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萬千氣象看廣東:“百千萬工程”助汕尾“老區”煥“新顏”

發布時間: 2024-11-13 14:30:00 來源: 央廣網客戶端

  特色資源深挖潛,富民興(xing) 村成效顯。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點及麵,老區亦能煥新顏。11月1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廣東(dong) 省委網信辦組織的“萬(wan) 千氣象看廣東(dong) ·百千萬(wan) 工程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第二站來到粵東(dong) 濱海城市——汕尾,在蓮花山下、南海之濱,領略“百千萬(wan) 工程”如何落地開花,香飄美麗(li) 鄉(xiang) 村。

  “綠色生態”“藍色濱海”,是走訪過程中汕尾這座山海湖城給央廣網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正是在這一綠一藍之間,汕尾老區正不斷勃發奔湧新氣象、展現多彩新風貌,交出奮力推進“百千萬(wan) 工程”、構建城鄉(xiang) 區域協同發展大格局的“汕尾答卷”。

  綠色生態中 農(nong) 文旅融合迸發活力

  來到坐落於(yu) “粵東(dong) 第一高峰”蓮花山腳下的海城鎮蓮花村,央廣網記者便被滿眼的綠意所“治愈”。據了解,近年來,蓮花村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生態優(you) 勢,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富民大道”,推動生態氣候資源與(yu) 旅遊、康養(yang) 、民宿、文化等多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綻放“廣東(dong) 十大美麗(li) 鄉(xiang) 村”的無盡魅力。

  一片小茶葉,如何能發展成一個(ge) 大產(chan) 業(ye) ?對此,作為(wei) 蓮花山茶產(chan) 業(ye) 園核心鎮的海城鎮全力發揮“蓮花山茶”品牌效應,讓“綠葉子”真正成為(wei) 能讓百姓增收致富的“金葉子”。數據顯示,單單看蓮花村,現有茶園種植麵積就達5100畝(mu) ,年產(chan) 量71萬(wan) 斤,產(chan) 值超億(yi) 元。

  茶香四溢、滿眼綠意的海城鎮蓮花村(央廣網見習(xi) 記者 張順鵬 攝)

  在省級重點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海豐(feng) 縣蓮花茶業(ye) 有限公司的引領下,蓮花山茶葉產(chan) 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輻射帶動農(nong) 戶超1800戶,帶動種植麵積約2000多畝(mu) ,茶農(nong) 戶年均增加收入2萬(wan) 元左右。通過搭建電商銷售渠道,蓮花山茶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蓮花村農(nong) 旅產(chan) 業(ye) 也更旺起來。

  “乘著‘大灣區生態康養(yang) 休閑景觀示範帶’的建設契機,蓮花村‘農(nong) 文旅融合’不斷發展,年吸引遊客200萬(wan) 人次,有效帶動旅遊消費收入。我們(men) 將立足打造‘百千萬(wan) 工程’典型村的契機,將‘人氣’轉化為(wei) ‘財氣’,讓蓮花香氣變得更足,茶葉韻味變得更濃。”海城鎮蓮花村副書(shu) 記王思賢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對蓮花村能在“百千萬(wan) 工程”中持續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充滿信心。

  藍色濱海旁 文創新業(ye) 態蓬勃發展

  不管風向何方,總有風平浪靜之處。在位於(yu) 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的遮浪半島,央廣網記者看到,陽光、藍天、白雲(yun) 相得益彰,帆影、翔鷗、彩霞交相輝映,這當之無愧的“粵東(dong) 黃金海岸”,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遊覽,持續激活“粵東(dong) 麒麟角”濱海旅遊目的地“熱”效應。

  “我們(men) 以‘百千萬(wan) 工程’集成式改革為(wei) 抓手,利用臨(lin) 海這一資源稟賦,創新推出‘浮日揚帆’計劃,持續推行‘強村公司+資源整合’模式。通過‘打造一個(ge) 點,引進一批人,帶動一條街,興(xing) 旺一個(ge) 鎮’,打造遮浪‘咖啡一條街’,喚醒‘美麗(li) 資源’、發展‘美麗(li) 經濟’,推動鄉(xiang) 村‘美麗(li) 經濟’實現新躍升。”紅海灣經濟開發區自然資源和建設局副局長劉錦亮向央廣網記者介紹道,如今,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的知名度已經打響,吸引的不僅(jin) 僅(jin) 是來自珠三角等周邊城市的旅客,更有許多省外旅客慕名而來。同時,也吸引了一批當地青年人才返鄉(xiang) 創業(ye) ,成長為(wei) 有新擔當、新作為(wei) 的“鄉(xiang) 村CEO”。

  央廣網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紅海灣經濟開發區接待遊客超306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5%;帶動旅遊總收入超19億(yi) 元,同比增長22%;接待過夜遊客約16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86%。“咖啡一條街”營業(ye) 額達到1100萬(wan) 元,比去年同期翻一番,新增就業(ye) 崗位100多個(ge) ,吸引人口回流3000多人,帶動附近紅坎、水龜寮等4個(ge) 村集體(ti) 收入增長30%。

  紅海灣開發區遮浪街道水龜寮村海濱街建築外立麵的“夢境鯨山”畫作(央廣網見習(xi) 記者 張順鵬 攝)

  劉德江是紅海灣經濟開發區水龜寮村“鄉(xiang) 村CEO”的代表性人物。自2021年返鄉(xiang) 創業(ye) 以來,劉德江以“咖啡+文旅”的新模式,創辦了“浮日隱地”“古堡咖啡”等網紅咖啡店,有效帶動當地文旅消費和村集體(ti) 收入實現增長,為(wei) 家鄉(xiang) 推進“百千萬(wan) 工程”貢獻青年力量。“好山好水好無聊不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景色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人氣旺才是。”劉德江說。

  一綠一藍,是汕尾縱深推進“百千萬(wan) 工程”的底色。但為(wei) 擘畫“百千萬(wan) 工程”的靚麗(li) 實景圖,汕尾並未僅(jin) 僅(jin) 局宥於(yu) 這抹“綠”與(yu) “藍”。

  廣東(dong) 可塘珠寶交易市場(央廣網見習(xi) 記者 張順鵬 攝)

  世界彩寶,可塘製造。在有著“中國彩色寶石之都”名號的可塘鎮,央廣網記者了解到,該鎮每年彩色寶石加工總量達5萬(wan) 多噸,產(chan) 值超50億(yi) 元,產(chan) 品遠銷歐美、東(dong) 南亞(ya) 、韓國等地區,水晶類產(chan) 品占全球加工總量70%以上。去年,可塘鎮入選“百千萬(wan) 工程”首批典型鎮,產(chan) 業(ye) 集聚、城鄉(xiang) 融合的新風,正在這裏勁吹。

  “珠寶是我們(men) 鎮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也是我們(men) 富民強鎮的支柱產(chan) 業(ye) 。可塘鎮有5萬(wan) 多的人口,其中3萬(wan) 多人是從(cong) 事珠寶行業(ye) 。目前我們(men) 的技術工藝,以及產(chan) 業(ye) 鏈都是非常完整的。”可塘鎮副鎮長蔡琳琳向央廣網記者介紹道:“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搭乘‘百千萬(wan) 工程’的快車,加速可塘四大產(chan) 業(ye) 園建設,積極引導企業(ye) 到集聚區內(nei) 實現規範化經營,推動珠寶企業(ye) 及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鎮域經濟提質增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係: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wei) 我們(men) 將追究責任。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