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金觀平:瞄準降能耗加快更新改造

發布時間: 2024-10-09 08:52:00 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不斷取得新成效,7月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提出,將設備更新的支持範圍擴大到重點行業(ye) 節能降碳改造,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有力支撐節能降碳行動邁上新台階。

  重點行業(ye) 節能降碳改造潛力巨大。我國是製造大國,製造業(ye) 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很多種類的機器設備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據有關(guan) 機構測算,目前全社會(hui) 設備存量資產(chan) 淨值約40萬(wan) 億(yi) 元。隨著新型工業(ye) 化、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對先進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在工業(ye) 、建築、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推動鍋爐、電機、汽輪機、變壓器、換熱器、泵、壓縮機、照明等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既惠企又利民,將釋放巨大的市場潛力。

  推動重點行業(ye) 節能降碳改造,有助於(yu)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推動“兩(liang) 新”工作,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wei) 牽引,將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經初步測算,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zhai) 資金支持的用能設備更新項目超過500個(ge) ,項目總投資超過500億(yi) 元。相關(guan) 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可形成節能量約300萬(wan) 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0萬(wan) 噸。這將有效推動一批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加快推廣節能降碳先進技術,推動產(chan) 業(ye) 邁向綠色化,實現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我國工業(ye) 的基本盤,用能企業(ye) 數量多、涉及麵廣,節能增效空間巨大。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就在於(yu) 適應綠色低碳的內(nei) 在要求,通過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引導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節能降碳、轉型升級。

  一方麵,在重點用能行業(ye) 、重點環節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綠色裝備。比如,鋼鐵行業(ye) 加快對現有高爐、轉爐、電爐等全流程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建材行業(ye) 改造提升原料製備、窯爐控製、粉磨破碎等相關(guan) 裝備和技術,有色金屬行業(ye) 加快高效穩定鋁電解、綠色環保銅冶煉、再生金屬冶煉等綠色高效環保裝備更新改造,家電等重點輕工行業(ye) 加快二級及以上高能效設備更新,分行業(ye) 分領域因地製宜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另一方麵,推動全社會(hui) 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以能效水平提升為(wei) 重點,推動工業(ye) 等各領域鍋爐、電機、變壓器、製冷供熱空壓機、換熱器、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二級及以上能效節能設備。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把項目實施的節能效果作為(wei) 篩選項目的重要標準,將設備改造後年節電量超過50萬(wan) 千瓦時或年節能量超過150噸標準煤的項目納入支持範圍,以便惠及更多中小企業(ye) 。

  支持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要注重激勵和約束措施並重。既要嚴(yan) 格落實法律法規,加快淘汰落後設備,也要完善財稅、金融等政策,著力降低企業(ye) 設備更新的投入成本,形成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更新改造的長效機製。這樣才能既推動節能降碳,又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綠色低碳水平,推動生產(chan) 力不斷發展和躍升。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金觀平:推動“兩新”勿忘回收循環利用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啟動以來,各地更新淘汰下來的舊設備、舊消費品數量不斷增多。做好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要不斷強化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的質量和效率,多措並舉破解回收循環利用難題。 [詳細]
  • 金觀平:積極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大局,一頭連著民生冷暖。推動現代產業發展與就業良性互動,使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成為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必將極大釋放經濟活力,同時也是解決當前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 [詳細]
  • 金觀平:發揮好中長期資金“壓艙石”作用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發揮好其資本市場“壓艙石”作用,政策有部署、投資者有期待。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