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大範圍內(nei) 的集中供暖陸續啟動。如何在滿足居民取暖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守護藍天白雲(yun) 、保障清潔過冬,成為(wei) 關(guan) 注焦點。在華北平原,一些地市通過開發地下熱能,為(wei) 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
河北:開發地下熱能 實現清潔取暖
本月15日起,河北各地陸續進入采暖季,記者近日就在河北邯鄲進行了探訪。
這裏是邯鄲市館陶縣的南城公園,人們(men) 可能不會(hui) 想到,一個(ge) 普普通通的景觀湖,竟然是館陶縣12個(ge) 小區2萬(wan) 多人冬季取暖的熱源所在。
水和熱,貌似風馬牛不相及,而在這看似平靜的湖麵下,一共埋設了大約120萬(wan) 米的管線。這些管線可以把大量的太陽光熱量,儲(chu) 存到湖底的儲(chu) 熱體(ti) 中,作為(wei) 冬季取暖的熱源。
經過測算,這片大約35畝(mu) 的景觀湖水麵,一個(ge) 夏天儲(chu) 存的熱量,完全可以滿足一個(ge) 取暖季100萬(wan) 平方米的供熱麵積。館陶縣還集中建設供熱站和儲(chu) 熱罐,通過高溫熱泵機組製取出60攝氏度以上熱水,在城區建起長達8.3千米的集中供熱網。
據了解,館陶縣利用環城水係資源,通過跨季節儲(chu) 熱,每年可減少標準煤1.47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ti) 排放近4萬(wan) 噸。
河北省正嚐試讓更多燃氣鍋爐“退居二線”,取而代之,地熱、電能、生物質能等新型熱源成了主流。在2024至2025年采暖季,河北全省城市集中供熱和清潔供暖率已達到99.8%,供熱保障已逐漸走向綠色低碳。
呼和浩特中心城區實現清潔熱源全覆蓋
比起河北大部分地區,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的采暖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ge) 月。呼和浩特市今年已全部停用燃煤鍋爐,通過建設熱電聯產(chan) 替代等重點項目,使中心城區的清潔取暖率達到了100%。
為(wei) 徹底解決(jue) 部分區域熱源不足問題,這幾天,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正在對4台加壓泵進行工藝管道的焊接安裝和配套管網的最後調試,將大唐托克托長輸供熱熱源引進這片供熱區域後,可以和原有熱源形成互補,保障管網供應穩定。
大唐托克托長輸供熱項目,以大唐托克托電廠為(wei) 熱源,沿途向托克托縣城、和林格爾新區以及呼和浩特中心城區供熱,主管道輸送長度約105公裏、管徑1.6米,是國內(nei) 輸熱距離最長、單體(ti) 供熱管徑最大的供熱工程。這個(ge) 項目全部完工後,可以滿足呼和浩特城區近四分之一的清潔取暖需求。
為(wei) 了讓居民享受更加穩定、更加綠色的熱源,呼和浩特市今年將剩下的31台燃煤鍋爐,全部用熱電聯產(chan) 項目替代,新增3800萬(wan) 平方米清潔供熱能力,每年因此減少燃煤消耗23萬(wan) 噸,形成了供熱“一張網”、多熱源互補的清潔熱源高效體(ti) 係。
山東(dong) 乳山:主城區全部采用核能供暖
隨著氣溫下降,山東(dong) 威海的乳山市11月20日也進入了供暖期。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實現跨區域核能供暖的城市,乳山市引入核能“餘(yu) 熱”,實現了零碳供暖。
今年,乳山市加大技術改造,建起核能供暖智慧化平台,通過平衡控製、負荷預測、報警診斷、水熱計算等14項功能自動運行,真正改變去年水壓不穩定,群眾(zhong) 家中取暖溫度不均勻等問題。
今年,乳山市新建改造143個(ge) 小區換熱站,將核能供暖麵積增加到640萬(wan) 平方米,基本覆蓋乳山市主城區。
核能供暖,隻有熱能傳(chuan) 遞,不存在直接介質接觸,因此完全確保安全。
乳山市的核能供暖,始於(yu) 2023年,全部來自於(yu) 37公裏以外的海陽核電站。海陽核電站通過技術攻關(guan) ,在核電機組完成發電任務後,抽取其中的蒸汽作為(wei) 熱源,通過多級換熱,最後將這些熱源輸送到了乳山市。
海陽核電站到乳山市的這條供熱管道,是我國目前距離最長、標準最高的核能供暖管道。通過它,乳山市實現了對傳(chuan) 統燃煤鍋爐的替代,年節約標煤11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65噸,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減排分別達到了130噸和453噸。
西藏:清潔能源供暖 讓“世界屋脊”更潔淨
作為(wei) 高海拔地區,西藏早在十月份就進入了采暖季。當地利用豐(feng) 富的清潔能源資源,推進清潔供暖項目建設,既讓雪域高原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又讓“世界屋脊”更潔淨。
這幾天,海拔4500米的西藏那曲市最低氣溫“跌破”零下10攝氏度。而隨著一些光伏發電、儲(chu) 能、供暖項目的建成,那曲市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居民的家裏卻都是暖意融融。
過去,那曲市農(nong) 牧民主要依靠燒牛糞、煤炭取暖。尤其是煤炭燃燒時室內(nei) 煙霧繚繞,還會(hui) 產(chan) 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ti) ,危害人體(ti) 健康。
2023年以來,在國家援藏項目支持下,那曲市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實施了“零碳”光伏供暖試點項目。40戶牧民的住宅屋頂全都架設了光伏板,每家每戶安裝了電暖氣片,當地牧民一下子邁入清潔、高效的供暖生活。
在羌塘草原深處的那曲市申紮縣,采用“槽式太陽能集熱+相變儲(chu) 熱+電鍋爐輔助”相結合的方式,約18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板,把供暖管道內(nei) 的水加熱升溫,能為(wei) 縣城居民提供24小時不間斷供暖。
今年,西藏在阿裏地區措勤縣、拉薩市林周縣等7個(ge) 試點縣(區)啟動清潔能源集中供暖特許經營試點,總投資達37.75億(yi) 元。目前,7個(ge) 試點縣(區)正按計劃穩步推進,今年西藏共有近20萬(wan) 群眾(zhong) 住上清潔環保的“暖房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