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歐盟對華電車加稅遭德業界反對

發布時間: 2024-10-14 09:14:00 來源: 經濟日報

  當地時間10月4日,歐盟成員國代表投票通過了歐盟委員會(hui) 提交的歐盟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擬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隨著表決(jue) 結果出爐,新關(guan) 稅預計下個(ge) 月落實並將持續5年。歐方對華加征關(guan) 稅的保護主義(yi) 做法是對公平競爭(zheng) 原則的嚴(yan) 重背離,既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又幹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

  此次反補貼調查是在歐盟產(chan) 業(ye) 未申訴的情況下由歐盟委員會(hui) 主動發起的,缺乏業(ye) 界普遍支持,成員國之間也存在巨大分歧。

  德國經濟界對這一決(jue) 定強烈反對,認為(wei) 此舉(ju) 不利於(yu) 提升歐洲車企整體(ti) 競爭(zheng) 力,呼籲歐盟委員會(hui) 繼續與(yu) 中國進行磋商。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這一投票結果將嚴(yan) 重損害全球合作,關(guan) 稅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遠甚於(yu) 其表麵的一點好處。穆勒敦促歐盟繼續通過談判找到解決(jue) 方案,他認為(wei) ,理想的情況是最終不會(hui) 真正實施關(guan) 稅,以規避貿易衝(chong) 突的風險。德國工業(ye) 聯合會(hui) 總經理坦雅·戈納也表示,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guan) 稅的決(jue) 定,絕不能意味著談判的結束,歐盟在保護市場的同時,也必須兼顧歐洲工業(ye) 的利益。歐盟在處理與(yu) 中國的關(guan) 係時,應當在保護與(yu) 開放之間找到平衡。德國汽車經銷商與(yu) 維修協會(hui) 對投票結果表示遺憾,認為(wei) 德國政府的立場在歐洲層麵沒有被認真對待。該協會(hui) 指出,懲罰性關(guan) 稅並不能真正解決(jue) 全球貿易公平問題,反而是讓消費者為(wei) 政治買(mai) 單。德國最大工會(hui) 組織金屬工業(ye) 工會(hui) 和主要汽車製造商企業(ye) 工會(hui) 認為(wei) ,加征關(guan) 稅不會(hui) 提高歐洲汽車工業(ye) 競爭(zheng) 力,希望通過談判創造公平競爭(zheng) 環境。

  在處理中歐這一經貿摩擦問題上,中方始終從(cong) 維護中歐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大局出發,一直秉持通過對話磋商妥善處理分歧的最大誠意。歐洲業(ye) 界也不願意承受貿易摩擦升級帶來的苦果。投票結束後,大眾(zhong) 、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等德國汽車製造商紛紛在第一時間作出表態,稱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是“錯誤做法”,是歐洲汽車工業(ye) 的“致命信號”,呼籲歐盟委員會(hui) 在未來幾周內(nei) 與(yu) 中國繼續進行談判。

  大眾(zhong) 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hui) 主席奧博穆表示,懲罰性關(guan) 稅對德國汽車行業(ye) 來說尤其危險。德國汽車大量出口中國市場,德國的許多工作崗位依賴於(yu) 此,與(yu) 其用懲罰性關(guan) 稅激起中國的反製,不如找到一種對雙方都公平的監管措施,德國政府應該繼續對歐盟加征關(guan) 稅采取明確立場,“希望歐盟能夠與(yu) 中方達成協議,尋找對雙方都公平的解決(jue) 方案”。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同樣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他表示,如今的局麵對於(yu) 歐洲汽車工業(ye) 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歐中需要迅速找到解決(jue) 方案,以防止一場最終隻有輸家的貿易衝(chong) 突。齊普策強調,德國政府投下反對票,無疑為(wei) 雙方的談判做足了空間。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也發表聲明表示,反補貼關(guan) 稅會(hui) 持續削弱歐洲汽車製造業(ye) 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而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zheng) 將給各方帶來繁榮、增長和創新。

  針對歐盟委員會(hui) 對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yi) 措施,德國巴伐利亞(ya) 州副州長兼州經濟、發展和能源部部長胡貝特·艾旺格表示:“堅決(jue) 反對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guan) 稅,希望中國汽車能夠繼續出口到歐洲。”艾旺格強調,“歐洲正在考慮限製中國汽車工業(ye) 的措施,但巴伐利亞(ya) 州政府並不支持這樣的政策。我們(men) 主張的是互相支持,而不是相互設置障礙。良性競爭(zheng) 能夠促進共同進步,而公平競爭(zheng) 是合作發展的重要基石。在公平競爭(zheng) 的基礎上,沒有任何因素能夠阻礙我們(men) 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 (作者:陳希蒙 來源:經濟日報)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