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三保”,也就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在10月12日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財政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財政部門采取了多個(ge) 措施支持地方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財政部部長 藍佛安:加強基層“三保”財力保障。2024年我們(men) 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超過10萬(wan) 億(yi) 元,並督促地方將財力下沉基層,優(you) 先足額安排“三保”經費預算。我們(men) 這裏所說的基層,主要是縣一級。
藍佛安介紹,總體(ti) 看,當前基層“三保”呈現總體(ti) 平穩、局部偏緊的態勢。根據全國基層財力總量測算,“三保”底線是有保障的。以2023年為(wei) 例,基層“三保”支出約占可用財力的五成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剛性支出,占可用財力的八成左右。局部地區“三保”壓力增大,主要是受財政收入增長放緩、土地出讓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債(zhai) 務負擔等影響。
藍佛安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持續采取務實管用的措施,結合年度預算安排,持續加大中央對地方財力性轉移支付力度。我們(men) 今年利用結存的債(zhai) 務限額向地方下達了4000億(yi) 元的債(zhai) 務限額,用於(yu) 補充綜合財力,這個(ge) 對“三保”的保障是有積極意義(yi) 的。清理規範專(zhuan) 項轉移支付,優(you) 化轉移支付結構,提高財力性轉移支付比重。同時,拓展地方稅源、適當擴大地方稅收管理權限,增加地方自主財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