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天山勝利隧道今日將貫通 穿越天山僅需約20分鍾

發布時間: 2024-12-30 14:50: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經過52個(ge) 月的艱苦建設,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標誌性工程之一、聯通新疆南北的烏(wu) 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控製性工程天山勝利隧道今天將貫通,這也將刷新世界最長高速公路隧道的紀錄

  此前,通過國道216線翻越天山要用時約3個(ge) 小時,天山勝利隧道貫通後,穿越天山僅(jin) 需約20分鍾。

  

  總台央視記者 李偉(wei) 代:這裏是海拔2800多米的天山勝利隧道施工現場。現在正是中午,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但氣溫也隻有零下22攝氏度。我身後就是天山勝利隧道在天山北麓的進口端,隧道就是從(cong) 這裏穿越天山,一直打過去到南麓。大家可以看到三個(ge) 洞口依次排列,未來從(cong) 烏(wu) 魯木齊方向開車去庫爾勒,從(cong) 這個(ge) 洞口20分鍾就可以穿過隧道。如果從(cong) 庫爾勒北上來烏(wu) 魯木齊,車輛就從(cong) 這個(ge) 隧道口出來。中間的中導洞通車後將用於(yu) 應急救援等服務。

  

  天山勝利隧道橫穿天山中部,全長22.13公裏,是目前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設計時速100公裏,為(wei) 分離式雙向四車道、也就是單洞兩(liang) 車道隧道。隧道地處天山深處無人區,施工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穿越16條斷裂破碎帶。同時,隧道緊臨(lin) 天山1號冰川和烏(wu) 魯木齊水源保護地,生態環保標準極高。

  四年多來,3000多名建設者在高寒缺氧中不斷創新,攻克岩爆、軟岩大變形、坍塌等多種地質災害和風險

  “創意”變現實 掘進利器創造工程奇跡

  天山勝利隧道環境艱險、地質條件極為(wei) 複雜,如果按照常規方法,隧道貫通需要72個(ge) 月左右。

  如今,僅(jin) 用52個(ge) 月時間,建設者們(men) 就將打通這座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國交建新疆烏(wu) 尉公路包項目5標項目經理 王賀起:我們(men) 各種方案研究之後,就想如果在兩(liang) 個(ge) 主洞之間加一條服務隧道,這樣就把主洞分割成很多段落,增加了很多工作麵。所以“三洞”加“長隧短打”是我們(men) 縮短工期的創意

  要把創意變為(wei) 現實,先決(jue) 條件是中導洞、也就是服務隧道的施工速度要快於(yu) 左右兩(liang) 個(ge) 用鑽爆法施工的主洞,這就需要更為(wei) 先進的裝備和技術。

  

  中導洞裏,這兩(liang) 個(ge) 分別長283米、刀盤直徑接近3層樓房高、重量約2000噸的鋼鐵“巨無霸”是為(wei) 中導洞的快速掘進專(zhuan) 門“量身定製”的利器。名叫“天山號”和“勝利號”的兩(liang) 台硬岩掘進機分別從(cong) 隧道兩(liang) 端向中間掘進。

  

  中國交建新疆烏(wu) 尉公路包項目6標項目經理 李亞(ya) 隆: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硬岩掘進機,它有兩(liang) 種掘進、三種支護模式,整合了多項功能,可以根據軟硬不同的地層隨時調整掘進和支護模式。掘進中能直接加固好隧道內(nei) 壁,比人工鑽爆快5倍

  更快更強的“天山號”和“勝利號”硬岩掘進機,不但為(wei) 主洞施工提前探明地質情況、找到應對措施,更為(wei) 主洞工作麵增加起著決(jue) 定作用。隧道建設時它能大大提高掘進效率,通車後,又作為(wei) 應急救援通道保障著超長隧道的行車安全。

  烏(wu) 尉高速預計將於(yu) 明年建成

  天山勝利隧道是正在建設的烏(wu) 尉高速全線控製性工程。在今天天山勝利隧道正式貫通後,還將開展隧道路麵、機電、景觀等附屬工程的施工作業(ye) 。

  

  全長約319.7公裏的烏(wu) 尉高速是G0711烏(wu) 魯木齊至若羌國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穿越天山山脈,是烏(wu) 魯木齊去往南疆最便捷的快速通道,同時連接京新、連霍、西和三條重要出疆通道。向東(dong) 可以高效連接青海和西南地區,進而銜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大大加強新疆與(yu) 內(nei) 地和沿海地區的陸路連接,助力新疆打造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一帶一路”的橋頭堡。烏(wu) 尉高速預計明年建成。通車後烏(wu) 魯木齊到庫爾勒的路程可以減少170公裏,通行時間從(cong) 7小時左右縮短到3小時左右。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 周榮峰:天山勝利隧道的順利貫通將為(wei) 烏(wu) 尉高速的全線通車奠定堅實基礎。為(wei) 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hui) 協調發展和民族團結,打造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撐。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