想城市景觀和核心建築群類型的空白,展現出了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具有重要價(jia) 值。”論壇上,伊琳娜·博科娃對此表達祝賀。

  今年6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hui) 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jue) 議,並決(jue) 定將6月10日設立為(wei) 文明對話國際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議順應時代潮流、契合時代需求,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正越來越多地成為(wei) 國際共識。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高翔表示,世界各國仍需共同努力,從(cong) 文明多樣性的曆史深處,獲得化解現實難題的經驗。

  “不同文明隻有相互尊重、互學互鑒,才能使世界文明百花園更加多姿多彩、生機盎然,才能讓世界在和諧相處的道路上行得穩、走得遠。”他說。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