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金觀平: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發布時間: 2024-11-26 08:42:00 來源: 經濟日報

  11月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hui) 在北京開幕。相較於(yu) 首屆,本屆鏈博會(hui) 有600餘(yu) 家中外企業(ye) 參展,同比增長約20%;參展國別近70個(ge) ,境外參展商占比從(cong) 首屆的26%上升至32%;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企業(ye) 分別增加42%、46%和70%。本屆鏈博會(hui) 呈現出國際化水平更高、專(zhuan) 業(ye) 化程度更強、綠色化標準更嚴(yan) 三大亮點,必將有力促進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包容性發展。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近年來,我國擴大市場準入,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持續促進合作暢通,完善國際合作機製,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麵取消製造業(ye) 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實施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一係列擴大開放的有力舉(ju) 措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前10個(ge) 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2%,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ye) 同比增長11.8%。事實證明,中國倡導並深刻踐行的開放合作順應了全球各國的發展心聲,得到國際社會(hui) 越來越多的認可。

  開放的中國是全球發展繁榮的重要引擎。中國的開放拓展了全球消費市場空間,增強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韌性,保障了資本、人才、技術、數據等生產(chan) 要素的流動。中國企業(ye) “走出去”拓展海外發展空間,積極參與(yu) 國際分工與(yu) 合作,不斷提升中國品牌的世界影響力,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必不可少的支撐力量。在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yi) 思潮下,這一切尤顯珍貴。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迅猛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如何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補鏈、擴鏈、強鏈,如何高效打造與(yu) 產(chan) 業(ye) 鏈深度契合的“創新鏈”,不但關(guan) 乎經濟安全,更關(guan) 乎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wei) 擺在各國麵前的必答題。必須依靠開放帶來的競爭(zheng) 與(yu) 合作,促使創新力更強、附加值更高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斷形成。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產(chan) 品。鏈博會(hui) 是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全球經貿盛會(hui) ,成為(wei) 各方加強溝通、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橋梁紐帶。鏈博會(hui) 牢牢抓住“鏈”這個(ge) 關(guan) 鍵字,重在展鏈條、展生態、展場景,承擔起促進上中下遊銜接、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產(chan) 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ye) 互動的功能,給各國企業(ye) 提供了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xi) 交流的平台。展商之間不是“掰手腕”搶客戶而是“手拉手”找夥(huo) 伴,進而實現供應鏈上中下遊企業(ye) 的長期合作和共贏發展,讓供應鏈成為(wei) 國際合作的“共贏鏈”。這些經驗彌足珍貴,需要長期堅持並在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發展。

  鏈博會(hui) 已經成為(wei) 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新載體(ti) 。要推動其與(yu) 一係列有力政策同頻共振,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為(wei) 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和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提供確定性、新動力、大機遇。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金觀平:經濟向好有支撐有底氣

    繼9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邊際改善後,10月份經濟數據釋放出更多積極信號。從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現的多個“首次”中,可以更清晰感受到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  [詳細]
  • 金觀平:把農民工培養成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近日印發,對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出戰略性、全局性決策部署。在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方麵重點提到,要“把農民工培養成高素質現代產業工人”。 [詳細]
  • 金觀平: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湖北考察時強調,要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為此,要牢固樹立品牌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下大力氣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加快建設品牌強國。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