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近觀楓橋丨一碗米飯的誕生

發布時間: 2024-09-22 09:38:00 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網

  當你漫步於(yu)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若有人熱情地以“吃了嗎?”作為(wei) 問候,大概率是問你是否吃過當地名優(you) 特產(chan) 佳木斯大米做出的白米飯。這大米粒粒瑩白如玉,成飯後醇香馥鬱,素有“風吹米香人欲醉,食罷人去路還香”的美譽。催生米白飯香的,除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耕耘,還有法治力量的堅實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一粒大米從(cong) 種子變成糧食,從(cong) 田間地頭走上餐桌,既關(guan) 乎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又影響著每一個(ge) 人“舌尖上的幸福”。這一路上,法治守護不可或缺——糧種環節檢察院製發檢察建議,春耕時分司法局開設“春耕法律服務”窗口、法院打造“田間法庭”、公安局推進“亮尾工程”,政法委“四所一庭一中心”聯調聯動隨時待命……佳木斯市政法係統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工筆畫般的精細與(yu) 執著保護黑土地、守護“大糧倉(cang) ”,與(yu) 農(nong) 民伯伯們(men) 一起捧出了一碗碗米飯。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又是一年秋分日,第七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裹挾著醉人的米香飯香撲麵而來,讓我們(men) 深吸一口氣,嗅出裏麵潛藏著的法治力量和美麗(li) “楓味”。

  監製:餘(yu) 飛 崔東(dong) 凱

  策劃:劉青

  指導:劉宇軒 何雪夢

  統籌:張運恒

  拍攝:賈勇喆

  剪輯:呂靜燁

  文字:劉琳 方芳

  法治網 黑龍江省委政法委 佳木斯市委政法委聯合出品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