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因鹽而興(xing) ,擁有著一個(ge) 自然瑰寶——七彩鹽湖。
這個(ge) 麵積約132平方公裏的湖泊,位於(yu) 運城盆地的盆底,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硫酸鈉型鹽湖。這裏年均降水量497mm,蒸發量卻高達2102mm,為(wei) 降水量的4.2倍,致使湖水不斷濃縮,含鹽量日漸增加,形成鹽湖。
運城有著4600年的食鹽開采史和70年的無機鹽開發史。其中,河東(dong) 鹽池成為(wei) 了古代中國北方重要的食鹽供應基地,為(wei) 中華民族的發祥作出了貢獻。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這3座都城,都位於(yu) 鹽湖150公裏以內(nei) ,曆史上有據可查的有5位帝王親(qin) 臨(lin) 巡視這裏,以便牢牢掌控這個(ge) 重要的國家財賦資源。
金光泛起漣漪,落日之下的鹽湖湖麵猶如一抹橙色的浪漫。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這座鹽湖以其獨特的色彩變化和豐(feng) 富的礦物質含量,被譽為(wei) “中國死海”,其含鹽量高於(yu) 普通海水,可使人漂浮於(yu) 水麵上。
鹽湖中杜氏鹽藻在不同的鹽度、光照、溫度等環境下,各個(ge) 鹽池呈現七彩顏色。從(cong) 高空俯瞰,猶如大自然無意間打翻的調色盤,色彩斑斕、絢麗(li) 奪目。
中條山下的運城“七彩鹽湖”。 運城市委網信辦 供圖
運城在這座鹽湖的湖心島上,建起旅遊度假酒店和康養(yang) 設施,吸引各地遊客來觀光、康養(yang) 。
為(wei) 了保護鹽湖生態和資源,目前已經停止了工業(ye) 采鹽生產(chan) 。近年來,運城做好“文化+旅遊+生態”融合發展的文章,通過舉(ju) 辦池鹽文化旅遊周、環湖自行車賽等活動,讓鹽湖成為(wei) 市民親(qin) 山親(qin) 水親(qin) 自然的好去處和外地遊客的“網紅”打卡地。
2024年國慶假期,據專(zhuan) 業(ye) 大數據平台統計,運城累計接待遊客517.53萬(wan) 人次,旅遊消費總收入達32.14億(yi) 元。
運城七彩鹽湖景區的帆船遊覽項目。運城市委網信辦 供圖
運城七彩鹽湖景區的熱氣球遊覽項目。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攝
乘坐運城七彩鹽湖熱氣球,從(cong) 高空俯瞰鹽湖。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鹽湖不僅(jin) 成為(wei) 運城的文化旅遊名片,還孕育出獨特的療愈體(ti) 驗項目。
依托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鹽湖出產(chan) 的河東(dong) 大鹽和黑泥,運城七彩鹽湖景區開發出以“鹽”為(wei) 主題的室內(nei) 康養(yang) 體(ti) 驗項目——鹽湖“五絕”,包括醫用溫泉、鹽水漂浮、鹽霧清肺、礦鹽理療和黑泥養(yang) 生,利用鹽湖的獨特資源,為(wei) 遊客提供一個(ge) 宜遊、宜養(yang) 、宜療的康養(yang) 度假勝地。
在這裏,遊客可以沉浸在富含礦物質的溫泉水中,享受水療帶來的身心放鬆;體(ti) 驗鹽水漂浮的奇妙,感受身體(ti) 在高密度鹽水中的輕盈;通過鹽霧清肺,療愈呼吸道;或是用礦鹽理療和黑泥養(yang) 生,滋養(yang) 皮膚,促進健康。
運城七彩鹽湖景區設有“聽濤閣”康養(yang) 城,集住宿、餐飲、高檔SPA養(yang) 生、多特色產(chan) 品展售廳等多個(ge) 體(ti) 驗項目。運城市委網信辦 供圖
運城鹽湖打造出了以鹽為(wei) 本的“五絕”康養(yang) 休閑體(ti) 驗之一——醫用溫泉水療。這裏的溫泉水源自鹽湖中心腹地2121米深處,為(wei) 氟、鍶型地熱礦泉水,醫用價(jia) 值高。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五絕”之一的醫用溫泉水療的戶外湯池。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運城鹽湖打造出了以鹽為(wei) 本的“五絕”康養(yang) 休閑體(ti) 驗之一——鹽水漂浮。這裏的鹽水取自鹽湖腹地,經過專(zhuan) 業(ye) 處理,含鹽量達30%,可輕鬆實現水上漂浮。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運城鹽湖打造出了以鹽為(wei) 本的“五絕”康養(yang) 休閑體(ti) 驗之一——鹽霧清肺,有殺菌、排毒的功效,能緩解霧霾、粉塵帶來的危害,對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緩解治療的作用。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一位遊客正在進行礦鹽理療,通過礦鹽覆蓋全身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 金向玉 攝
采自鹽湖中心腹地5米深處的黑泥,引得遊客來體(ti) 驗打卡。這裏的黑泥采自鹽湖中心5米深處,曆經數萬(wan) 年沉澱,質地細膩,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黃腐酸、β-胡蘿卜素,能夠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清潔皮膚、減緩皮膚老化,對骨關(guan) 節疼痛有很好療效。運城市委網信辦 供圖
隨著山西三個(ge) “一號旅遊公路”在2024年10月全線貫通,位於(yu) 黃河一號公路沿線的運城鹽湖以“療愈“賦能文旅發展,為(wei) 自己“帶鹽”,吸引著各地遊客來體(ti) 驗它的色彩與(yu) 神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