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為(wei) 貴”調解室在孔子故裏山東(dong) 曲阜,可謂是家喻戶曉。有矛盾就去“和為(wei) 貴”調解室拉拉呱、評評理逐漸成為(wei) 居民們(men) 的共識,形成了“以禮讓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品牌。
“何以中國·弦歌不輟”網絡主題活動現場,山東(dong) 省濟寧曲阜市錢家村巾幗胡同長艾新新等講述《和為(wei) 貴》。人民視頻供圖。
不久前,山東(dong) 省曲阜市尼山鎮的兩(liang) 位村民在工地幹活時,一方不小心碰落石塊砸到另一方,兩(liang) 人因此產(chan) 生矛盾。網格員史超群在走訪時,看見兩(liang) 人爭(zheng) 吵得麵紅耳赤,便開始了調解。
“都是老工友了,有矛盾好好商量,別傷(shang) 了和氣。”在“和為(wei) 貴”調解室,史超群和調解員正在一邊分析、一邊勸和。經過一上午的努力,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冰釋前嫌。
在山東(dong) 省曲阜市息陬鎮東(dong) 終吉村,本是鄰居的兩(liang) 位老人,因兩(liang) 家房屋之間公共空間的雜物堆放問題,引發爭(zheng) 執。
同樣在“和為(wei) 貴”調解室,經過網格員張誌華的耐心勸解,雙方同意清理公共空間,共同維護村內(nei) 環境整潔,兩(liang) 位老人握手言和。
小到鄰裏糾紛、夫妻拌嘴,大到購房糾紛、工資糾紛,這裏都能調解。網格員在走訪時延伸排查矛盾糾紛的觸角,宣傳(chuan) “以和為(wei) 貴”的理念,幫助群眾(zhong) 在家門口解決(jue) 糾紛,讓“和”字更好走進群眾(zhong) 心中。
“咱們(men) 去‘和為(wei) 貴’慢慢聊。”成為(wei) 大家的口頭禪。
今年以來,曲阜市共化解矛盾糾紛21350件,化解成功率達94.63%以上。遍布城鄉(xiang) 的483家“和為(wei) 貴”調解室,汲取傳(chuan) 統文化思想,把調解工作做在矛盾糾紛激化之前,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能調則不訴”。
然而,這兒(er) 的網格員還不止會(hui) 調解。在小雪街道如意社區的“幸福食堂”內(nei) ,網格員喬(qiao) 瑞一邊包餃子,一邊和居民張奶奶聊天。
“平時兒(er) 女不在家,都是這些孩子們(men) 幫我們(men) 跑前跑後。”說起社區的網格員,張奶奶逢人就誇。像這樣讓居民喜聞樂(le) 見的網格誌願服務活動,今年以來曲阜市開展了405次。
“大爺,您先在這裏填寫(xie) 一下來訪登記台賬,我們(men) 會(hui) 根據您的來訪內(nei) 容帶您去指定業(ye) 務窗口辦理業(ye) 務。”在配套建有“代表委員工作室”“家事糾紛調解室”“市場糾紛調解室”“知心小屋”的曲阜“和為(wei) 貴”社會(hui) 治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為(wei) 來訪者指引辦理業(ye) 務流程。
據介紹,曲阜市政法、人社、自然資源、住建等16個(ge) 部門單位進駐於(yu) 此並開設接訪窗口,實現各部門職能集中整合,群眾(zhong) 訴求“一站式”受理。
此外,還依托12345政務熱線整合各類部門資源,群眾(zhong) 打個(ge) 電話,發條短信、微信或登錄網站也能便捷反映問題。
從(cong) 調解矛盾到便民利民,從(cong) 每個(ge) 月都要“接單”到“好久沒開張”,從(cong) “治已病”到“治未病”,“和為(wei) 貴”理念深入人心,不斷“升級”,社會(hui) 氛圍愈發和諧。
禮之用,和為(wei) 貴。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精神內(nei) 涵,創新“網格+”工作模式賦能基層治理,基層“善治”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