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保護是傳(chuan) 承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促進鄉(xiang) 村人文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具有無可估量的價(jia) 值。近年來,安徽大力推動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安徽累計認定省級以上傳(chuan) 統村落807個(ge) ,其中469個(ge) 傳(chuan) 統村落列入國家保護名錄,數量位居全國第7。
打造文旅IP、塑造文旅品牌、培育新型業(ye) 態和消費模式,既是文旅融合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興(xing) 路徑,也是推動鄉(xiang) 村經濟提質增效的有效手段。位於(yu) 安徽省肥東(dong) 縣長臨(lin) 河鎮的六家畈,地處巢湖之濱,是中國華僑(qiao) 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明清時期的古村落建築群——六家畈古民居群坐落於(yu) 此,是合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家畈古民居群(肥東(dong) 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過去的六家畈是一個(ge) 破舊的小村莊,許多古民居因年久失修而破敗不堪。”當地村民介紹,從(cong) 2019年開始,當地秉承尊重曆史的原則,把破舊的古民居進行修繕,並保留它原有的風格。短短幾年間,昔日破舊的村莊搖身一變成了僑(qiao) 鄉(xiang) 文旅目的地。如今已建成畈塘民宿群、淮軍(jun) 文化陳列館、玉蘭(lan) 故事館、僑(qiao) 鄉(xiang) 別院、1952·糧倉(cang) 文創園等設施景點。
六家畈在改造的過程中不僅(jin) 保留了原有的建築風貌,還挖掘獨具特色的巢湖文化、淮軍(jun) 文化和僑(qiao) 鄉(xiang) 文化內(nei) 涵。玉蘭(lan) 故事館因民居院中有兩(liang) 棵百年廣玉蘭(lan) 樹而得名,如今玉蘭(lan) 故事館被改造為(wei) 僑(qiao) 鄉(xiang) 文化博物館,裏麵不僅(jin) 陳列著各種僑(qiao) 鄉(xiang) 文化的展品,還有許多僑(qiao) 鄉(xiang) 文創紀念品。
六家畈古民居群(肥東(dong) 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依托江淮僑(qiao) 鄉(xiang) 古鎮資源,近年來,肥東(dong) 縣以“江淮水鎮、文化僑(qiao) 鄉(xiang) ”為(wei) 主題,打造了江淮僑(qiao) 鄉(xiang) 六家畈項目,占地麵積3908畝(mu) ,一期投資5.5億(yi) 元,致力打造合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名片。
此外,當地還將地方傳(chuan) 統民俗、非遺工藝、特色美食等融入旅遊,打造長臨(lin) 古街、撮街等特色街區,形成一批品質高端、業(ye) 態新穎、特色鮮明的新業(ye) 態新場景,其中環巢湖民宿,桂花台、觀海、哈比、途居包公源等露營地,以及其他項目產(chan) 品享譽省內(nei) 外,為(wei) 遊客提供優(you) 質旅遊體(ti) 驗。
古村落是很多中國人的精神原鄉(xiang) ,深藏著抹不掉的鄉(xiang) 土記憶。
記者了解到,作為(wei) 傳(chuan) 統村落資源大省,安徽積極推進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法治化進程。去年,安徽省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強傳(chuan) 統村落和傳(chuan) 統建築保護傳(chuan) 承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加快立法步伐,製定省一級的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傳(chuan) 承利用法規。
與(yu) 此同時,安徽注重挖掘傳(chuan) 統村落蘊含的曆史、文化、藝術價(jia) 值,適度有序發展傳(chuan) 統村落旅遊、休閑度假、文化創意、研學教育等產(chan) 業(ye) ,全省依托傳(chuan) 統村落打造“微景區”近300處、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35個(g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