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文化中國行丨當西藏“阿佳”遇到滬上工匠

發布時間: 2024-11-10 17:55:00 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從(cong) 西藏日喀則江孜縣到上海,再到時尚之都巴黎,格桑卓瑪之前不敢想象,自己不僅(jin) 有機會(hui) 走出高原學習(xi) 新技藝,還能帶著她和姐妹們(men) 製作的氆氌走向世界,與(yu) 世界頂級奢侈品同台競技。

  天氣漸冷,西藏日喀則江孜縣江熱鄉(xiang) 班覺倫(lun) 布村“阿佳格桑工坊”卻是熱火朝天的景象。“江孜工匠”格桑卓瑪與(yu) “上海工匠”、Sandriver沙涓品牌創始人郭秀玲正忙著進行技術指導。

  紡織機的沙沙聲中,一場跨越山海的交響曲和藏族氆氌上演的“變形記”,猶如織女麵前的絲(si) 線一樣徐徐拉扯出來,手藝與(yu) 傳(chuan) 承、匠心與(yu) 築夢、民族與(yu) 世界的故事繪成唯美圖案。

  古老技藝期盼新突破

  氆氌是藏族手工毛織品的統稱,有2000多年曆史,一般用來縫製藏袍、藏帽、藏靴、床毯等,是雪域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見,同時也是最有民族特色的紡織品。其中,以江孜縣所產(chan) 諧瑪氆氌為(wei) 上品,它以綿羊脖頸下的細軟羊毛為(wei) 原料,2009年江孜諧瑪氆氌編織技藝入選西藏自治區級非遺保護項目。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時尚產(chan) 業(ye) 的更新迭代,江孜諧瑪氆氌受到時代潮流衝(chong) 擊,麵臨(lin) 著傳(chuan) 統織機效率低、品種單一、成本居高、市場反響低迷、專(zhuan) 業(ye) 匠人少等困境,陷入發展危機。

  “阿佳(姐妹)們(men) 辛辛苦苦做工一天,收入隻有幾十元,這樣很容易後繼無人。”回憶起2023年以前的情景,班覺倫(lun) 布村第一個(ge) 開辦氆氌合作社的手工藝人格桑卓瑪感歎道。

  從(cong) 小在草原長大的郭秀玲,1991年畢業(ye) 後分配到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一家羊絨企業(ye) 當紡織女工,後來她受邀前往德國從(cong) 事羊絨技術研發,10年間取得多項個(ge) 人專(zhuan) 利。2002年,她回國滬上創業(ye) ,以“技術+文創”突圍,建立高端品牌。她的團隊重塑了內(nei) 蒙古製氈、王府刺繡等多項古老技藝。如今,她的公司已在12個(ge) 國家擁有多家門店,並成為(wei) 唯一入駐全球最古老奢侈品商場“樂(le) 蓬馬歇百貨公司”的中國品牌。

  2022年,郭秀玲第一次踏足西藏,在拉薩開設自己的品牌專(zhuan) 店,開始接觸到氆氌。巧的是,2023年3月,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幹部聯絡組江孜小組找到郭秀玲,希望引入她領銜的團隊和品牌,幫助江孜諧瑪氆氌實現迭代更新。郭秀玲欣然答應,成為(wei) “上海工匠”援藏第一人。

  因為(wei) 東(dong) 西協作的牽線搭橋,一段“山海情”就此開啟。兩(liang) 位工匠的相遇和碰撞,也讓格桑卓瑪的合作社迎來新機遇。

  “活性傳(chuan) 承”讓氆氌煥新

  2023年,郭秀玲和團隊數次深入海拔四五千米的西藏腹地,走遍角角落落,摸透鄉(xiang) 村作坊及氆氌產(chan) 品的現狀、難點、痛點。

  “走訪中,我看到很多被別人遺忘的氆氌的閃光點,也看出氆氌存在的問題。”在紡織行業(ye) 摸爬滾打30多年的郭秀玲發現,“阿佳”們(men) 都是經驗豐(feng) 富的匠人,但在編織工藝等方麵缺乏創新性、設計感,她們(men) 的“指尖技藝”沒法變成高附加值的“指尖經濟”。

  把脈問診後,郭秀玲和團隊開始實施一攬子主打“活性傳(chuan) 承”的氆氌複興(xing) 計劃。

  2023年4月,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江孜小組支持下,格桑卓瑪等50名江孜手藝人遠赴上海接受為(wei) 期一個(ge) 月的交流培訓,通過毛氈技藝、氆氌設計、設備操作、藝術鉤針等培訓提升獨立設計和實操能力。

  緊接著,2023年5月,江孜縣與(yu) 郭秀玲所在公司合作創立“前店後坊”專(zhuan) 精特產(chan) 銷模式,在村裏設立“阿佳格桑工坊”,探索“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發展模式。同時,郭秀玲牽頭在上海設立西藏氆氌研發中心,在日喀則設立上海工匠氆氌工作室,會(hui) 集全球優(you) 秀設計師幫氆氌點亮新生命。

  郭秀玲和團隊改革排經、腳踏、配色等工藝,研製出新型織機,讓千變萬(wan) 化的花色成為(wei) 可能。隨後,她們(men) 探索開發一係列融合民族特色與(yu) 當代時尚表達的產(chan) 品,在保留藏地傳(chuan) 統文化符號的情況下增加實用功能,添加時尚、流行元素,賦予氆氌以現代設計理念,實現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理念的創新與(yu) 融合。

  “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保持民族品牌的獨特性,同時做好傳(chuan) 統工藝的轉化、活化、創新和生命力的延續。”郭秀玲說。

  世界窗口展示“中國匠心”

  今年1月,西藏氆氌工藝首次在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亮相。格桑卓瑪首次走出國門,在這個(ge) 極具影響力的國際設計和家居裝飾展覽上,她展示了氆氌編織技藝,引來各國人士觀瞻,展位被圍得水泄不通。

  “去巴黎對我來說是一個(ge) 無比榮耀的事情。”那一刻,格桑卓瑪發現,雖然語言交流不暢,但當各民族傳(chuan) 統工藝的精華碰撞在一起時,大家有那麽(me) 多的共鳴。

  在郭秀玲和團隊的張羅下,氆氌的高光時刻一個(ge) 接一個(ge) ,“產(chan) 業(ye) 合作、技能培訓、就業(ye) 帶動、交流宣推”的援藏新路越走越寬闊。

  9月8日,班覺倫(lun) 布村,一場以“雪域·交響”為(wei) 主題的西藏氆氌發布秀上演,這是繼2023年首場“雪域·回響”氆氌大秀後氆氌複興(xing) 計劃的最新成果。

  本次秀場對高原之美和氆氌材質呈現藝術化表達,以青藏高原青灰色山脊線為(wei) 幕,S形秀道在廣袤的青稞穗海洋中勾勒出藝術個(ge) 性的全新舞台。空中彌漫著自然悠遠的青稞香,古老藏寨與(yu) 青稞大地相互映襯,30位“阿佳”現場展示梳毛撚線的繁複氆氌工藝,織機經緯碰撞之聲與(yu) 藝術家鋼琴獨奏構成別致的協奏曲。

  9月下旬,郭秀玲馬不停蹄奔赴紐約,在第79屆聯合國大會(hui) 期間的第一夫人午宴上舉(ju) 行大秀,展示江孜羊絨編織的氆氌並進行全球首發。如今,江孜諧瑪氆氌已進入LV集團旗下巴黎百貨,成為(wei) 展示“中國匠心”的一個(ge) 窗口。

  目前,郭秀玲和團隊已在雪域高原的村莊建立8個(ge) 氆氌工坊,幫助300多人實現家門口靈活就業(ye) ,其中“阿佳格桑工坊”年產(chan) 值達600多萬(wan) 元。“阿佳”們(men) 每製作一條圍巾可得到300多元手工費,而紋樣最複雜的氆氌加工費高達1200餘(yu) 元,一人2~3天能完成一條製品。去過上海的學員已有12人實現由工到匠的蛻變。

  “非常感動的瞬間,江孜格桑工坊新入職的高中生,手把手教沒有讀過書(shu) 的格桑卓瑪寫(xie) 自己的名字。”10月14日,郭秀玲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ge) 視頻。如今,“不喜歡遙控指揮”的她一年有大半時間在西藏。

  

(責編: 蘭周加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