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25年裏發生了什麽?他為澳門拍下120多個珍貴時刻

發布時間: 2024-12-04 15:20: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為(wei)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展示澳門自回歸以來的快速發展及其獨特的人文風貌,由清華大學圖書(shu) 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shu) 館、澳門影像館共同策劃主辦的“光影璀璨 築夢濠江——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攝影巡展昨天(12月3日)在北京與(yu) 觀眾(zhong) 見麵。

  本次攝影展精選了澳門攝影家陳顯耀從(cong) 1999年至今,曆時25年跟蹤拍攝的共120多幅有關(guan) 澳門的攝影作品,集中展現了澳門回歸祖國後、跨越四分之一個(ge) 世紀的時代變遷。

  澳門攝影家 陳顯耀:這張照片是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那一天拍的。能夠見證澳門1999年回歸,對我人生其實是一個(ge) 非常有意義(yi) 的事情。我們(men) 在這個(ge) 時刻可以見證曆史、見證澳門回歸祖國,作為(wei) 一個(ge) 澳門人、作為(wei) 一個(ge) 中國人,真的是非常自豪。

  回想起澳門回歸祖國當天的盛況,陳顯耀至今依然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也正是從(cong) 那年起,他開始了對澳門變遷的攝影記錄。

  澳門攝影家 陳顯耀:拍了25年了。因為(wei) 我覺得澳門回歸之後,肯定有一個(ge) 比較大的發展和變化,這對於(yu) 我們(men) 攝影人來說,是一個(ge) 很重要的攝影題材。

  陳顯耀告訴記者,此次展出的攝影作品分為(wei) “城市變遷”“節慶盛事”“文化瑰寶”“珠澳同城”四個(ge) 部分。

  “節慶盛事”與(yu) “文化瑰寶”展示的是澳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xi) 俗,比如舞醉龍、哪吒巡遊以及多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澳門曆史城區等。

  “珠澳同城”則以不同的拍攝角度和視覺語言,呈現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而不斷融合的珠澳雙城。

  澳門攝影家 陳顯耀:回歸之後,隨著我們(men) 澳門的發展,也是帶動周邊區域一起發展繁榮。我們(men) 畫麵看到的是橫琴,上麵的照片是2012年的時候,橫琴都是山體(ti) ,在準備開發了。下麵是成立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整個(ge) 橫琴的建設也為(wei) 我們(men) 澳門的發展建設提供了一個(ge) 很重要的支撐、保障。

  陳顯耀說,自己最喜歡的要數“城市變遷”係列攝影作品。為(wei) 了能更加直觀展示澳門的變化,他特意選取了同一取景位置,采用對比的手法來呈現。

  澳門攝影家 陳顯耀:這是2004年我們(men) 路氹城一個(ge) 畫麵,這裏以前是一條路,兩(liang) 邊是海。後來就填海,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非常大規模的新城區,也是澳門很重要的一個(ge) 經濟發展引擎。澳門回歸以來這20多年的變化,說老實話,我當初拍,是難以想象有這種速度的。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3級碩士 澳門籍學生 羅昊燊:我家就在老城區這塊,從(cong) 小在這裏長大,這麽(me) 多年還保留了澳門原來的文化色彩。主要是發展周邊的一些區域。我也看著周圍從(cong) 荒蕪空地,發展成很多高樓大廈。它的建設為(wei) 我們(men) 年輕人帶來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一幅幅照片,觀眾(zhong) 可以看到澳門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感受它的蓬勃活力和獨特的文化魅力,以及澳門與(yu) 內(nei) 地之間的緊密相連、攜手共進。主辦方希望通過最為(wei) 簡練的攝影藝術語言,向更多的人展示澳門自回歸以來穩步前進、茁壯成長的足跡,讓大家對“一國兩(liang) 製”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有更全麵的了解。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 唐嘉樂(le) :通過120多張精準的照片,可以顯示2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後的進步和變遷。城市的變化、我們(men) 老百姓生活的變化,把25年濃縮了,可以看到很美麗(li) 的澳門故事。

  (總台央視記者 潘虹旭)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