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網絡暴力?如何應對有害信息?如何防範網絡犯罪?作為(wei) “網絡原住民”,這些問題不可避免地成為(wei) 未成年人必須麵對的挑戰。多年來,安徽省結合各地特色及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多措並舉(ju) 著力提升青少年網絡素養(yang) ,“軟硬兼施”防患於(yu) “未”然。
近日,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收官站在安徽合肥啟動。活動期間,由中央和地方新聞網站組成的采訪團深入了解安徽全方位提升網絡法治文化建設、為(wei) 未成年人營造風清氣朗網絡環境的新做法。
建設普法陣地 著力培養(yang) e時代“小雅士”
“現在開庭!全體(ti) 起立!”隨著法槌敲響,一場嚴(yan) 肅的“法庭庭審”正式開始。合肥市未成年人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內(nei) ,來自合肥市衛崗小學的孩子們(men) 正“沉浸式”感受一起校園案件庭審的全過程。
包河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文宏介紹,該基地布展總麵積約400平方米,是合肥市首家青少年互動式法治體(ti) 驗館。在這裏,孩子們(men) 可以通過聆聽講解、答題點亮彩虹燈、模擬小法庭、參與(yu) 闖關(guan) 遊戲等多種多樣的方式了解法律知識,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提升法治素養(yang) 。
記者觀察到,針對未成年人“早觸網”和“常觸網”這一普遍現象,場館特別設有“淨化網絡 安全上網”板塊,內(nei) 容重點涉及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網絡暴力、網絡詐騙、隔空猥褻(xie) 等常見網絡問題。孩子們(men) 可以通過“單車闖關(guan) ”答題遊戲,在寓教於(yu) 樂(le) 的體(ti) 驗中學會(hui) 自我保護,避免受到網絡危害。
“不學禮,無以立”。文宏介紹,“德法同行、少年築夢”板塊是學生們(men) 來到展廳必然要“打卡”的一站,工作人員會(hui) 組織孩子們(men) 來參觀了解“榜樣故事”並朗誦《少年中國說》。她表示,在為(wei) 未成年人普法的同時,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尤為(wei) 重要。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樹立崇法尚德的價(jia) 值觀,是未成年人法治建設的重要保障。
據了解,從(cong) 2023年正式開館至今,該普法教育基地共接待中小學生49次近兩(liang) 千餘(yu) 人。此外,該基地麵向涉罪未成年人開展特殊教育工作,也麵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開展一般預防,從(cong) 而實現服務未檢工作和服務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雙重功能。
在安徽,為(wei) 未成年人普法“搭台”“鋪路”的不止合肥,各市各縣紛紛結合當地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創新探索普法新模式。
記者走進六安市霍山縣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時,一場生動的普法分享會(hui) 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老師與(yu) 孩子們(men) 一問一答,熱鬧非凡。記者注意到,基地內(nei) 開設了法治教育長廊、模擬法庭、普法分享教室等多個(ge) 專(zhuan) 區,為(wei) 青少年提供了一個(ge) 全方位體(ti) 驗法治教育的平台。
“定製式”普法是活動中心一大亮點,霍山縣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主任餘(yu) 澤民介紹。為(wei) 適應當地特色,中心創新開發教材教案、模擬法庭“劇本”,以更貼合當地青少年生活場景,做到普法有實、有效。此外,活動中心還依托霍山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有大別山紅色課堂、構建勞動實踐、國防教育、紅色教育、法治教育等一係列特色主題課程體(ti) 係。
浸潤“皖”美校園 讓法治的種子生根發芽
“在網絡上不能隨便與(yu) 陌生人聊天,要避免將自己的身份證、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個(ge) 人信息的泄露;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要做到不信謠、不傳(chuan) 謠。”在鳳陽縣小崗學校網絡普法展板前,張同學興(xing) 奮地向記者分享他在剛剛在普法講座上學到的知識要點。
據小崗學校周老師介紹,學校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法治副校長專(zhuan) 題講座、主題班會(hui) 課、國旗下講話、趣味答題競賽等活動與(yu) 縣團委和當地派出所聯合開展網絡普法教育,重點宣傳(chuan)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係列與(yu) 未成年人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同時會(hui) 結合當下社會(hui) 熱點事件,以案釋法、以事論理,引導學生合理科學上網,增強其對網上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抵製和舉(ju) 報各種網絡不文明行為(wei) 。
此外,在小崗村,“網上警民議事廳”成為(wei) 派出所進行校園網絡普法的新路徑。“網上警民議事廳”是自2022年8月31日起,安徽公安機關(guan) 推行的一項工作機製,讓民警與(yu) 千家萬(wan) 戶通過微信群聊“雲(yun) ”端相連。“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的普法宣傳(chuan) 模式逐步建立——線上利用“網上警民議事廳”,每日發布法治宣傳(chuan) 內(nei) 容,幫助學生及家長便捷化學習(xi) 法律知識;線下則通過舉(ju) 辦網絡普法講座和“護學崗”普法活動,將執法與(yu) 普法相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法治觀念。
移步校外,不遠處的網絡普法主題廣場吸引記者駐足。多種多樣的展示設施對網絡普法案例、相關(guan) 法律條文等內(nei) 容進行多形式的宣傳(chuan) 展示,可謂幹貨滿滿。據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普法廣場是孩子們(men) 上下學的必經之路。放學後 ,許多家長和學生會(hui) 在此逗留,讓他們(men) 在閑暇時間能更多地了解法律知識。
近年來,安徽省在全省範圍內(nei) 積極推進“法治宣傳(chuan) 進校園”活動,延伸“普法觸角”至市、縣、村,打通網絡普法“最後一公裏”。通過電子屏播放法治教育視頻、設立法治谘詢台、發放宣傳(chuan) 資料等多種方式,向學生灌輸法治觀念,用鮮活生動的方式“以案普法”,為(wei) 孩子們(men) 送上法治知識大餐,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法律,引導青少年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在全社會(hui) 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讓法律種子萌於(yu) 幼芽,法治信仰植於(yu) 初心。
因地製宜夯基壘台,以法為(wei) 盾護“未”成長
網絡立法是夯基壘台、固本強基的工作,是依法治網的基礎和前提。近年來,安徽主動順應信息化發展大勢,不斷健全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hui) 管理等方麵的製度規範,為(wei) 維護未成年人的用網安全和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今年1月1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新修訂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於(yu) 同日正式施行,特別新增了“網絡保護”一章,以應對當前未成年人網絡安全的挑戰。條例要求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的力度,明確了網絡產(chan) 品和服務提供者的責任,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可能誘導其沉迷的產(chan) 品和服務等。
為(wei) 進一步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普法宣傳(chuan) ,更好地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在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的指導下,安徽省委網信辦攜手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於(yu) 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安徽站”活動期間,特別舉(ju) 辦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公益大講堂。
據了解,此次“雲(yun) 講堂”特邀相關(guan)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圍繞網絡欺淩、網絡詐騙等常見問題,以案說“法”、以案釋“法”,加大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力度,維護未成年群體(ti) 及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活動還鼓勵參與(yu) 者積極填寫(xie)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調查問卷”,以更好地了解未成年人上網需求與(yu) 上網習(xi) 慣,為(wei) 製定更加精準有效的保護措施奠定堅實基礎。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既需要得到法治力量的關(guan) 懷嗬護,也需要探索製定未成年人網絡素質教育內(nei) 容與(yu) 方式,不斷運用科學手段,增強學生信息獲取和分析判斷能力,提高對學生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幹預能力,同時加強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的網絡指導。安徽多措並舉(ju) ,持續推進精準普法、網絡普法,為(wei)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環境注入“年輕力量”步履未止。
2024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安徽站”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司法部普法與(yu) 依法治理局指導,安徽省委網信辦、安徽省司法廳主辦,合肥市委網信辦承辦。據悉,今年以來,“全國網絡普法行”相繼走過京津冀、江蘇、內(nei) 蒙古、雲(yun) 南、安徽,有力推動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網及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