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一位西班牙博物館館長眼中的文化中國
——專(zhuan) 訪西班牙弗拉門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庫爾特·格羅奇
中新社記者 崔白露
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庫爾特·格羅奇(Kurt Grtsch),近年頻繁往返於(yu) 西班牙與(yu) 中國之間,積極推動兩(liang) 國文化藝術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2011年,庫爾特創辦西班牙“友好中國”協會(hui) ,致力於(yu) 打造提升中國遊客滿意度的旅遊模式,並將其在歐洲推廣。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庫爾特再次到訪中國,在北京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獨家專(zhuan) 訪,分享與(yu) 中國數十年的緣分,以及對中歐文化交流的觀察與(yu) 思考。
視頻:【東(dong) 西問】庫爾特·格羅奇:一位西班牙博物館館長眼中的文化中國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何時與(yu) 中國結緣?對中國的初印象如何?這次來到中國,有哪些新的體(ti) 驗?
庫爾特·格羅奇:1998年的香港之行,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在國外時,我總會(hui) 光顧當地的理發店,當年我也首次體(ti) 驗了中國的理發店和服務。那是一次愉快的經曆,理發師很友好、年輕、樂(le) 於(yu) 助人、有幽默感和服務意識。這種善於(yu) 理解和分享的情感,在我後來與(yu) 中央民族大學的朋友和合作夥(huo) 伴的交流中,也深有體(ti) 會(hui) 。
2007年,“從(cong) 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館藏藝術珍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匯集了自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歐洲繪畫珍品。圖為(wei) 從(cong) 西班牙運抵北京的裏貝拉作品《懺悔的瑪格達雷納》。中新社記者 錢興(xing) 強 攝
2012年起,我開始頻繁前往北京、上海參加旅遊博覽會(hui) ,並與(yu) 中國企業(ye) 合作,以帶動更多中國遊客前往西班牙旅遊。
歐洲人經常將本國、歐洲大陸與(yu) 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總覺得自己更好。隨著中國不斷發展,今天歐洲人需要懷著謙虛的心態,與(yu) 中國展開深度對話和真誠合作。
這次來中國,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北京這一文化名城發生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凡變化。這是頗具挑戰性的,因為(wei) 文化就像一個(ge) 有機體(ti) ,如果不提供“養(yang) 分”,就會(hui) 消亡。
中國文化讓人著迷。我還驚歎於(yu) 中國人對國家曆史和文化的自覺和自豪感。在我的理解中,中國文化有兩(liang) 大支柱,一是曆史文化,二是當代文化。今天,中國人正在將當代文化融入中國的文化基因。
中新社記者:多年來,您一直致力於(yu) 中國與(yu) 西班牙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庫爾特·格羅奇: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己有些像中國人,比如中國朋友比西班牙人更能理解我講的笑話。過去,西班牙對中國人缺乏了解。2010年,我創辦了一家名為(wei) “友好中國”的機構,幫助歐洲旅遊機構了解中國遊客需求,為(wei) 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文旅服務。
同時,“友好中國”組織了一係列交流活動,包括與(yu) 中央民族大學合作舉(ju) 辦“中國人眼中的弗拉門戈”作品展,我也因此成為(wei) 中央民族大學“校園大使”。
2012年,我和合作夥(huo) 伴馬塞洛·穆尼奧斯(Marcelo Muoz)聯合創辦了西班牙智庫“知華講堂”(Catedra China)。過去,中國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政治家,因此我們(men) 決(jue) 定成立一個(ge) 由不同領域專(zhuan) 家組成的智庫,以展現新的中國形象。目前,“知華講堂”匯聚了四百餘(yu) 位各領域的中國專(zhuan) 家,已成為(wei) 西班牙知名智庫。
中新社記者:您於(yu) 2006年創辦了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並擔任館長近20年。歐洲和中國的博物館各自有何特點?雙方可以怎樣相互學習(xi) ?
庫爾特·格羅奇:在歐洲,巴黎、倫(lun) 敦、柏林和西班牙馬德裏、巴塞羅那、畢爾巴鄂都是知名的博物館城市,盧浮宮、喬(qiao) 治·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泰特美術館、柏林博物館島、普拉多博物館等一流博物館坐落於(yu) 這些名城。
大多數歐洲博物館及其常設展覽都有悠久傳(chuan) 統和曆史,有些曆史甚至達數百年。這些歐洲的博物館很重視增加館藏、發展自身理念、構築公共形象並聯係社會(hui) 、投入精力和資金吸引更多參觀者,也致力於(yu) 展覽內(nei) 容建設和擴大對公眾(zhong) 開放。此外,歐洲的私立和半私立機構也創辦了各種打破常規的展覽。
2017年,在全球久演不衰的西班牙弗拉門戈舞劇《卡門》在福州火熱上演。中新社記者 李南軒 攝
我參觀過上海、西安、北京和香港的博物館。20多年前來中國時,我看到很多舊式的博物館和古董櫥窗。2023年再參訪,情況完全改變了,現代的、具有審美意識的博物館,讓我感受到中國在文化傳(chuan) 播方式上的創新。
博物館背後的無形結構和管理,越來越使中國博物館成為(wei) 讓人放鬆、學習(xi) 知識和實現自我成長的地方,也成為(wei) 國家引以為(wei) 傲的一部分。中國博物館的價(jia) 值不僅(jin) 體(ti) 現在有形之物中,還體(ti) 現在其內(nei) 在價(jia) 值和人類的精神財富方麵。
中國的博物館為(wei) 文化旅遊提供了巨大機遇。在歐洲,經常有關(guan) 於(yu) 博物館的研討會(hui) 和知識交流,中國已是其中活躍的一員。很多歐洲人還不太了解中國的博物館同行具體(ti) 開展了哪些工作,但都對中國高科技、沉浸式的博物館饒有興(xing) 趣。為(wei) 此,我所在的“知華講堂”和“友好中國”都準備對中國進行訪問,以了解這個(ge) 不斷發展的文化中國。
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藝術空間裏,展出了來自法國、德國、波蘭(lan) 、中國等國藝術家的繪畫、素描和雕塑。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所關(guan) 注和研究的弗拉門戈堪稱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形式之一,被列為(wei)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對於(yu) 這類文化遺產(chan) 的傳(chuan) 承和推廣,您有哪些思考?
庫爾特·格羅奇:弗拉門戈是一種融合了歌曲、舞蹈和音樂(le) 的藝術表現形式,已有約3000年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把響板帶到伊比利亞(ya) 半島。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後帶來歌曲、吉他和最早的舞蹈方法。15世紀,來自旁遮普地區(今印度、巴基斯坦)的吉普賽人通過絲(si) 綢之路抵達西班牙,將一些亞(ya) 洲音樂(le) 和舞蹈元素融入弗拉門戈。17世紀起,弗拉門戈的演變發展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ya) 和埃斯特雷馬杜拉地區。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孤獨、悲傷(shang) 、絕望、快樂(le) 、愛、激情等情感元素,共同構成了弗拉門戈藝術的基本特點。
弗拉門戈表演。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供圖
我曾在德國大學擔任教授,教西班牙語和拉丁美洲文化等課程,後搬到西班牙塞維利亞(ya) 生活。塞維利亞(ya) 有許多自發的弗拉門戈表演和劇場(舞台),我意識到,弗拉門戈不僅(jin) 是一門藝術,還是一種經濟或文化產(chan) 業(ye) ,但這一上千年的藝術卻沒有任何實物或曆史資料。為(wei) 此,我建議並推動了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創辦,從(cong) 2006年起擔任館長近20年。
目前,博物館已在全球舉(ju) 辦了約3000場巡演,包括北京保利劇院。直到20世紀末,這些活動大多由私人發起。2010年,弗拉門戈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wei)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此後,西班牙將弗拉門戈視為(wei) 真正的文化和民族遺產(chan) ,向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世界其他國家推廣。
遊客在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參觀演出服裝。弗拉門戈博物館供圖
如今,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的參觀者中,約30%的遊客來自中國。幾年前,我曾和博物館首席執行官蒂娜·帕納德羅(Tina Panadero)在中央民族大學講授弗拉門戈。此後,“中國人眼中的弗拉門戈”作品展在北京舉(ju) 辦,並在塞維利亞(ya) 、馬拉加和馬德裏展出。中央民族大學的老師也被邀請前往西班牙創作和展出藝術作品。後來,我在北京當代美術館看到了一幅當時的畫作。
這些僅(jin) 是西班牙與(yu) 中國之間“邂逅與(yu) 交流”的幾個(ge) 例子。今天,西班牙有許多中國藝術和傳(chuan) 統文化演出,中國也有越來越多弗拉門戈表演。雙方應攜手尋找更多新的合作領域和方式,這也是我此次來北京的原因之一。
2024年9月,庫爾特·格羅奇(左一)出席2024北京文化論壇。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今年9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表達了對雙方加強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交流,以及深化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相互了解與(yu) 友誼的期待。您如何看待中國與(yu) 西班牙的關(guan) 係發展,以及文化交流在其中的作用?
庫爾特·格羅奇:近年來,西班牙與(yu) 中國之間溝通渠道增多,除了官方機構,民間也往來頻繁。
首先是旅遊業(ye) ,雖然前往西班牙的中國遊客數量無法與(yu) 歐洲國家遊客相比,但旅遊將西班牙和中國聯係在了一起,也為(wei) 兩(liang) 國其他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機遇。
其次,許多致力於(yu) 中西友好的人士開展了大量工作,如中國前駐西班牙大使吳海濤、現任大使姚敬等,持續推動兩(liang) 國在各個(ge) 層麵的友好往來。
最後,“知華講堂”等機構的活動數量和質量不斷上升,也為(wei) 兩(liang) 國民間交流提供更多途徑。
近期西班牙領導人訪華,表明兩(liang) 國關(guan) 係正在發生變化,這種改變也應體(ti) 現在民間交流和文化藝術領域,而不僅(jin) 在經濟和技術層麵。(完)
受訪者簡介:
庫爾特·格羅奇。受訪者供圖
庫爾特·格羅奇(Kurt Grtsch),西班牙弗拉門戈舞蹈博物館創始人、首任館長,2006年至2024年任館長一職;西班牙弗拉門戈劇院協會(hui) 原主席。西班牙“友好中國”協會(hui)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知華講堂”聯合創始人、副主席,CITIX WORLD公司總裁。2019年獲中央民族大學“校園大使”稱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