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四川天府新區高質量發展觀察

發布時間: 2024-11-25 09:47:00 來源: 新華社

  彩林斑斕、芙蓉花開,興(xing) 隆湖畔擁紅疊翠。從(cong) 空中俯瞰,占地1578平方公裏的天府新區由成都、眉山兩(liang) 大片區組成,形似一匹駿馬,從(cong) 成都平原東(dong) 南腹地昂首騰躍向前飛馳。150餘(yu) 個(ge) 大小公園如明珠般璀璨躍動,540公裏的綠道似綢帶嵌入繁華都市,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天府新區著力打造公園城市“樣板”。

  公園城市,不止於(yu) 公園。10年間地區生產(chan) 總值跨越3個(ge) 千億(yi) 級台階,以四川省0.3%的麵積創造全省7.7%的經濟總量,35個(ge) 國家級平台齊聚,陸上絲(si) 綢之路暢行東(dong) 盟、中亞(ya) ……作為(wei) 我國第11個(ge) 國家級新區,自2014年獲批設立以來,天府新區逐步匯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

  創新策源:攻“尖”攀“新”動能澎湃

  從(cong) 龍泉山蜿蜒而來的鹿溪河,壅水形成水域麵積達4500畝(mu) 的興(xing) 隆湖,水天一色、碧波瀲灩。如今,興(xing) 隆湖畔周邊100平方公裏,已是成都含“科”量最高的區域。


天府新區興(xing) 隆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院長王嘉圖是第一批“拓荒牛”。與(yu) 新區10年共成長,如今的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已經拉起一支5000餘(yu) 人的人才隊伍,建成占地3700畝(mu) 的一流科技園區。

  “這裏不僅(jin) 擁有公園城市的環境,還和眾(zhong) 多科研機構比鄰而居,現在我們(men) 隻有一個(ge) 念頭:全力以赴幹工作,一心一意搞科研。”王嘉圖說。

  大院所蓬勃生長的背後,是天府新區“從(cong) 0到1”發力核心技術攻關(guan) 的縮影。隨著成渝(興(xing) 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成都)科學城等國家重大部署的落地,戰略科技力量在此加快集聚。


興(xing) 隆湖畔的天府永興(xing) 實驗室(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坤 攝

  勇攀科技高峰,“硬核”科幻逐步照進現實。高約三層樓、全身布滿零件,看起來像一個(ge) 巨大的“甜甜圈”……位於(yu) 天府新區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近年來頻頻“出圈”。2023年8月,“中國環流三號”首次實現100萬(wan) 安培等離子體(ti) 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可控核聚變大科學裝置,再次刷新中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

  從(cong) “書(shu) 架”到“貨架”,從(cong) 實驗室進入生產(chan) 線,多維度的產(chan) 學研合作持續深化,也為(wei) 科技成果轉化按下加速鍵。

  目前,天府新區校院地合作項目已開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guan) 399項、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31項、推出創新產(chan) 品63件,孵化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超110家。

  作為(wei) 西北工業(ye) 大學先進動力研究院在地孵化的首家公司,飛秒創芯(成都)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feng) 乙芮說,得益於(yu) 科研團隊對飛秒技術的前期積累,公司近期將落地中試產(chan) 線,拓展更多產(chan) 品應用場景。

  暢通科技成果轉化之路,天府新區已謀劃布局中試熟化平台20個(ge) ,培育高新技術企業(ye) 1200餘(yu) 家。轉化生態加快構建,越來越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內(nei) 暢外聯:開放格局立體(ti) 成勢

  昔有孔雀東(dong) 南飛,今朝築巢引鳳來。

  西鄰興(xing) 隆湖,東(dong) 靠龍泉山,高鐵天府站主體(ti) 俯瞰如振翅欲飛的鳳凰。天府站以“築巢引鳳”為(wei) 設計理念,2025年建成投用後,將進一步打通出川大通道,為(wei) 西部發展注入新活力。

  新通道不斷拓寬,西部貨物加速“出海”。走進位於(yu) 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成都澳雲(yun) 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忙著揀貨、打包、發貨……來自全球的物流包裹有序進出倉(cang) 。作為(wei) 首批入駐的企業(ye) 之一,成都澳雲(yun) 在短短幾年之內(nei) ,累計跨境貿易交易總額已超過10億(yi) 元。

  “高峰期訂單量平均每天能達到1萬(wan) 單左右。”成都澳雲(yun) 物流總監王亞(ya) 軍(jun) 說,“公司發展這麽(me) 快,與(yu) 天府新區國際新通道建設不斷加快、開放紐帶作用不斷增強密不可分。”

  開放平台日益豐(feng) 富,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興(xing) 隆湖畔東(dong) 岸,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的展廳裏,一張世界地圖標注出通向全球的技術轉移通道。該中心項目總監歐陽雙說:“從(cong) 沒想過,2年時間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就能鏈接5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資源,與(yu) 全球200多家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ye) 建立合作關(guan) 係。”

  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厚植開放堅實土壤。天府新區已建成全國首個(ge) 省級層麵主導建設的中央法務區,吸引近400家涉法服務機構入駐。“推動成都國際商事法庭落地,落戶‘一帶一路’商事調解中心等特色法律服務項目10餘(yu) 個(ge) ,天府新區著力打造西部法律服務高地。”天府中央法務區工作處處長李玲說。

  城園相融:公園城市為(wei) 人民

  近年來,天府新區持續以新發展理念之“魂”,塑公園城市之“形”,堅持人民至上、成果共享,不斷增進公園城市的民生福祉。

  高規格舉(ju) 辦四屆公園城市論壇,首設公園城市建設局、公園城市研究院,製定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係統,發布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ti) 係,開展公園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公園城市從(cong) 試點探索,逐步向標準化、體(ti) 係化、係統化、規範化轉變。

  在這裏,“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特質愈加鮮明。薑瑩是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局的一名規劃師,見證了這裏10餘(yu) 年的發展,她不禁感慨:“公園城市,人人受益。”


興(xing) 隆湖畔的湖畔書(shu) 店,人們(men) 透過書(shu) 店內(nei) 的玻璃幕牆,可以看到湖底的景象。新華社記者董小紅 攝

  扔飛盤、劃皮劃艇、露營……每到周末、節假日,興(xing) 隆湖畔人頭攢動、遊人如織。豐(feng) 富多元的玩法讓這裏成為(wei) 熱門打卡點。

  聚焦構建高品質公共服務體(ti) 係,10餘(yu) 年新開辦學校100餘(yu) 個(ge) ,新增學位10.6萬(wan) 個(ge) ;規劃布局118個(ge) “15分鍾生活圈”,一批家門口醫院投用……高品質宜居宜業(ye) ,成為(wei) 天府新區的代名詞。

  隨著城市格局優(you) 化提升,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ti) 係也在加快塑造。

  麓湖公園社區地處天府新區核心區,麵積達9.34平方公裏,規劃人口15萬(wan) ,是一個(ge) 園區、住區、景區“三區”融合的開放社區。近年來,該社區通過搭建誌願服務積分兌(dui) 換平台,引導100多家社區商家加入,支持誌願服務積分兌(dui) 換商品,撬動起居民、社區商家共同參與(yu) 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參與(yu) 社區誌願活動,不僅(jin) 能認識朋友,還有‘小獎勵’,快樂(le) 又充實。”社區居民鄧陵說。


麓湖公園社區工作人員在介紹誌願者積分數字平台。新華社記者董小紅 攝

  “我們(men) 將在服務保障民生上下足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讓市井煙火有味又有序,努力建設人民至上、成果共享的公園城市先行區。”四川天府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說。(記者董小紅、李力可)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