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代表團成員參觀飛虎隊在福建長汀的駐紮地黃氏麗(li) 園。
本報記者 鍾自煒攝
小克利福德·隆展示其父親(qin) 曾駕駛的戰鬥機照片。
浩 洋攝
中美嘉賓在湖南長沙博物館參觀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
本報記者 楊 迅攝
格林(左二)在長汀舉(ju) 辦的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上講述曆史照片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 鍾自煒攝
飛虎隊代表團成員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獻上白菊。
浩 洋攝
飛虎隊代表團成員在長沙博物館與(yu)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師生合影留念。
本報記者 楊 迅攝
日前,由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和中方相關(guan) 單位聯合主辦的“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巡展”在江蘇、福建、湖南等地舉(ju) 行,旨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9周年,並推動中美兩(liang) 國民間交流,讓兩(liang) 國人民在戰爭(zheng) 中結下的深厚友誼被更多人所了解。巡展期間,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成員及飛虎隊老兵後人組成的飛虎隊代表團走訪多所當地學校,見證中美學校締結“飛虎隊友誼學校”,為(wei) 促進兩(liang) 國青年交流、續寫(xie) 中美人民友誼貢獻力量。
“美中兩(liang) 國過去可以合作,今天同樣可以”
“這是我父親(qin) 。”在江蘇南京“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巡展”現場,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副主席瑪格麗(li) 特·金坎農(nong) 指著一張照片,深情地對記者說。照片上,一名美軍(jun) 士兵與(yu) 中國地勤人員正合作為(wei) 轟炸機更換輪胎。據了解,活動共展出約180張曆史圖片和100餘(yu) 件文物史料,其中不少珍貴曆史影像資料來自飛虎隊老兵及其家屬的無私捐贈。
金坎農(nong) 的父親(qin) 詹姆斯·米爾斯就是照片上的美軍(jun) 士兵。他於(yu) 1944年遠離家鄉(xiang) 來到中國,在美國航空隊負責維護和修理飛機,後成為(wei) 飛虎隊B—25轟炸機炮手,直到抗戰勝利。
“我父親(qin) 常自豪地說,他曾是在中國領空抗擊法西斯的‘飛虎’。”金坎農(nong) 說,為(wei) 讓這段曆史能夠被更多人所知曉,她耗費數年時間寫(xie) 成《空軍(jun) 中隊:掃射與(yu) 祈願》一書(shu) 。“我有責任分享我所知道的,這也是我現在正努力在做的。”金坎農(nong) 認為(wei) ,飛虎隊精神曆久彌新,需要繼續傳(chuan) 承發揚,“美中兩(liang) 國過去可以合作,今天同樣可以。”
1998年,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成立。在基金會(hui) 的幫助下,500多名飛虎隊老兵或家屬曾到訪中國。這次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在中國巡展,為(wei) 中美民間交流增添了新活力。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主席傑夫瑞·格林表示,圖片展把曆史瞬間集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什麽(me) 是團結一心,這種精神在當下彌足珍貴。
巡展期間,飛虎隊代表團訪問了金陵中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格林向兩(liang) 所學校負責人授予“飛虎隊友誼學校”牌匾。金陵中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式加入“飛虎隊友誼學校暨青少年領袖計劃”。
格林介紹,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於(yu) 2022年9月啟動“飛虎隊友誼學校暨青少年領袖計劃”,希望通過兩(liang) 國學生互訪交流、線上會(hui) 議、知識競賽、夏令營等形式,傳(chuan) 承和弘揚飛虎隊精神,增進兩(liang) 國青少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今年以來,已有70多名美國師生通過該計劃來華交流。
在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們(men) 合唱《友誼地久天長》。飛虎隊代表團成員紛紛舉(ju) 起手機,記錄這一動人時刻。格林為(wei) 少年們(men) 的真摯歌聲感動落淚,“我期待美中兩(liang) 國青少年能繼續講述飛虎隊動人故事,延續飛虎隊精神。”
“讓飛虎隊精神在兩(liang) 國新一代間傳(chuan) 承下去”
“當時,中國軍(jun) 民和飛虎隊一起作出很多貢獻,這對取得最終的勝利非常重要。”在美國飛虎隊老兵克利福德·隆的老照片旁,他的兒(er) 子小克利福德·隆說。
在福建龍岩市長汀縣,“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巡展”精選珍貴曆史圖片,分6個(ge) 部分回顧了中美軍(jun) 民在反法西斯戰爭(zheng) 中不畏犧牲、共同戰鬥的曆史,重現了飛虎隊與(yu) 中國軍(jun) 民並肩作戰、同仇敵愾的曆史場景。
抗戰時期,長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wei) 東(dong) 南各省和西南、西北大後方聯係的戰略要地。1945年2月2日,飛虎隊在長汀設立辦事處,一個(ge) 支隊的地勤、飛行員等100多人進駐長汀,40多架戰鬥機及20多架運輸機降落在長汀機場。此後,飛虎隊在長汀與(yu) 中國軍(jun) 民朝夕相處、共同戰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位於(yu) 長汀水東(dong) 街的黃氏麗(li) 園,是當年飛虎隊的駐紮地之一。“我從(cong) 沒想過有一天能以這種方式,追隨我父親(qin) 的足跡。”金坎農(nong) 第一次走進這座精美古厝,漫步於(yu) 父親(qin) 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感慨萬(wan) 千。“在飛虎隊服役期間,我父親(qin) 與(yu) 中國軍(jun) 民產(chan) 生了深厚的感情。70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清楚記得一起維護飛機的兩(liang) 位中國機師的名字。”她說。
巡展期間,長汀一中和美國埃爾蘭(lan) 喬(qiao) 中學締結“飛虎隊友誼學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為(wei) 艱難的時期,美中兩(liang) 國人民結下一段不朽的情誼。從(cong) 飛虎隊的故事中,我們(men) 可以了解父輩曾經通過團結合作贏得勝利的曆史。我們(men) 的使命是傳(chuan) 播飛虎隊的故事,弘揚美中兩(liang) 國人民團結合作與(yu) 互相尊重的精神,讓飛虎隊精神在兩(liang) 國新一代間傳(chuan) 承下去。”格林說。
“為(wei) 推動美中關(guan) 係不斷向前發展作出貢獻”
在湖南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飛虎隊代表團走進芷江飛虎隊紀念館,仔細端詳館內(nei) 的老照片、軍(jun) 服、飛機模型、作戰地圖等展品,並不時與(yu) 一同參觀的中方人員交流。一張張珍貴的曆史照片、一段段翔實的史料介紹,配合格林的深情講述,將觀眾(zhong) 的思緒帶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抗戰時期,芷江是軍(jun) 事重鎮,飛虎隊於(yu) 1943年6月進駐芷江機場,直到1945年9月離開。格林表示,芷江機場在1943年到1945年發揮了重要作用。美中兩(liang) 國的飛行員夜以繼日奮戰,為(wei) 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作出了貢獻。
飛虎隊代表團部分成員此前曾到訪芷江。這次,金坎農(nong) 又帶來3張老照片捐贈給紀念館,一張是她父親(qin) 的肖像照,兩(liang) 張是她父親(qin) 當年和中方人員的合影。“我以後會(hui) 帶更多照片到芷江來,讓更多人了解美中並肩戰鬥的曆史。”金坎農(nong) 說。
格林與(yu) 飛虎隊老兵曾於(yu) 2005年在紀念館旁的中美友誼林種下一棵柏樹。看著蒼翠挺拔的柏樹和當年在樹前的合影,芷江飛虎隊紀念館館長吳建宏對格林說:“希望中美友誼可以像這棵柏樹一樣長青。”
在湖南長沙博物館“銘記英雄——飛虎隊主題曆史圖片展巡展”現場,格林對每一張照片的故事如數家珍。“當時,中國軍(jun) 民在各地建造了多座機場。從(cong) 老照片中,我們(men) 可以看到有婦女帶著孩子,一起用石頭鋪設跑道。”格林介紹,展出的多組照片還原了當時的場景,“由於(yu) 沒有重型設備,他們(men) 隻能使用鐵鍬、鎬、手推車等工具,有時甚至需要徒手作業(ye) 。”
訪問湖南期間,飛虎隊代表團還前往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與(yu) 該校師生進行交流。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校長楊革非認為(wei) ,飛虎隊代表團的來訪以及雙方的交流互動,展現了英雄精神的傳(chuan) 承和中美深厚友誼的延續。
看到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學生展開“中美友誼長青 飛虎精神永在”的條幅時,飛虎隊代表團成員無不為(wei) 之動容。格林表示:“飛虎隊展現的美中合作精神意義(yi) 深遠。希望兩(liang) 國學生加強交流互動,增進彼此理解,為(wei) 推動美中關(guan) 係不斷向前發展作出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