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發現最美鐵路|鐵龍奔騰!抒寫中歐班列草原絲路新篇章

發布時間: 2024-09-21 12:36:00 來源: 光明網

  風笛長鳴,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駛出國門,在草原絲(si) 路馳騁奔騰。回望過去十年,經此運行的中歐班列線路由最初的2條逐漸增加至71條,累計接運列車突破16000列,不斷躍升的數據見證著中歐班列的高質量發展曆程,也進一步凸顯了二連浩特口岸在國際貿易中的樞紐作用。

  作為(wei) 中蒙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口岸是中歐班列“中通道”的唯一進出境口岸。數據顯示,2023年,二連鐵路口岸進出口運量和口岸交接列數均創曆史新高,全年進出口貨物運量達到1700萬(wan) 噸,書(shu) 寫(xie) 了深度融合、互利共贏的貿易互通新篇章。一條千百年前的“萬(wan) 裏茶道”和這座被譽為(wei) “火車拉來的城市”正借著“一帶一路”的時代東(dong) 風和中歐班列的鐵龍奔騰,成為(wei) 祖國北疆最亮麗(li) 的風景。

  跳動的“綠色脈搏”

  風吹過境,乘坐列車奔馳於(yu) 集二國際幹線上時,集草、灌、喬(qiao) 為(wei) 一體(ti) 的防護林帶猶如大地的“綠色脈搏”,護衛著鐵軌,為(wei) 這片土地注入了無限的生機。集二鐵路是連接內(nei) 蒙古、烏(wu) 蘭(lan) 巴托、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幹線,也是“一帶一路”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橫穿中國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渾善達克沙地,這條鐵路幹線過去常年被黃沙環繞覆蓋,飛沙走石、遮天蔽日,沙害斷道時有發生。“風吹沙子跑,沙礫打在臉上就像刀子割一樣”,集寧工務段治沙車間工長張煒談起27年前的艱苦歲月,第一次清理風沙埋道時,沙子打得人睜不開眼的景象讓他記憶深刻。“那時候,隻要刮大風,我們(men) 就得扛起鐵鍬、背上水壺幹糧趕赴沙害現場,一鍬一鍬地把掩埋線路的沙子鏟出去。”頻繁發生的沙塵暴使線路被風沙淹埋,給鐵路運輸帶來嚴(yan) 重影響。數據顯示,僅(jin) 2001年至2002年間,集二線就發生沙害斷道301次,沙害造成停車83次,影響行車767小時26分,最嚴(yan) 重時,沙埋軌麵高達1.5米。

  為(wei) 消除沙害影響,集二線上的“防風治沙人”數十年如一日地投入到播綠阻沙的任務中。從(cong) 最初的挖坑栽樹到鋪“麥草方格”,再到搭建尼龍網格沙障,他們(men) 將“綠裝”披在了這片不毛之地上。“首先選取60厘米長的麥草,紮入沙子深約15厘米,讓麥草頭尾自然豎立合攏,橫1米、豎1米,交錯紮製形成草方格,然後外圍使用尼龍網格沙障、栽植高立式沙障等措施,形成育草帶、阻沙帶、固沙帶、造林帶‘四帶一體(ti) ’的防風固沙體(ti) 係。”張煒介紹道,車間還成立了技術攻關(guan) 組,先後研製出的旁通扳手、液壓網圍欄立柱起拔器、半自動除草機等革新成果10餘(yu) 項,在治沙植綠中發揮重要作用。

發現最美鐵路|鐵龍奔騰!抒寫(xie) 中歐班列草原絲(si) 路新篇章
集二線上的“防風治沙人”正在搭建尼龍網格沙障。記者劉晗旭 攝

  “有了防護林帶,沙害斷道次數大大降低了,近十年沒有再出現過。”集寧工務段治沙車間副主任劉書(shu) 平表示,近年來,渾善達克沙地的沙塵暴逐年減少,截至2024年7月底,集二線鐵路幹線綠化率達82.2%,樟子鬆、榆樹、沙棗等樹種在線路兩(liang) 側(ce) 蓬勃生長,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披上了美麗(li) 新裝,不僅(jin) 構築了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也為(wei) 通往蒙古國、俄羅斯的過往客貨列車築起一道別樣的綠色屏障。

  翻新的“最強大腦”

  南鄰西裏站,北鄰蒙古國紮門烏(wu) 德站,這裏是中國對蒙古國開放的最大鐵路口岸,也是集二鐵路的終點站——二連站。明末清初之時,一條始建於(yu) 福建武夷山,經漢口到華北,再從(cong) 張家口到蒙俄的“萬(wan) 裏茶道”開始形成,這條國際貿易運銷線,是亞(ya) 洲陸路交通大動脈,也是茶葉之路的核心路段。現如今的二連站,地理位置特殊,政治責任重大,主要承擔著進出口國際聯運貨物的交接、換裝、運輸任務,以及國際、國內(nei) 旅客平安出行的重任,是亞(ya) 歐大陸的重要通道、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

  “二連站建站至今,共經曆了四次大規模擴能改造。”二連站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士超介紹道,2022年8月,二連車站調度指揮中心正式建成使用,實現了寬軌場、準軌場、換輪庫、邊檢場“四場合一”集中控製運輸組織模式和行車指揮與(yu) 調度指揮的整合,為(wei) 提升口岸運輸能力和中歐班列高效運行提供了充足運力保障。走進寬敞明亮的調度指揮大廳,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和對講機聯控聲此起彼伏,站場內(nei) 線路使用情況在大屏幕上一覽無餘(yu) ,隨處可見現場作業(ye) 人員忙碌的身影。“這幾天中歐班列的車流比較多,我們(men) 要保證其優(you) 先接入、優(you) 先取送、優(you) 先換裝、優(you) 先返空。”二連站車間主任雲(yun) 誌俊表示,作為(wei) 運輸組織的“中樞神經”,如何優(you) 化車流組織結構、精準下達作業(ye) 計劃、高效指揮接發列車、暢通中歐班列運行,是調度指揮中心的首要任務。

發現最美鐵路|鐵龍奔騰!抒寫(xie) 中歐班列草原絲(si) 路新篇章
集二鐵路的終點站——二連站。二連浩特市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調度指揮工作就像是‘排兵布陣’,既要思維縝密,又要臨(lin) 危不亂(luan) ,不能出現一絲(si) 一毫的鬆懈。”二連站主任調度員安成勇說道,科學指揮提效率,協調聯動保暢通,才能安全高效組織列車運行。調度指揮中心的高效運轉,讓中歐班列“中通道”的作用愈發凸顯,為(wei) 暢通國際國內(nei) 物流大通道增添了新的動能。截至7月31日,今年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接運出入境中歐班列2033列、運送貨物23.23萬(wan) 標箱、254.24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11.0%、12.3%、12.4%,各項數據均創曆史同期新高。

  強勁的“動力樞紐”

  清晨,當七蘇木國際物流樞紐產(chan) 業(ye) 園沐浴第一縷陽光時,呼和浩特鐵路物流中心集寧營業(ye) 部貨裝值班員陸開順矯健的身影已經在集裝箱間穿梭,時而彎腰檢查車體(ti) ,時而對簿查驗貨物……陸開順開啟了新的一天的工作——為(wei) 中歐班列做“體(ti) 檢”。“每趟列車出發前都需要保證貨物裝載加固狀態良好,而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給中歐班列做‘體(ti) 檢’。”陸開順邊說邊走,他一個(ge) 個(ge) 檢查箱內(nei) 貨物品名及裝載加固情況、箱門關(guan) 閉狀態是否良好、箱體(ti) 鎖頭是否入位等。“對我們(men) 來說,一天下來上下爬車40多次、步行將近15公裏早就習(xi) 以為(wei) 常。”

發現最美鐵路|鐵龍奔騰!抒寫(xie) 中歐班列草原絲(si) 路新篇章
七蘇木國際物流樞紐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正在進行中歐班列集裝箱裝車作業(ye) 。光明網記者 劉晗旭攝

  陸開順所在的七蘇木國際物流樞紐產(chan) 業(ye) 園位於(yu) 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東(dong) 北部,建有鐵路專(zhuan) 用線3條、臨(lin) 鐵倉(cang) 庫5座22000平方米,“我們(men) 正在逐步打造‘以流促貿、以貿聚產(chan) ’,集‘國際貿易、現代物流、保稅加工’為(wei)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布局。”七蘇木鐵路物流中心經理張磊介紹道。據悉,自2016年11月烏(wu) 蘭(lan) 察布首列中歐班列從(cong) 七蘇木物流園區開行至今,累計形成總貨值15.04億(yi) 美元,總貨重49.49萬(wan) 噸,成為(wei) 了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汽車配件、機械設備、日用百貨、葵花籽、家電、木材、建材等上百種貨物走出國門,出口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木材、煤炭、原油、鐵礦石等重要物也資源源不斷從(cong) 蒙古國運到國內(nei) ,重去重回、頻次穩定的中歐班列也促進了進出口貨物在區內(nei) 物流落地、貿易落地、產(chan) 業(ye) 落地,實現了中歐班列中通道經濟和內(nei) 蒙古產(chan) 業(ye) 經濟的深度融合,為(wei) 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

  “綠色脈搏”護航,“最強大腦”提速,“動力樞紐”賦能,草原絲(si) 路上,中歐班列如銀龍般蜿蜒前行。它承載著“一帶一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時代使命,也為(wei) 亞(ya) 歐大陸拉起互利共贏的紐帶,展現了新時代下國際合作與(yu) 交流的宏偉(wei) 藍圖。鐵軌向遠方延伸,夢想與(yu) 希望在此刻交匯,“鋼鐵駝隊”的車輪下,一個(ge) 更加繁榮、開放、和諧的壯麗(li) 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