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在新華社19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hui) ”大型全媒體(ti) 訪談節目上說,改革可以釋放各方麵活力動力,把中央提出的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實到位,明年就能形成政策加力和改革發力雙輪驅動,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部署明年工作時,提出“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ju) 措落地見效”。在黃漢權看來,標誌性改革舉(ju) 措是在改革全局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yi) 和全局性影響的改革舉(ju) 措。這些改革舉(ju) 措不僅(jin) 條件成熟,而且可感可及,是充分發揮經濟體(ti) 製改革牽引作用的重要抓手。
展望2025年,黃漢權認為(wei) 應該推出一批傳(chuan) 導快、實效性強的改革舉(ju) 措。
他舉(ju) 例說,近年來中央反複強調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強化法治保障是一項重要舉(ju) 措,會(hui) 議明確提出“出台民營經濟促進法”,將加快立法步伐。“這項改革明年加快推進,將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會(hui) 議提出“製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黃漢權認為(wei) ,這將更好引導地方破解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實現資源優(you) 化配置,促進公平競爭(zheng) ,激發經營主體(ti) 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基層財政困難,會(hui) 議提出“統籌推進財稅體(ti) 製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財力”。黃漢權認為(wei) ,調整財力和事權的匹配機製,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支出比重,同時增加地方財力和稅源,有利於(yu) 解決(jue) 當前地方財政困難和債(zhai) 務風險問題,保證地方財政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黃漢權說,明年除了國家宏觀政策持續用力、不斷加力外,一係列標誌性改革舉(ju) 措的落地見效,將有效引導預期、提振社會(hui) 信心,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