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吉林省延邊州各地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調派了9000多台(套)收割機,有序推進秋收工作。目前,延邊州的秋收任務已完成過半。
在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xing) 村的稻田裏,村民駕駛著收割機在田間作業(ye) ,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嗬成,一大片稻田很快就收割完成。
而在龍井市智新鎮工農(nong) 村,100公頃優(you) 質水稻也迎來豐(feng) 收,機械收割下來的稻粒直接被送到村裏的大米加工廠加工成大米。近些年,工農(nong) 村擴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規模,由合作社統一管理村裏的土地,種植水稻,並投入資金,新增大米加工設備,形成了集生產(chan) 、加工、銷售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據介紹,今年,延邊州共投入9000多台套聯合收割機用於(yu) 秋收工作,並組織農(nong) 機總站的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指導農(nong) 戶檢查、維修收割機。目前,當地的秋收已過半,預計11月中旬能全部收割完成。
河北武邑:萬(wan) 畝(mu) 冬小麥采用免耕播種 降本增效助秋種
在河北衡水市武邑縣,剛剛收獲完玉米。眼下,種植戶們(men) 正忙著播種冬小麥。今年,當地有近萬(wan) 畝(mu) 冬小麥使用了免耕播種技術。
這幾天,衡水市武邑縣前南場村的種植戶張友良正在地裏忙活。播種前他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挑選了良種,又采用了免耕播種的技術。
免耕播種技術 是一種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其核心在於(yu) 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殘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種,播後作物生育期間不使用農(nong) 具進行土壤管理。武邑縣地處黑龍港流域,屬於(yu) 資源型缺水區域,免耕播種技術 的推廣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達到節水的目的。近年來,當地不斷推廣該技術,目前已有近萬(wan) 畝(mu) 小麥實現免耕種植。
同時,當地還篩選出30多個(ge) 抗旱、抗寒、防倒、增產(chan) 的品種,通過綜合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精量適期播種、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加強小麥生產(chan) 技術指導。目前,武邑縣冬小麥已基本播種完畢。
山東(dong) 濱州:棉花采收機械化 助力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眼下,山東(dong) 濱州無棣縣的7萬(wan) 畝(mu) 棉田迎來豐(feng) 收。當地通過推廣采棉機具,引導全產(chan) 業(ye) 機械化,助力棉花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在無棣縣西小王鎮的棉田裏,采棉機械正將棉花從(cong) 棉稈上脫離,並通過氣流將棉花推送至儲(chu) 存車廂。每台采棉機械一天的作業(ye) 量是過去800個(ge) 工人一天的勞動成果,成本也從(cong) 人工采摘每畝(mu) 720元,降到了機械化采摘的每畝(mu) 120元。
此外,當地中小型種植戶較多,大部分地塊較為(wei) 分散、情況複雜。為(wei) 解決(jue) 大型機械設備不好入田,收割過程中不好調頭的問題,今年當地也增加了一批小型機械。
浙江玉環:金秋文旦滿枝黃 科技提升助豐(feng) 收
玉環文旦是浙江省玉環市的柚類優(you) 良品種,也是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產(chan) 品。金秋時節,碩果飄香,浙江玉環2.9萬(wan) 畝(mu) 文旦開始采收,今年的收成怎麽(me) 樣呢?一起去看看。
一大早,玉環市清港鎮垟根村果農(nong) 王通周就在自家的文旦園裏忙活起來,大家在果林間嫻熟地采摘、去紙。采摘好的文旦要送下山,過去果農(nong) 要走山路擔文旦下山,如今,果園裏的運輸“小火車”就能解決(jue) 柚子下山的難題。
果農(nong) 們(men) 忙得熱火朝天,農(nong) 技人員也全員出動,給果農(nong) 提供技術支持,指導農(nong) 戶怎樣能更好地采摘和儲(chu) 存,幫助穩產(chan) 增收。
據了解,今年玉環全市文旦產(chan) 量預計在2.7萬(wan) 噸左右。
福建南靖:水稻收割進入尾聲 梯田美景醉遊人
眼下,在福建漳州市南靖縣,水稻收割已進入尾聲,農(nong) 戶們(men) 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水稻,而秋收的美景也吸引來不少來觀秋色的遊客。
這是漳州市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旁的梯田,大片成熟的水稻猶如金色的地毯,鋪展在錯落有致的梯田上,而這樣的景色也讓久居城市的遊客流連忘返。
金色的秋天對遊客來說,是欣賞不盡的美景;對於(yu) 種田人來說,則是豐(feng) 收的喜悅。據了解,今年,南靖縣共種植中晚稻近6萬(wan) 畝(mu) ,預計產(chan) 量可達2.6萬(wan) 噸,將於(yu) 10月31日完成全部收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