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幾種顏色的大漆滴入水中,輕輕攪動,再把團扇緩緩放入選好的漂漆顏料中,不斷調整扇麵轉動角度,漆色隨著水流自然附著在扇麵上,不一會(hui) 兒(er) ,姿態萬(wan) 千的漆扇便呈現在眼前……10月3日晚,烏(wu) 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天山明月城霓虹閃爍,非遺漆扇店鋪前不少遊客排隊等待體(ti) 驗漆扇製作技藝。
“漆和水的交融,有種水墨畫的飄逸寫(xie) 意,每一把扇子的圖案都獨一無二。”烏(wu) 魯木齊市民鄺楚琳拿著剛剛製作完成的漆扇很是喜歡。
行走在天山明月城這個(ge) 集文化體(ti) 驗、美食暢享、民俗娛樂(le) 、文創潮玩等於(yu) 一體(ti) 的文化旅遊休閑街區,中華射藝館、河北非遺吹糖人、糖畫等店鋪讓非遺綻放光彩;川劇變臉、噴火等非遺表演,為(wei) 人們(men) 帶來新的樂(le) 趣。“‘十一’期間,我們(men) 加大演出場次,每天接待遊客近3萬(wan) 人次。”新疆創博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磊說,街區通過“文化+美食”“文化+演藝”“文化+娛樂(le) ”“文化+燈光”等模式,讓市民和遊客時時處處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10月3日晚,演員在天山明月城表演。石榴雲(yun) /新疆日報記者賈春霞攝
非遺是內(nei) 涵深厚的文化資源,不斷豐(feng) 富著旅遊的內(nei) 容,旅遊也為(wei) 非遺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國慶節期間,從(cong) 人山人海的天山明月城到熱鬧非凡的阿克蘇老街夜市,從(cong) 遊人如織的新疆國際大巴紮到人聲鼎沸的喀什古城……我區各地將非遺融入到景區各項活動中,非遺煥新“夜”態,展現亙(gen) 古亙(gen) 今、日新又新的蓬勃氣象。
夜幕降臨(lin) ,華燈初上,阿克蘇老街夜市美食與(yu) 文化的融合相得益彰。特色烤包子、烤全羊、抓飯、肚包肉等美食的香氣與(yu) 攤主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民族樂(le) 器、木盤、木碗、木勺等非遺產(chan) 品,既有滄桑感,更有文化味;達瓦孜表演中,兩(liang) 名演員在手持平衡杆,在高空繩索上表演前後走動、盤腿端坐、蒙眼行走、飛身跳躍等一係列驚心動魄的技藝,引得觀眾(zhong) 拍手稱絕;賽乃姆、龜茲(zi) 樂(le) 舞等讓人們(men) 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蘊。
國慶節期間,在阿克蘇老街夜市,演員們(men) 在表演達瓦孜。阿布都喀哈爾供圖
“原本隻是來阿克蘇老街夜市吃飯,沒想到能看到如此精彩的達瓦孜表演,感受到了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真讓人大開眼界。”來自湖南的遊客周澤宇看到精彩的表演,顧不上吃美食,拿出手機不停拍攝。
阿克蘇老街夜市負責人阿布都喀哈爾·喀依木說,阿克蘇老街夜市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夜市,更是一個(ge) 承載著曆史與(yu) 文化的舞台。非遺傳(chuan) 承人、民間藝人在這裏進行歌舞、達瓦孜等表演,讓市民遊客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國慶節期間,這裏每天吸引遊客約7000人次。
假日裏,在喀什古城“汗巴紮”夜市,遊客品味熱氣騰騰、甜酥可口的美食,共度歡樂(le) 時光。帽子巴紮、木器巴紮、樂(le) 器巴紮上,非遺傳(chuan) 承人的“絕活兒(er) ”成了吸引遊客的亮點;非遺主題民宿帶給遊客全新的體(ti) 驗……喀什古城景區通過挖掘古城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將一個(ge) 個(ge) 非遺符號植入到街區,讓非遺變得時尚化、年輕化,推動古城煥發出新的獨特魅力。據喀什市文化體(ti) 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數據,10月4日,該景區單日遊客量達到23.46萬(wan) 人次,創曆史新高。
國慶期間,遊客在觀看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民俗表演。 羅布人村寨景區供圖
國慶節期間,全疆各地將推出百餘(yu) 項文旅活動、組織近400場文藝演出,其中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展演、體(ti) 驗等活動,讓非遺散發新的魅力。沙雅縣開展“卡拉庫爾胎糕皮帽製作技藝”和“沙雅小刀”的製作技藝展示及展銷活動,讓各族群眾(zhong) 近距離了解、欣賞非遺;每當入夜,和田夜市的歌舞表演精彩上演,演員們(men) 載歌載舞,優(you) 美的舞姿吸引許多遊客、市民前來圍觀,現場氣氛熱烈;拜城縣克孜爾鄉(xiang) 紅石林景區舉(ju) 辦的歌舞表演、鬥雞、刁羊、騎駱駝等,吸引了眾(zhong) 多市民及遊客前來觀賞……
“好看、好吃、好聽、好玩、好用的非遺項目已成為(wei) 文旅新體(ti) 驗,各級非遺部門組織傳(chuan) 統工藝、音樂(le) 、舞蹈、戲曲等傳(chuan) 承人進景區、進曆史文化街區、進學校、進社區等,使非遺的活態展示形式更多樣,影響人群更廣泛,進一步擴大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影響力。”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羅靜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