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房地產市場走勢怎麽看——當前中國經濟問答之六

發布時間: 2024-12-09 14:22:00 來源: 新華社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當前的房地產(chan) 市場走勢備受各方關(guan) 注。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要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

  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攬子政策密集推出,釋放出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的強烈信號。在各方努力下,市場預期和發展信心提振效果如何?市場出現了哪些變化?

  (一)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後,多部門打出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組合拳”,概括起來,就是“四個(ge) 取消”“四個(ge) 降低”和“兩(liang) 個(ge) 增加”。各地特別是一線城市紛紛調整優(you) 化房地產(chan) 市場相關(guan) 政策,力促市場回暖。

  不同舉(ju) 措,從(cong) 不同角度,直擊當下房地產(chan) 市場“痛點”“堵點”:

  地方因城施策取消或調減限製性措施,釋放購房需求;優(you) 化稅收政策,降低購房交易成本;調整土地政策,控新增、盤存量,進一步發揮土地儲(chu) 備“蓄水池”功能;加碼金融支持,為(wei) 行業(ye) 流動性注入“活水”……

  這一套政策組合拳效果怎樣?我們(men) 觀察幾個(ge) 關(guan) 鍵指標。

  看銷售麵積——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從(cong) 監測的40個(ge) 重點城市的銷售情況看,前期回調幅度較大的二線城市邊際改善比較明顯,10月份當月銷售麵積實現正增長,銷售額降幅明顯收窄。

  1至10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麵積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至9月收窄1.3個(ge) 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0.9%,降幅比1至9月收窄1.8個(ge) 百分點。

  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網簽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量同比增長0.9%,連續15個(ge) 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連續8個(ge) 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

  看先導指標——

  觀察房地產(chan) 市場活躍度,除了銷售量,還有兩(liang) 個(ge) 先導指標:一手房的到訪量,二手房的帶看量。

  購房屬於(yu) 大宗消費,從(cong) 有購房意願,到去實地精挑細選找到滿意的好房子,再到討價(jia) 還價(jia) 等環節,普遍需要較長過程。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上海、南昌等多地房地產(chan) 中介機構了解到,不論在工作日還是周末,都有不少客戶來簽約洽談,簽約室裏常常坐滿討價(jia) 還價(jia) 的買(mai) 賣方。一手房的到訪量、二手房的帶看量也有明顯增長。這些現象的背後,是有更多居民已經在購房的進程中,至少有購房意願或需求,表明市場活躍度出現一定程度邊際改善,這對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是積極信號。

  看市場預期——

  信心重於(yu) 黃金。隨著銷售麵積回升、先導指標提升,消費者對房地產(chan) 後市的信心也得到增強,市場預期出現好轉。

  根據PMI調查,10月份房地產(chan) 業(ye) 商務活動指數比上月回升2.5個(ge) 百分點,市場預期指數回升1.8個(ge) 百分點。這表明在一係列政策推動下,房地產(chan) 市場景氣度開始改善。

  記者走訪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和武漢、蘇州、杭州等二線城市發現,市場交易活躍度有所提升,新客戶從(cong) 看房到最終購買(mai) 的決(jue) 策速度在加快,老客戶減少了猶豫,甚至出現購買(mai) 緊迫感。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市場,成交周期明顯加快。

  以上多維度指標顯示,房地產(chan) 市場正在出現一些回暖跡象。

  房地產(chan) 市場曆來有“金九銀十”的說法。10月份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的止跌回穩積極勢頭,特別是商品房交易市場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銀十”超“金九”的現象,從(cong) 側(ce) 麵也反映出政策調整優(you) 化對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的推動力。

  “總的來看,一攬子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的措施顯效,10月份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積極變化。隨著各項政策效能進一步釋放,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止跌回穩的動能將增強。”

  “中國的房地產(chan) 在係列政策作用下,經過三年的調整,市場已經開始築底。”

  國家統計局、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分別作出如上判斷。

  (二)

  一方麵要看到,一攬子政策開始落地顯效;另一方麵也要看到,房地產(chan) 市場築底是一個(ge) 過程,需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

  首先,要“適應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供求關(guan) 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這是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作出的重大判斷。認識當前的房地產(chan) 形勢,首先要把握住這個(ge) 變化。

  供求關(guan) 係是影響市場價(jia) 格的關(guan) 鍵因素,這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之一。

  過去20多年,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總體(ti) 呈現上升態勢,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撐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房地產(chan) 市場快速擴張,也出現了一些資金過度向房地產(chan) 集中,部分房企“高負債(zhai) 、高杠杆、高周轉”等問題。

  從(cong) 過去供不應求形成的市場火爆、甚至價(jia) 格扭曲,到近些年主要矛盾從(cong) 總量短缺轉為(wei) 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供給不足,房地產(chan) 市場的底層邏輯發生變化。因此,要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進一步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yan) 控增量、優(you) 化存量、提高質量”。

  從(cong) 存量上看,我國新建商品住房供應規模大,存量消化是重要調整方向。

  政策層麵已經明確,商品房庫存較多的城市,政府可按需定購,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目前,各地加速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專(zhuan) 項債(zhai) 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chu) 備也在加快落地。

  從(cong) 增量和質量上看,人們(men) 對住房的需求已經從(cong) “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滿足這部分市場需求是調整增量和提高質量的重要方向。

  其次,要修複信用鏈條,重建市場信心,促進金融和房地產(chan) 良性循環。打好保交房攻堅戰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段時間以來,在房地產(chan) 市場調整過程中,由於(yu) 資金問題、債(zhai) 務問題,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項目麵臨(lin) 交付困難。這一現象不僅(jin) 嚴(yan) 重損害購房者權益,也影響著市場的信心,阻礙著市場的有序運轉。

  針對這一“痛點”,保交房工作穩步推進,城市房地產(chan) 融資協調機製適時推出——將合規房地產(chan) 項目納入“白名單”,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成為(wei) 實現金融和房地產(chan) 良性循環、改善市場預期的重要舉(ju) 措和有力保障。

  目前,全國29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房地產(chan) 項目融資協調機製。截至10月31日,“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超3萬(wan) 億(yi) 元。年底前,隨著“白名單”擴圍有序推進,這一規模還將增加到4萬(wan) 億(yi) 元。

  信貸規模的增加,預示著房地產(chan) 項目融資更快捷更便利,保交房的繼續推進更有保障。截至11月13日,保交房攻堅戰推進有力,全國已交付285萬(wan) 套,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對市場預期帶來有效改善。

  此外,還要釋放市場潛在需求,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著手進一步激活房地產(chan) 市場。

  立足當前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主要矛盾,在供給結構方麵,保障性住房供給相對不足,大城市房價(jia) 高,新市民、青年人住房負擔較重。住房需求方麵,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續升級,居民對提升居住品質的願望更為(wei) 強烈。

  因此,通過“四個(ge) 取消”“四個(ge) 降低”降低購房成本,加大保障房建設以及城中村改造等,將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注入新的需求。

  從(cong) 房地產(chan) 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來看,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發展空間。我國仍處於(yu) 城鎮化發展中後期,持續推進以人為(wei) 本的新型城鎮化,將釋放房地產(chan) 市場更大需求潛力。

  (三)

  傳(chuan) 統的房地產(chan) 發展模式難以為(wei) 繼,未來的房地產(chan) 將向何處發展?

  去北京參觀一次中國建築科技展,也許你能從(cong) 中獲得一些啟發。

  打開房門,屋內(nei) 的燈光、窗簾、音樂(le) 會(hui) 自動開啟,歡迎主人回家;來到客廳,坐在沙發上按動按鈕,對麵的牆櫃緩緩前移,一會(hui) 兒(er) 就“變”出一個(ge) 兒(er) 童“小遊樂(le) 園”……這是記者近日在中國建築科技展的“好房子樣板間”看到的一幕場景。

  房地產(chan) 發展,民生是最終落腳點。

  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質和幸福感是未來房地產(chan) 發展的方向。通過科技賦能、創新引領,無論是新房子還是老房子,都要變成好房子。

  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是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治本之策。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房地產(chan) 開發、交易和使用製度,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製等,是加快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的重要內(nei) 容。

  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已走過20多年高速擴張階段,過去的發展模式已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是大勢所趨。

  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成為(wei)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

  從(cong) 支撐城市擴張轉向參與(yu) 城市更新,從(cong) 增量拉動轉為(wei) 增量存量聯動……房地產(chan) 發展要圍繞老百姓在新發展階段的多樣化住房需求,從(cong) 戶外環境、適老化、綠色低碳等方麵著力,推動住房建設品質全麵升級。

  當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範圍從(cong) 最初隻有35個(ge) 大城市擴大到全部地級及以上城市。已有1632個(ge) 城中村改造項目在各大城市落地。1至10月,全國已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317萬(wan) 套(間);到今年底,可幫助超過1000萬(wan) 困難群眾(zhong) 改善住房條件。

  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ju) 措。

  係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是房地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的重心。2023年,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6萬(wan) 個(ge) ,累計完成投資2.6萬(wan) 億(yi) 元,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帶來的綜合性成效正在逐步顯現。2024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wan) 個(ge) ,前10個(ge) 月已開工5.3萬(wan) 個(ge) 。

  協同聯動,防止大起大落,才能實現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

  房地產(chan) 行業(ye) 正處於(yu) 新舊模式轉型的關(guan) 鍵期。迎難而上,主動破局。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各地各部門正同心協力,打好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組合拳,讓這些政策的效果充分顯現。

  房地產(chan) 高質量發展,將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多新動能,為(wei) 建設適應人民群眾(zhong) 新期待的“好房子”提供更有力支撐。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