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澳門媒體:黎巴嫩撤僑再次顯示,祖國是台灣同胞的堅強後盾

發布時間: 2024-10-06 11:09:00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

  隨著黎以衝(chong) 突升級,中國政府先後組織兩(liang) 次撤僑(qiao) ,相關(guan) 行動引發各界強烈關(guan) 注。據澳門媒體(ti) 《新華澳報》日前報道,在這次撤僑(qiao) 行動中,有一名受助者來自中國台灣地區。報道援引島內(nei) 媒體(ti) 的話稱,就連台當局所謂的“外事部門”也不得不承認此事,稱該名台灣居民是在當地求學的留學生,後在中國大陸方麵的幫助下,搭乘大陸安排的貨輪離開黎巴嫩,但同時表示,相關(guan) 過程“台當局在當地駐處均有掌握”。

  在中方組織的撤僑(qiao) 行動中,台灣同胞再次成為(wei) 受助的對象,台灣地區政媒兩(liang) 界對此展開了討論。其中台灣大學哲學係教授苑舉(ju) 正在一檔名為(wei) 《盧秀芳辣晚報》的節目中強調,大陸的外交工作做得很好,台灣民眾(zhong) “遇危難想保命,去世界各地最好都帶著台胞證”。他還直言,每次國外有戰亂(luan) 的時候,大陸的撤僑(qiao) 活動都是很早就展開了,“不曉得台灣人坐到中國大陸的撤僑(qiao) 車船,受到中國大陸保護的時候,心裏什麽(me) 感覺?撤僑(qiao) 所代表的涵義(yi) ,也說明了一切。”

  《新華澳報》在報道中也介紹了以往大陸組織撤僑(qiao) 行動時救助台灣同胞的情況。報道稱,長期以來,中國大陸在啟動撤僑(qiao) 行動時,如當地有台灣同胞但台灣當局又無能為(wei) 力時,大陸方麵都以“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理念,將本就是中國公民的台灣同胞視為(wei) 救助對象,將其與(yu) 在當地的大陸同胞合編在一起,帶回祖國。

  如2003年6月,利比裏亞(ya) 發生內(nei) 戰,中國大陸啟動撤僑(qiao) 行動,共有包括台灣同胞在內(nei) 的三十六名僑(qiao) 胞受助。2006年4月18日,所羅門群島發生騷亂(luan) ,唐人街六十多家華僑(qiao) 華人店鋪被焚,數百名中國僑(qiao) 民遭受嚴(yan) 重衝(chong) 擊。中國外交部連夜啟動應急機製,派包機將僑(qiao) 胞分四批從(cong) 所羅門群島撤至巴布亞(ya) 新幾內(nei) 亞(ya) ,再由國內(nei) 起飛的政府包機專(zhuan) 程將310名僑(qiao) 胞撤回廣東(dong) ,受助同胞中也有台灣同胞。2008年1月,乍得反政府武裝與(yu) 政府軍(jun) 發生激戰。中國在乍得僑(qiao) 胞和中資機構人員生命財產(chan) 受到嚴(yan) 重威脅。外交部迅速啟動應急機製,在中國駐乍得使館、中國駐法國、喀麥隆、加蓬使領館全力協助下,最終411名中國公民全部安全從(cong) 乍得撤離,其中包括兩(liang) 名台灣同胞。2018年9月4日,日本大阪先後受到台風和地震重創,中國駐大阪總領館一共協助因台風滯留的中國旅客1044人,當中包括32名台灣人。而“台灣駐日本代表處”被批反應緩慢,沒有第一時間為(wei) 台胞提供協助。民眾(zhong) 向媒體(ti) 投訴,“台灣駐日本辦事處”事發時不僅(jin) 沒有主動協助,還表示有需要的民眾(zhong) 需發郵件提出援助要求,更有旅客反映,打電話到“台灣駐日辦事處”時,職員態度不佳,沒有提供協助。對此,台有關(guan) 部門官員表達歉意並聲稱會(hui) 改進。

  報道認為(wei) ,中央政府極為(wei) 重視在撤僑(qiao) 行動中也必須救助台灣同胞。無論是此前在利比亞(ya) 的撤僑(qiao) 行動,還是烏(wu) 克蘭(lan) 的撤僑(qiao) 行動,國家領導人都做出了重要指示和批示。類似的精神,也已寫(xie) 進了國家的政策文件中。實際上,“惠台二十六條措施”第十四條就規定,台灣同胞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尋求領事保護與(yu) 協助,申請旅行證件。

  該報道稱,中國政府包機撤僑(qiao) ,不僅(jin) 體(ti) 現了中國國家領導人和中央政府對海外僑(qiao) 民的關(guan) 心與(yu) 愛護,也表明中國國力發展至今,已經具備了對海外僑(qiao) 民提供安全保護的能力。包機撤僑(qiao) ,將中國政府“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執政理念深深融入外交方針之中。而在撤僑(qiao) 行動中,也把在當地的台灣同胞救助回國,也體(ti) 現了“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精神,並凸顯了祖國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nei) 的中國公民的堅強後盾!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