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0.03億(yi) 人次,日均2.86億(yi) 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3.9%。全國國內(nei) 出遊7.65億(yi) 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7008.17億(yi) 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7.9%。出行、文旅、消費數據不斷刷新,商圈氣氛火爆、業(ye) 態場景上新,各地“人氣旺”帶動“消費火”。今年國慶這個(ge) 假日市場,到底哪裏人氣最旺?呈現出哪些新場景、新業(ye) 態?
多行業(ye) 日均銷售收入增長超25%
首先用數據說話,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居民消費市場展現較強活力,消費相關(guan) 行業(ye) 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1%。
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家具家電及家居類商品消費快速增長。各地通過打折讓利、線上團券等方式惠及消費者,促進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長149.1%,其中冰箱等日用家電、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同比分別增長160.8%和100.2%。家具、裝飾材料、塗料等與(yu) 家居裝修相關(guan) 的商品銷售也呈快速增長態勢。
同時,汽車市場迎來消費熱潮。“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降低消費者購車門檻,車企推出降價(jia) 促銷、購車優(you) 惠、購車禮包等優(you) 惠,全國二手車銷量同比增長65.9%,汽車新車銷量同比增長11.7%,其中新能源車同比增長45.8%。
此外,文化服務等市場消費活躍。居民通過觀演出、看電影、逛書(shu) 店等方式滿足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帶動文化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85.2%。
全國國內(nei) 出遊7.65億(yi) 人次
這個(ge) “十一”假期,人們(men) 滿懷對祖國的祝福、對生活的熱愛奔赴山海。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假日七天,全國國內(nei) 出遊達7.65億(yi) 人次。持續上漲的出遊熱情、不斷刷新的消費數據,映射出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彰顯著中國經濟的澎湃活力。
2024年國慶節假期,全國文化和旅遊市場平穩有序,1萬(wan) 多個(ge) 景區實施旅遊景區“煥新行動”,以“文化潤景”持續豐(feng) 富假日景區優(you) 質供給。愛國氛圍疊加出遊熱情,參觀紅色主題展覽、遊覽紅色景區、探尋紅色遺跡成為(wei) 廣大遊客慶祝祖國華誕的熱門方式,國內(nei) 紅色旅遊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40%。在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爬上沙山席地而坐,歌唱祖國;在陝西延安,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遊客們(men) 跟隨演員的步伐,在行進式觀看中,深入了解波瀾壯闊的革命曆史;在山東(dong) 曲阜,來自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人們(men) 通過文旅融合創新手段,感受先賢遺風在《論語》的字裏行間中閃耀。
國慶假期,不僅(jin) 僅(jin) 是景區人氣爆棚,文化演出、體(ti) 育比賽和文旅空間的豐(feng) 富拓展,還帶動了中心城市商圈和演出市場人氣火爆。假日期間,納入監測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達9686.23萬(wan) 人次。“跟著演出去旅行”有力激發消費新動能。假日期間,全國營業(ye) 性演出4.43萬(wan) 場次,同比增長14.5%;觀眾(zhong) 1169.7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3.3%。
傳(chuan) 統文化煥發活力,國潮非遺出彩“出圈”,文博場館持續火爆。國慶七天,全國舉(ju) 辦非遺傳(chuan) 承實踐相關(guan) 活動近3900場,全國博物館和世界遺產(chan) 地,接待遊客超6000萬(wan) 人次,創曆史新高。假日期間,各地圍繞慶祝農(nong) 民豐(feng) 收、歡度國慶等主題開展1000餘(yu) 項“鄉(xiang) 村創意生活季”係列活動,85條新推出的“人間有味 自在鄉(xiang) 村”精品線路,成為(wei) 假日裏很多年輕人奔赴的熱點。
旅遊市場持續火熱,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假日七天,全國國內(nei) 出遊7.65億(yi) 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國內(nei) 遊客出遊總花費7008.17億(yi) 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7.9%。國慶檔電影點燃文化消費熱情。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4年國慶檔全國電影票房為(wei) 21.04億(yi) 元,其中國產(chan) 影片票房為(wei) 20.17億(yi) 元,占比為(wei) 95.87%,觀影總人次超5200萬(wan) 。
文化流量加持 國慶文旅市場持續火熱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河南安陽依托當地殷墟、甲骨文、紅旗渠等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資源,豐(feng) 富文旅產(chan) 品供給,各具特色的活動將“文化流量”不斷轉化為(wei) “消費增量”,帶動文旅市場持續火熱。
國慶假期期間,新近開館的殷墟博物館遊客量屢創新高,博物館推出的特色展覽、文藝表演和博物館夜遊等活動,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獻上了一份份精彩的“文化大餐”。
在殷墟景區的《再現 大邑商》實景演出中,甲骨文中記載的將軍(jun) 化身為(wei) 引導員,帶領遊客穿越時空踏入大邑商的土地,通過影像長廊、地麵交互投影等科技手段的運用,為(wei) 觀眾(zhong) 打造全沉浸式的商文明數字體(ti) 驗。
長假期間,全球首批甲骨數字回歸專(zhuan) 題展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7片在韓國收藏的甲骨實物高保真數字影像集中亮相,吸引不少遊客前來參觀。除了了解甲骨文知識外,遊客還可以親(qin) 自動手將數字甲骨拓印下來。據了解,國慶節期間,安陽市共安排116項各具特色的文化旅遊活動,發布了漢字文化尋蹤之旅、紅色經典攬勝之旅等6條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文旅市場持續火爆。其中,殷墟景區累計接待遊客19.57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49.14%。
新場景新業(ye) 態亮相 上海消費市場活躍
記者從(cong) 上海市商務委了解到,今年國慶假期,在家電家居以舊換新、發放餐飲消費券的政策拉動下,上海消費市場活躍。眾(zhong) 多新場景、新業(ye) 態在這個(ge) 假期陸續亮相,為(wei) 上海的消費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6日,上海全市線上線下消費實現676億(yi) 元,同比增長3.2%。36個(ge) 重點商圈進店線下客流總量達到344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9.8%,25個(ge) 商圈客流實現增長。消費新場景的開業(ye) 亮相為(wei) 節日市場打造新動力,徐匯區的西岸夢中心聯動首屆上海國際光影節徐匯分會(hui) 場,以多家濱水首店新開、多元商旅文體(ti) 展融合活動吸引廣大客流;浦東(dong) 新區的前灘公園巷開街,與(yu) 周邊的商場和公園共同形成“商場+街區+濱江公園”的商業(ye) 形態,吸引客流8.7萬(wan) 人次。
此外,在上海,家電家居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效果明顯,國家八大品類家電補貼日均銷售5407萬(wan) 元,環比節前增長140.0%。上海市家居、家裝、適老產(chan) 品補貼日均銷售2314萬(wan) 元,環比節前增長228.7%。餐飲消費券引流效果顯著,第一輪第一批、第二批發放以來,餐飲企業(ye) 的預訂量、客流量和客單價(jia) 顯著提高,國慶期間,上海線下餐飲消費80億(yi) 元,同比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