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彩色湖泊——準吉格德。張剛攝
被沙丘環繞的紮拉特湖。哈斯巴根攝
巴丹吉林沙漠裏的綠色植被。哈斯巴根攝
越野摩托車馳騁在巴丹吉林沙漠中。韓寶花攝
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行進的駝隊。趙興(xing) 忠攝
【國家地質奇觀】
沙海鎏金,綿延不絕的沙丘此起彼伏,鋪陳開來,繪出一幅熠熠生輝的畫卷;奇峰險峻,沙丘聚而成鏈、匯而成山,以巨大的高低落差,在沙漠間森然坐落;群山抱玉,形色各異的湖泊散落,形成了沙山環繞碧水的寧靜景象。這裏就是內(nei) 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今年7月26日,在第46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an) 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
本次申遺主要保護內(nei) 容是巴丹吉林沙漠分布最為(wei) 集中的高大沙山、丘間湖泊等地貌景觀,包含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巴丹吉林沙漠景區、內(nei) 蒙古巴丹吉林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和內(nei) 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湖泊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巴丹吉林沙漠地處阿拉善高原,屬中國西北極幹旱的溫帶荒漠地區,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動沙漠。該地區以連綿起伏的高大沙山和丘間眾(zhong) 多湖泊而聞名,具有不斷變換的沙漠地質和地貌特征。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標誌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對高度達460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廣闊的鳴沙區域,以及多樣的風蝕地貌。如此獨特的景觀展現了巴丹吉林沙漠非凡的自然美學價(jia) 值,展示著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續的風沙地貌發展過程,同時也是豐(feng) 富多彩的生物棲息地。地質專(zhuan) 家表示,巴丹吉林擁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背景,至今仍然受到青藏高原地質構造持續隆升的影響,因此它的沙漠形成過程仍在繼續,它的規模和完整性造就了大量的高大沙山、風成景觀和多樣性、獨特性的湖泊,從(cong) 而具有卓越的美學價(jia) 值。
這片廣袤無垠的沙漠中,高聳的沙山與(yu) 點綴其間的湖泊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li) 而又細膩的自然畫卷。沙山的雄偉(wei) 壯觀,以其獨特的線條美和節奏感,展現了自然界的雄渾與(yu) 力量;而湖泊的清澈寧靜,則以柔美的姿態與(yu) 沙山形成鮮明對比,為(wei) 這片荒涼的沙漠增添了一抹生機與(yu) 活力。在這裏,沙與(yu) 水相互映照、相互依偎,沙為(wei) 水注入了硬度,水為(wei) 沙增添了柔美。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申遺,對於(yu) 保護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人類共同遺產(chan) 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也展示了內(nei) 蒙古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隨著知名度的進一步提高,這裏成為(wei) 研學團、旅遊團、自駕遊的熱門打卡地。阿拉善盟以此次申遺成功為(wei) 契機,進一步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的整體(ti) 性、係統性保護,切實提高遺產(chan) 保護能力和水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
(本報記者 高平 王瀟 本報通訊員 王曉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