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天山南北唱新歌”“刺繡工藝”撐起托雲“半邊天” 文旅融合 托雲築夢共繁榮

發布時間: 2024-09-29 09:37:00 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電(記者毛衛華)沃野千裏,田疇廣袤。新疆的眾(zhong) 多牧場不僅(jin) 擁有廣袤的草場和壯麗(li) 的自然風光,還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和蓬勃的發展活力。

  新疆圖木舒克市托雲(yun) 牧場坐落於(yu) 雄偉(wei) 的喀拉昆侖(lun) 山脈北麓,毗鄰天山南脈,與(yu) 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相鄰,位於(yu) 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wu) 恰縣境內(nei) ,自1951年1月建場以來,它就一直是典型的邊境牧場。近些年,牧場依托“托雲(yun) 資源”的資產(chan) 與(yu) 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更新發展理念,賦予了“紅色牧場”更多元化的產(chan) 業(ye) 繁榮。

  畜牧業(ye) 興(xing) 旺,農(nong) 作物豐(feng) 收。托雲(yun) 牧場占地廣闊,總麵積高達498.89平方公裏,其中牧草豐(feng) 茂的天然草地占據了462.92平方公裏,而林地麵積為(wei) 16.46平方公裏。牧場海拔跨度在2160至4891米之間,年均氣溫保持在1攝氏度。牧場沿著國界綿延72公裏,既是我國版圖最西部的牧場,又是南疆唯一的邊境牧場。

  在托雲(yun) 牧場的悠揚牧歌中,民族團結的旋律最為(wei) 鮮明。托雲(yun) 牧場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艾永珊,這位來自雲(yun) 南昭通的退伍軍(jun) 人,自2019年踏入這片土地後,人生軌跡便發生了轉變。初來乍到的他,內(nei) 心充滿了忐忑不安:“當時我很焦慮,這裏是祖國的最西端,連日落都延遲了。我從(cong) 未想過要在這裏紮根,更不用說在新疆安家。”然而,艾永珊發現新疆這片土地有著獨特的魅力,這裏的風景如畫,人民友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不想離開。更讓他下定決(jue) 心的是,在這裏遇到了心愛的另一半,從(cong) 此決(jue) 定紮根新疆。當地的少數民族民風淳樸,柯爾克孜族的老人十分和藹可親(qin) 。艾永珊說:“我不僅(jin) 與(yu) 柯爾克孜族的姑娘結了婚,當了柯爾克孜族女婿,更與(yu) 許多柯爾克孜族結成了兄弟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誼。我們(men) 一起放過羊,共同守護祖國邊疆。”

  托雲(yun) 牧場逐步健全聯結帶動農(nong) 牧民的發展機製,因勢利導、全力以赴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2013年11月,一場以“發展農(nong) 牧民自營經濟、助力農(nong) 牧民多元增收”為(wei) 主題的活動在托雲(yun) 牧場掀起了熱潮。牧場因勢利導,緊扣柯爾克孜族婦女在手工刺繡方麵的獨到技藝,成立了托雲(yun) 牧場柯爾克孜刺繡協會(hui) 。該協會(hui) 的創建,既有助於(yu) 通過手工刺繡這一民族傳(chuan) 統工藝弘揚柯爾克孜民族文化,又能夠讓牧場婦女依靠手工刺繡增加收入、實現致富,推動各民族共同學習(xi) 、共同勞作、共同生活、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托雲(yun) 牧場積極鞏固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打造項目驅動,有效推進地方產(chan) 業(ye) 集群的全麵發展,實現經營集約化與(yu) 產(chan) 業(ye) 高效整合。2015年,由牧場“刺繡巧匠”吐孔·沙熱牽頭並成功注冊(ce) 了“托雲(yun) 牧場帕米爾刺繡”合作社。到了2019年,牧場成功申請到160萬(wan) 元援疆資金,用於(yu) 建設新的手工刺繡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在吐孔·沙熱的帶動下,合作社目前擁有60名成員,其中43名技藝嫻熟的繡工,年總收入攀升至三十萬(wan) 。該合作社通過直銷、與(yu) 克州百來思服裝店的業(ye) 務合作,以及接受附近學校的校服訂單等多種渠道,將其生產(chan) 的床品、家居布藝、女性服裝及校服推向阿圖什市、烏(wu) 恰縣等地區市場。

  將傳(chuan) 統手工藝轉化為(wei) 商品,市場化推進,托雲(yun) 牧場不懈探索手工藝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路徑,助力當地手工藝人將“指尖技藝”轉化為(wei) “指尖經濟”。維吾爾族姑娘努力曼古麗(li) ·買(mai) 加買(mai) 提分享道:“在刺繡合作社,我與(yu) 柯爾克孜族的姐妹互相切磋學習(xi) ,通過刺繡工藝的差異,我們(men) 發現了各民族刺繡的獨特風格,同時發現很多共通的地方。在彼此互相了解學習(xi) 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與(yu) 共同進步。”

  以旅遊之窗展現非遺的活態傳(chuan) 承,增加了群眾(zhong) 對非遺的認知、認可和情感共鳴,讓“鮮有問津”的古老文化擁有更多煙火氣。以柯爾克孜族獨特的民俗體(ti) 育競技為(wei) 載體(ti) ,以旅遊為(wei) 紐帶,舉(ju) 辦多樣化的活動,如民俗運動會(hui) 、民族文化旅遊節、文藝表演以及非遺刺繡展覽,引領遊客全方位感受本地文化的無限魅力。

  托雲(yun) 牧場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薑雄強介紹,近兩(liang) 年,托雲(yun) 牧場憑借一係列特色活動,順勢推出別具一格的民宿小木屋以及相關(guan) 民宿文化活動,吸引了喀什、克州等地超過2000名遊客紛至遝來,為(wei) 牧場旅遊業(ye) 的蓬勃發展拓寬了新路徑。托雲(yun) 牧場力爭(zheng) 2025年實現遊客數量達到5萬(wan) 人,旅遊收入能突破1000萬(wan) 元。

  托雲(yun) 牧場秉持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牧場功能的多樣化發展,不懈探求產(chan) 業(ye) 的增值空間與(yu) 經濟效益提升,口岸經濟的潛力無窮。牧場周邊,吐爾尕特口岸、天門、一線天、泉華、紅山穀等自然景觀環抱,獨特的民族文化與(yu) 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交相輝映,共同描繪出一幅“石榴籽”緊密相依的幸福家園圖景。

  (中國日報新疆站記者毛衛華|馬倩妮)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