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從(cong) 重慶團結村站開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wan) 列,發送貨物超1100萬(wan) 標箱、貨值超4200億(yi) 美元。開通十餘(yu) 年來,這趟往返於(yu) 中國與(yu) 歐洲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國際聯運列車,以“10萬(wan) +”紀錄將古時“通商路”拓展為(wei) 現代“經濟帶”,為(wei) 沿途各地民眾(zhong) 帶來富民興(xing) 業(ye) 的雙贏實惠。
2024年11月15日10時20分,中歐班列第10萬(wan) 班列車從(cong) 重慶發出
中歐班列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亞(ya) 歐貿易運輸格局。相比於(yu) 海運和空運,中歐班列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征,及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you) 勢,成為(wei) 亞(ya) 歐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來自國鐵集團的數據顯示,在國內(nei) ,鐵路部門已鋪劃時速120公裏圖定中歐班列運行線93條,聯通125個(ge) 城市;在國外,可通達25個(ge) 歐洲國家的227個(ge) 城市以及11個(ge) 亞(ya) 洲國家的100餘(yu) 個(ge) 城市。
2014年11月18日,首趟“義(yi) 新歐”班列(義(yi) 烏(wu) —馬德裏)開通,一路向西,橫跨亞(ya) 洲東(dong) 部至歐洲西部,全程13052公裏。半年後的2015年5月18日,“義(yi) 新歐”班列(馬德裏—義(yi) 烏(wu) )“紅酒專(zhuan) 列”自馬德裏首發東(dong) 進,由此拉開兩(liang) 地常態化雙向開行的曆史進程。目前,中歐班列已實現每周“去7回6”,雙向開行基本均衡。
中歐班列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十萬(wan) 趟的“鋼鐵駝隊”拓寬並夯實了新時代的“新絲(si) 綢之路”,將原先單一的“商貿路”變成產(chan) 業(ye) 和人口集聚的“經濟帶”,為(wei) 數萬(wan) 家中外企業(ye) 帶來商機,為(wei) 沿線數億(yi) 民眾(zhong) 送上實惠。以班列西行途經的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為(wei) 例,這個(ge) 曾經隻有15平方公裏的“風口之城”,如今聚集了商業(ye) 金融、倉(cang) 儲(chu) 交運、文化娛樂(le) 、餐飲住宿、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一座以發展進出口貿易、加工業(ye) 和中轉貨物為(wei) 主的現代化口岸新城拔地而起。同樣,在德國杜伊斯堡港,中歐班列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ye) 落戶,創造出2萬(wan) 多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的愛菊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加工園區與(yu) 中歐班列形成聯動,帶動當地小麥、食用油、牛羊肉、蜂蜜等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規模不斷擴大。
載滿叉車、發電機的中歐班列經位於(yu) 新疆的霍爾果斯口岸出境
越跑越遠的中歐班列不僅(jin) “越跑越快”,也“越跑越好”。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開行萬(wan) 列所需時間已由開行之初的90個(ge) 月縮短為(wei) 現在的6個(ge) 月;中歐班列在2022年1月底累計開行突破5萬(wan) 列,不到三年時間,這一數量已翻番達到“10萬(wan) +”。從(cong) 載運貨物來看,中歐班列貨物品類已增至53大類5萬(wan) 餘(yu) 種,中國的空調壓縮機、升降機、水泵、叉車、光伏設備、電動汽車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占比在逐年提升。譬如,通過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口的班列貨品中,汽車、機械、手機、電腦等高附加值商品占比達到四成以上。返程回國的貨物品類也從(cong) 早期的木材、汽車零配件等,逐步擴展到機電產(chan) 品、醫療器械、機械設備、食品紅酒等。
2000多年前,張騫以鑿空西域之功溝通了繁華與(yu) 文明;如今,風馳電掣的中歐班列正在創造跨越山海的奇跡。班列開行數量已達“10萬(wan) +”,我們(men) 更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要義(y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以更高質量組織好中歐班列的運營服務,讓它為(wei) 擴大中外經貿合作賦能,“跑出”更為(wei) 廣闊的合作機遇與(yu) 市場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的最新成果成為(wei) 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增進各國人民福祉的“繁榮幸福之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