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刺繡是鄂東(dong) 南大冶、陽新等地流傳(chuan) 千年的傳(chuan) 統民間技藝,也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劉小紅是大冶刺繡代表性傳(chuan) 承人,12歲起就跟著奶奶學刺繡,她獨創出數種針法,使得作品更加立體(ti) 、逼真、生動,並將古典與(yu) 現代、中式與(yu) 西式融會(hui) 貫通,把大冶刺繡推向新的藝術高度。她的繡品《星雲(yun) 之夢》曾隨神舟十一號遨遊太空,這是中國首次將非遺刺繡作品鑲在太空艙,在太空中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非遺文化。
本期《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之《走讀長江文化》,我們(men) 一起認識大冶刺繡,看如何用千山萬(wan) “線”,繡出指間江河。
記者:尹 晨
編輯:朱哲鋆
編審:柳 芳
責任編輯 徐珊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