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湖南,由“一顆種子”催生的高質量發展故事,比比皆是。
電梯門一開,香氣就湧了進來。循著香氣,記者走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內(nei) ,隻見4鍋米飯熱氣升騰。晶瑩透亮的米粒入口,各有風味,唇齒留香。
“這是玉香兩(liang) 優(you) 1958,這是芯香兩(liang) 優(you) 1751……都是中心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米質已經能夠與(yu) 優(you) 質常規稻相媲美。”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雜交水稻檢測中心主任柏斌如數家珍。
柏斌介紹,隨著水稻育種技術的不斷突破升級,雜交水稻如今邁向更綠色、更優(you) 質。
走進寧鄉(xiang) 市花豬產(chan) 業(ye) 文化園,目光立即被憨態可掬的小花豬吸引。
小花豬背後有大產(chan) 業(ye) 。近年來,寧鄉(xiang) 花豬年出欄近50萬(wan) 頭,產(chan) 業(ye) 鏈綜合產(chan) 值達47.25億(yi) 元。20年前,在瘦肉型商品豬的衝(chong) 擊下,這一地方特色品種一度瀕臨(lin) 滅絕。“無論是保護珍貴種質資源,還是讓花豬增肌減肥、適應現代消費者需求,都離不開種業(ye) 創新。”多年來參與(yu) 寧鄉(xiang) 花豬保護與(yu) 開發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種源安全和種業(ye) 振興(xing) ,叮囑“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裏”。作為(wei) 糧食大省、種業(ye) 大省,湖南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堅決(jue)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把種業(ye) 創新融入“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種業(ye) 創新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冬日,瀏陽河畔,嶽麓山實驗室集聚區的豆類農(nong) 業(ye) 小試區,豆莢飽滿鼓脹,長勢喜人。試驗田背後,座座樓棟拔地而起。
“片區建成後,可儲(chu) 藏超過80萬(wan) 份種質資源,成為(wei) 我國最重要的種質資源寶庫之一。”嶽麓山實驗室前沿技術研究部團隊首席研究員、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炳然告訴記者。
近年來,湖南加強重大平台共建共享,通過重大平台整合科研資源,實現創新資源共享與(yu) 功能互補,共同打造種業(ye) 國家戰略核心科技力量。嶽麓山實驗室應運而生。實驗室集聚超過230個(ge) 團隊、2000多名科研工作者。依托4個(ge) 功能研究部、8個(ge) 公共創新平台和15個(ge) 品種創製中心,一批關(guan) 鍵優(you) 勢種業(ye) 創新項目啟動加速跑。
如果說種業(ye) 基礎研究是高高昂起的“頭”,那麽(me)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升種業(ye) 產(chan) 業(ye) 化水平,就是同樣關(guan) 鍵的“尾”。湖南立足種業(ye) 研發,讓優(you) 質種苗從(cong) 實驗室加快走向田間地頭,讓種業(ye) 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田間地頭的新質生產(chan) 力。
蔬菜大棚裏,辣椒掛滿枝丫。湖南省湘陰縣樟樹鎮文誼新村村民汪敬輝忙活一早上,采摘了滿滿一竹筐。拿起辣椒輕咬一口,味道微辣爽口。這就是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樟樹港辣椒。2023年,樟樹港辣椒種植麵積達1.18萬(wan) 畝(mu) ,總產(chan) 值突破5億(yi) 元。
助力好品種變成好產(chan) 業(ye) ,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的團隊近年來一直在做樟樹港辣椒新品種的篩選、繁育工作。文誼新村的航天育種科研培育基地裏,湖南農(nong) 業(ye) 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峰正在拾掇新出的辣椒秧苗。“這是‘太空旅行’辣椒種子的第三代。我們(men) 探索影響辣椒各個(ge) 性狀的決(jue) 定性因素,對太空種子做定向篩選,不斷培育采摘季更長、抗逆性更好的品種。”劉峰說。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開展噸糧田創建。近兩(liang) 年來,湖南漢壽、漵浦、隆回等地的一些生產(chan) 示範片,糧食畝(mu) 產(chan) 超過1噸。
1畝(mu) 地能穩定產(chan) 出1噸糧食,離不開高產(chan) 品種和高水平管理的示範推廣。從(cong) 2022年開始,湖南隆平高科聯合農(nong) 業(ye) 主管部門和科研機構,在全國開展噸糧田創建,目前主要示範片已擴大到100多個(ge) 。
“作為(wei) 種業(ye) 企業(ye) ,我們(men) 加快傳(chuan) 統育種與(yu) 現代生物技術深度融合的同時,推動實現全生命周期、全業(ye) 務流程的質量管理,促使種子品質得以快速改良、優(you) 質品種得到快速推廣。”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zhuan) 家楊遠柱介紹。全國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統計的2023年雜交水稻全國推廣麵積前十的品種中,隆平高科旗下品種占7個(ge) 。2023年,隆平高科實現營業(ye) 收入92.23億(yi) 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球種業(ye) 企業(ye) 前八名。
既攻堅前沿探索,又注重產(chan) 業(ye) 應用,湖南種業(ye) 正邁向更高水平。目前,湖南擁有種子企業(ye) 400餘(yu) 家,商業(ye) 化育種規模和水平居全國前列:雜交水稻供種量占全國1/3以上;辣椒選育品種累計推廣麵積約1.7億(yi) 畝(mu) ;三倍體(ti) 鯽魚優(you) 良品種已在多地推廣養(yang) 殖,生產(chan) 優(you) 質苗種60億(yi) 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