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發布時間: 2024-11-24 14:59:00 來源: 經濟日報

  安徽省銅陵潔雅生物科技公司今年通過“三公裏就業(ye) 圈”,招募到了20多名當地員工。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王婷認為(wei) ,群眾(zhong) 就近工作,流動性小,有助於(yu) 企業(ye) 平穩發展。27歲的錢曉煒是入職該公司的員工之一,談起新工作,他笑容燦爛:“回到家鄉(xiang) 工作,生活節奏變慢,幸福指數提高。”

  建設“三公裏就業(ye) 圈”是安徽省推進家門口就業(ye) 的重要舉(ju) 措,也是政府部門、社區、企業(ye) 深度參與(yu) 的促就業(ye) 品牌活動。難得的是,這項工作讓參與(yu) 各方都感到較為(wei) 滿意。

  實現家門口就業(ye) ,關(guan) 鍵是要讓求職者和招聘者需求匹配。為(wei) 此,應針對性地增加優(you) 質崗位,提升勞動者技能。安徽省的做法是,統籌推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和人才就業(ye) 創業(ye) ,讓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安徽多地著力引入鏈主型企業(ye) ,在帶動上下遊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的同時,有效拓展就業(ye) 增長新空間。

  來到皖南小城池州市,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正加速崛起。在安徽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記者看到,場地內(nei) 擺放著待組裝的“智神星一號”火箭。動力製造部部長邢柏強介紹,公司主要聚焦“智神星一號”液體(ti) 火箭的研發生產(chan) ,明年上半年有望實現首發。

  “池州商業(ye) 航天將迎來飛速發展。”池州皖江江南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中區招商五局局長賀一楠介紹,目前,池州已簽約落戶商業(ye) 航天項目4個(ge) ,總投資111.2億(yi) 元,正在對接的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超過20家,將為(wei) 當地提供大批高質量就業(ye) 崗位。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安徽省的閃亮名片。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綜合處楊大偉(wei) 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達110.8萬(wan) 輛、增長82.6%。合肥市目前聚集了比亞(ya) 迪、蔚來、江淮等多家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帶動產(chan) 業(ye) 生態圈快速完善。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讓合肥匯聚從(cong) 業(ye) 人員超15萬(wan) 人,其中有4萬(wan) 是研發人員。

  產(chan) 教融合是安徽多地實現產(chan) 業(ye) 鏈與(yu) 人才鏈精準匹配的“關(guan) 鍵一招”。

  池州市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集聚了安芯電子、華宇等100多家規上企業(ye) 。池州市人社局局長林芳介紹,為(wei) 發揮產(chan) 業(ye) 優(you) 勢,今年池州市組建了半導體(ti) 產(chan) 教融合聯合體(ti) ,努力實現人才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安徽安芯電子科技公司董事長汪良恩是池州職業(ye) 技術學院的特聘教授,他認為(wei) 通過產(chan) 教融合,企業(ye) 和畢業(ye) 生能夠互相充分了解、精準對接。目前,安芯電子已經吸納100多名當地畢業(ye) 生就業(ye) 。

  記者在安徽宿州青網科技園采訪時,一場跨境電商創業(ye) 公益培訓正在進行。授課老師介紹開網店所需的初始投資,台下是認真聆聽的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宿州市積極營造優(you) 質創業(ye) 環境,提供創業(ye) 指導、職業(ye) 規劃、技能培訓等一站式就業(ye) 創業(ye) 服務。截至9月底,宿州已支持高校畢業(ye) 生、返鄉(xiang) 人員、退役軍(jun) 人等9483人創業(ye) ,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82.37%。

  立足資源優(you) 勢,安徽下大力氣推動特色富民產(chan) 業(ye) 邁向全鏈條、國際化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和增收致富。

  一大早,“中華藥都”亳州市的中藥材專(zhuan) 業(ye) 市場裏人聲鼎沸,商販穿梭於(yu) 各個(ge) 攤位,挑貨、議價(jia) 。亳州市中藥材專(zhuan) 業(ye) 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年交易額占全國同類市場交易總額近三分之一。

  亳州市大力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chan) 業(ye) 化、國際化,努力實現從(cong) 前店後坊到“鏈”接世界的躍遷。去年以來,亳州中藥材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ye) 為(wei) 91家,業(ye) 務覆蓋88個(ge) 國家和地區。去年,亳州市現代中醫藥產(chan) 業(ye) 規模1852.5億(yi) 元,累計帶動一二三產(chan) 就業(ye) 135萬(wan) 人。

  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市出產(chan) 的名茶享譽中外。黃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朱洪平介紹,近年來,當地積極發展茶葉精深加工,構建了從(cong) 茶產(chan) 品研發到生產(chan) 製造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開發出速溶茶、茶日化、康養(yang) 茶等新品,相關(guan) 企業(ye) 產(chan) 值累計達6億(yi) 元。黃山市還積極培育茶旅精品線路、茶旅主題景區等業(ye) 態。

  黃山市現有茶園麵積80萬(wan) 畝(mu) ,茶農(nong) 4萬(wan) 多名。“調研發現,很多新生代農(nong) 民希望掌握線上銷售技能。”黃山市人才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姚劍平介紹,為(wei) 此,近年來,全市各級共舉(ju) 辦短視頻直播、微短劇特訓營13期,助力農(nong) 民從(cong) “靠天吃飯”變為(wei) “靠技生錢”。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新增技能人才46.87萬(wan) 人。去年,累計建成院士工作站330餘(yu) 家。曾經的勞務大省安徽正把人口紅利加速轉化為(wei) 人才紅利,展現出宜業(ye) 又宜居的吸引力。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