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在工廠,工人抓緊時間搶生產(chan) 趕訂單;在田間,農(nong) 民力保冬小麥平安過冬;冰雪經濟“熱”力十足;保暖保供迎寒冬……12月以來,全國各地幹字當頭,堅決(jue)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經濟運行實現穩中有進。
觀察之一:工業(ye) 企業(ye) ,打好年度“收官戰”
在位於(yu) 山東(dong) 省滕州市的清巒福興(xing) 工業(ye) 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智能工廠內(nei) ,生產(chan) 線正加緊生產(chan) ,前來考察產(chan) 品的外國客商,對智能車銑複合機床讚不絕口。這款機床產(chan) 品融合了AI技術,可實現人機對話。
“今年,公司以這款智能機床為(wei) 代表的高端產(chan) 品銷售保持30%的增速,不少產(chan) 品遠銷海外。”公司負責人黃傳(chuan) 清說,今年底接待了多批海外客商,進一步拓展了業(ye) 務,企業(ye) 對明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時至年尾,各地各企業(ye) 正錨定全年生產(chan) 目標,開足馬力抓生產(chan) 搶訂單。
在12月下旬召開的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上,工信部預計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5.7%左右,製造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穩定。數據顯示,11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在景氣區間上行,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蹄疾步穩。在銅陵有色金神耐磨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化生產(chan) 線上,一台台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今年前11個(ge) 月,公司研磨材料出口量超過2萬(wan) 噸。我們(men) 年產(chan) 1萬(wan) 噸高強韌性抗磨新材料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公司技術總監汪軍(jun) 說,明年公司將堅持創新牽引、科技賦能,不斷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
12月以來,各地多措並舉(ju) 在確保企業(ye) 平穩生產(chan) 的同時,加速推動工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釋放高質量發展動能:浙江省台州市積極部署支持小微企業(ye) 融資協調工作機製有關(guan) 工作,以金融力量助力企業(ye) 跑出“加速度”;天津科創高地天開園“一核兩(liang) 翼多點”集中開展2.0版支持政策兌(dui) 現,核心區支持資金在年底前撥付至企業(ye) ;河南鄭州航空港區上線數字貨運支付融資平台和“物流貸”融資產(chan) 品,破解了物流行業(ye) 融資難題……
【記者觀察】壯工業(ye) “筋骨”,強發展“脊梁”。推動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已經成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不少地方和企業(ye) 積極擁抱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ye) 互聯網等技術,在不斷催生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新模式的同時,也為(wei) 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匯聚動能。
觀察之二:農(nong) 田水利,為(wei) 來年豐(feng) 收夯實基礎
眼下,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進入關(guan) 鍵時期。
在河南省衛輝市,種糧戶們(men) 搶抓農(nong) 時,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因地製宜開展冬澆、噴灌等係列補墒作業(ye) 。衛輝市農(nong) 技推廣站站長劉廣亮說,近期當地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農(nong) 戶進行指導,采用滴灌、移動噴灌等多種模式在大幅降溫前盡早冬灌進行補墒,保苗安全越冬,為(wei) 明年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打下堅實基礎。
進入冬季,農(nong) 田裏依舊一片忙碌:河北滄州的鹽堿地改良實驗田裏,農(nong) 戶們(men) 搶抓晴好天氣對冬小麥進行鎮壓;在新疆阿克蘇,農(nong) 業(ye) 技術培訓人員利用冬季閑暇時光進行農(nong) 業(ye) 技術宣講;甘肅慶陽搶抓農(nong) 時組織500多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wei) 冬小麥安全越冬“護航”……
冬修水利正當時。在湖南省沅江市,陽羅洲鎮民兵渠的提質升級工程即將竣工,項目負責人劉昆明最近一周都在指揮掃尾作業(ye) 。劉昆明表示,工程完工後,可以為(wei) 4萬(wan) 畝(mu) 農(nong) 田提供順暢的排灌服務,附近幾座村莊明年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
水利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0888.5億(yi) 元,已連續3年破萬(wan) 億(yi) 元,今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有望再創新高。
搶抓當下枯水期的有利時機,從(cong) 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加大投資力度,抓緊時間搶修水利設施:在重慶,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的東(dong) 幹線於(yu) 12月27日全線貫通;湖南省江永縣搶抓有利時機,全力推進國債(zhai) 水利項目建設;江西省泰和縣掀起水利工程建設的熱潮,施工現場一片火熱……
【記者觀察】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力保障冬小麥平安越冬,大修水利夯實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冬日農(nong) 田裏的忙碌,是將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落到田間地頭的生動實踐。秋收冬藏,廣袤田野正在積蓄力量,迎接來年的豐(feng) 收好光景。
觀察之三:冰雪經濟,點燃消費一把“火”
12月21日,第26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在黑龍江哈爾濱正式開園迎客。據統計,冰雪大世界開園當日哈爾濱地鐵冰雪大世界站累計進出站客流達8.36萬(wan) 人次。12月以來,哈爾濱市日均接待外地遊客48.2萬(wan) 人次。
如今,冰雪經濟已經成為(wei) 我國冬季消費新熱點。不僅(jin) 在北方,在南方冰雪經濟也“熱”力十足。
同樣是12月21日,第十一屆全國大眾(zhong) 冰雪季(重慶分會(hui) 場)暨重慶市第七屆冰雪運動季在豐(feng) 都開幕。“冰雪對於(yu) 南方遊客有著天然吸引力。”重慶豐(feng) 都南天湖旅遊景區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冉龍偉(wei) 介紹,“今年我們(men) 的冰雪樂(le) 園場地麵積擴大了近1萬(wan) 平方米,設施不斷完善。我們(men) 全力為(wei) 大家營造一個(ge) 歡樂(le) 、安全的冰雪樂(le) 園。”
皚皚雪景中,火紅的牛油鍋底翻滾著各色食材。“坐在雪地裏吃火鍋非常‘巴適’。”南天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雪地火鍋”店主吳從(cong) 貴說,冰雪季剛剛開啟,店裏一天就有30至50桌的客人。
12月以來,隨著氣溫下降,很多地方迎來冰雪旅遊、冰雪消費熱,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在浙江,一個(ge) 室內(nei) 冰場便可擁有16條專(zhuan) 業(ye) 滑道;在重慶,150餘(yu) 項冰雪主題活動、80餘(yu) 條冬季旅遊線路推出;在湖北,人們(men) 可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賞雪、玩雪;新疆阿勒泰市推動“冰雪+康養(yang) ”“冰雪+休閑”“冰雪+培訓”“冰雪+文化”等融合發展;在廣東(dong) ,雪場打破四季限製,吸引了全國乃至海外的冰雪運動愛好者……
【記者觀察】多地在傳(chuan) 統冰雪遊基礎上創新供給,聚焦壯大做優(you) 冰雪產(chan) 業(ye) ,不斷解鎖冰雪消費新場景。《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4年我國冰雪產(chan) 業(ye) 規模已達9700億(yi) 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0053億(yi) 元。冰雪“冷資源”正加速向經濟發展“熱動力”轉化。
觀察之四:保暖保供,讓百姓溫暖過冬
寒冬時節,百姓的供暖問題是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
“今年冬天,室內(nei) 溫度保持得不錯,熱乎乎的,老人和孩子都舒服。遇到問題,隨時聯係供暖管家,解決(jue) 得也很快。”家住山東(dong) 省濟南市偉(wei) 東(dong) 新都小區的劉靜說。
在濟南能源集團智慧供熱調度指揮中心,電子大屏上全市供熱“一張網”整體(ti) 運行數據實時顯現。濟南熱力集團360座換熱站和1座能源站完成大溫差機組改造並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供熱利用效率。
為(wei) 了讓廣大群眾(zhong) 過一個(ge) 安心踏實的冬天,各地各部門采取行動,加大供暖保障力度:內(nei) 蒙古新建改造各級管網和樓棟立管近萬(wan) 公裏,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居民室溫在線監測係統,大幅提升供熱保障能力;北京推進供熱感知體(ti) 係建設並加快訴求辦理;天津市智慧供熱監管平台實時監測全市熱源運行數據和燃氣鍋爐房燃氣數據,開展智慧監管聯動……
能源保供是群眾(zhong) 溫暖過冬的重要保障。在福建,國網福建電力在6個(ge) 高海拔地區裝設線路觀冰監控,建立智能感知的線路覆冰報警係統,確保高海拔地區供電保障;在山西,國鐵太原局共安排跨局大宗貨物直達列車113列,其中電煤直達列車70列,其他煤炭直達列車18列;在新疆,國網新疆電力喀什供電公司安排人員194名、車輛95台,全力做好應急搶修、冰雪災害防範應對準備工作……
【記者觀察】供暖季,能源保供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方麵。極端天氣等風險不容忽視,能源保供工作來不得半點鬆懈。保供應、保通暢,千方百計抓好民生等關(guan) 鍵領域的用能保障,需全國上下一盤棋,讓群眾(zhong) 安心過個(ge) “暖冬”。
海報設計:欒若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