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創新發展數字貿易需要把握哪些重點

發布時間: 2024-09-21 15:27:00 來源: 新華網

  《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jue) 定》提出:“創新發展數字貿易”。數字貿易是指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生產(chan) 要素、數字服務為(wei) 核心、數據訂購與(yu) 交付為(wei) 主要特征的貿易,是數字經濟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全球數字經濟蓬勃興(xing) 起,數字貿易正成為(wei) 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決(jue) 定》對創新發展數字貿易作出部署,具有重大意義(y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貿易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23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達27193.7億(yi) 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15435.2億(yi) 元,增長9.0%;進口11758.5億(yi) 元,增長7.8%。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wan) 億(yi) 元,增長15.6%。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既麵臨(lin) 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帶來的曆史機遇,又需要妥善應對一係列挑戰。一是數字貿易領域開放不足。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2022年“數字服務貿易限製指數”顯示,我國限製指數較高,在統計的85個(ge) 經濟體(ti) 中排名第71位。我國數字貿易領域開放程度仍有不足,知識產(chan) 權保護、數據本地化等方麵還存在一些限製。數據跨境流動不暢,多個(ge) 領域數據分級分類標準和重要數據目錄尚不明確。二是數字貿易治理體(ti) 係有待完善。數字貿易治理主要集中於(yu) 網絡安全、個(ge) 人隱私保護、源代碼開放等“邊境後”規則。目前數字貿易治理還是以“管”為(wei) 主,“促”的政策環境還未形成,跨部門、跨領域的治理機製有待健全。三是全球數字貿易規則構建麵臨(lin) 挑戰。數字貿易規則分歧較難彌合、存在治理碎片化風險,亟待加強國際協調合作,共同構建適應數字全球化發展的有利製度環境。

  創新發展數字貿易,要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形成促進數字貿易發展合力。具體(ti) 可從(cong) 以下4個(ge) 方麵重點著力。

  第一,分領域支持數字貿易發展。加強數字應用場景和模式創新,不斷增強數字貿易發展動力活力。積極支持數字產(chan) 品貿易,營造數字產(chan) 品走出去的良好環境。持續優(you) 化數字服務貿易,促進數字金融、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業(ye) 態創新發展。穩步推進數字技術貿易,加快發展通信、物聯網、雲(yun) 計算等領域對外貿易。積極探索數據貿易,逐步形成較為(wei) 成熟的數據貿易模式。加快貿易全鏈條數字化賦能。培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貿易領軍(jun) 企業(ye) ,提升在全球範圍內(nei) 配置資源、布局市場網絡的能力。積極培育具有獨特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中小型數字貿易企業(ye) ,支持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

  第二,推進數字貿易製度型開放。放寬數字領域市場準入,提高數字貿易領域外資企業(ye) 在境內(nei) 投資運營便利化水平。健全數據出境安全管理製度,促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打造數字貿易高水平開放平台,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鼓勵數字領域各類改革和開放措施開展先行先試和壓力測試。發揮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hui) 等平台作用。

  第三,完善數字貿易治理體(ti) 係。積極參與(yu) 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亞(ya) 太經合組織等多雙邊和區域數字貿易相關(guan) 規則製定,營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積極推進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進程。加強與(yu) 東(dong) 盟國家、中亞(ya) 國家、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等數字貿易合作。優(you) 化調整禁止、限製進出口技術目錄。維護數字領域產(chan) 業(ye) 安全,持續推動全球數字技術、產(chan) 品和服務供應鏈開放、安全、穩定、可持續。

  第四,加強數字貿易規則構建。推進數字貿易領域相關(guan) 立法,統籌推進國內(nei) 法治和涉外法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數字貿易地方性法規。加強數字貿易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加快數字貿易領域標準製定修訂。研究構建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加強數字貿易領域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加強涉及數字貿易的商標注冊(ce) 和保護。強化數字貿易人才智力支撐,支持高等學校設置數字貿易相關(guan) 學科,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深化校企、政企合作,支持企業(ye) 加強專(zhuan) 業(ye) 人才培訓。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