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
在巡邊路上掛起國旗,是卓嘎的父親(qin) 桑傑曲巴定下的規矩。30多年前,她接過父親(qin) 的拐杖,行走在為(wei) 國巡邊的路上。走累了,她會(hui) 仰望雪山,想起爸爸親(qin) 手縫製的五星紅旗。
玉麥,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因為(wei) 長年隻有桑傑曲巴和女兒(er) 卓嘎、央宗三人,曾經這裏被稱為(wei) “三人鄉(xiang) ”。在極度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他們(men) 牢牢地守在祖國的邊境線上,錨定了一個(ge) 國家的坐標。
曾經的“三人鄉(xiang) ”如今已經發展到67戶200多人,人們(men) 也過上了小康生活。
在玉麥,家家戶戶房頂都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那是一種守望,叫“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家是塔縣,國是中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裏有我們(men) 的牛羊。”
這是最樸素的告白。
家奠定國之基石,國護佑萬(wan) 家平安。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生活的地方位於(yu) 祖國西部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這裏邊境線長,地勢險要、自然環境惡劣。
1949年12月,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巴依卡·凱力迪別克的父親(qin) 自告奮勇給連隊當向導,一幹就是23年。1972年,父親(qin) 走不動了,把擔子交給了巴依卡。巴依卡走了32個(ge) 春秋,成了邊防部隊的“活地圖”。2009年,兒(er) 子拉齊尼·巴依卡接過他的接力棒。每次巡邊,拉齊尼隻帶三樣東(dong) 西:水泥、油漆和饢。饢是路上的幹糧,水泥用來修補界碑損壞的地方,油漆用來刷新,還要描字。不幸的是,2021年,拉齊尼在解救落入冰窟的兒(er) 童時英勇犧牲,年僅(jin) 41歲。
拉齊尼小學學生阿依蘇麗(li) 坦·買(mai) 達力告訴記者,她的爸爸也是護邊員,她從(cong) 小就知道巴依卡爺爺和拉齊尼叔叔的故事,以後也會(hui) 像他們(men) 一樣,守邊護邊。
許你歲月靜好,佑我國泰民安。一代又一代的護邊員築起了“有生命的界碑”。那是一種擔當,叫“我為(wei) 祖國守邊疆”。
在飄揚的國旗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一派繁忙的景象。
34歲的薑賓已經在這裏工作十年了。“牢牢守住國門口岸,護航中歐(中亞(ya) )班列一事不出”,是包括薑賓在內(nei) 的中歐班列前哨班17名鐵路警察對祖國莊嚴(yan) 的承諾。
在河北任丘市第六實驗小學六年級四班的音樂(le) 課堂上,任丘市第六實驗小學學生曹思桐正在認真學習(xi) 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她說,“每當升旗儀(yi) 式舉(ju) 行時,看到飄揚的國旗,都會(hui) 感覺到激動和驕傲。”
“向國旗——敬禮!”
這一刻,每一個(ge) 中國人的心,都向著五星紅旗澎湃。那是一種信仰,叫“我愛你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