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在華僑藏品中感受中巴友誼(僑界關注)

發布時間: 2025-01-02 10:16:0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巴西華僑(qiao) 華人實物史料展示暨捐贈儀(yi) 式上展示的實物史料。中國華僑(qiao) 曆史博物館供圖


由巴西僑(qiao) 胞捐贈的瓷器。記者 高喬(qiao) 攝

  旅巴華僑(qiao) 護照,巴西僑(qiao) 團成立紀念品,僑(qiao) 胞珍藏的書(shu) 籍字畫,記錄中巴交流重要活動的曆史照片,旅巴僑(qiao) 胞開設餐館、瓷器廠、武館、中醫院的用具……日前,由巴西僑(qiao) 界40餘(yu) 個(ge) 僑(qiao) 胞和僑(qiao) 團捐贈的400餘(yu) 件實物史料入藏中國華僑(qiao) 曆史博物館。豐(feng) 富多樣的實物史料,不僅(jin) 講述著旅巴僑(qiao) 胞融入當地、貢獻當地的故事,也描畫著中巴友好往來的友誼畫卷。

  記錄中巴友好曆史瞬間

  2018年8月15日,巴西聖保羅市議會(hui) 首次舉(ju) 行慶祝中國移民日升旗儀(yi) 式時升起的五星紅旗;20世紀60年代華僑(qiao) 企業(ye) 家創業(ye) 時親(qin) 自打製的石磨,改革開放後華僑(qiao) 社團支援祖國建設的證書(shu) 實物……日前,在巴西聖保羅舉(ju) 辦的“巴西華僑(qiao) 華人實物史料展示暨捐贈儀(yi) 式”上,巴西僑(qiao) 界向中國華僑(qiao) 曆史博物館捐贈的實物史料,生動再現了許多旅巴華僑(qiao) 華人經曆的曆史瞬間。

  遠跨重洋,這批承載著旅巴僑(qiao) 胞對曆史、對祖(籍)國深厚情感的實物史料,近日入藏中國華僑(qiao) 曆史博物館並進行首次展示。

  展覽現場,數件廣彩瓷盤繪製著中國古代故事,獨特的鎏金花紋又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情。該批由巴西精武館武術師傅李國權捐贈的瓷器,來自他父親(qin) 李亮明在巴西當地創建的巴西李氏瓷器廠。這家1968年創建的中國陶瓷用品廠經營30多年,是巴西較早開始在當地生產(chan) 、銷售中國瓷器的廠商,生產(chan) 的廣州彩瓷深受當地民眾(zhong) 青睞,暢銷巴西市場。一件件巴西民眾(zhong) 日常使用的中國瓷器,也是中巴文化交流的載體(ti) 。

  據僑(qiao) 博館藏品部研究員王曉靖介紹,此次捐贈活動由巴西華僑(qiao) 華人曆史文物征集活動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巴西華人協會(hui) 和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協會(hui) 主辦,南美洲閩南同鄉(xiang) 聯誼總會(hui) 協辦,活動前後曆經1年多的征集時間,收集了數百件珍貴實物史料,反映了巴西華僑(qiao) 華人銳意開拓的創業(ye) 精神和心係故鄉(xiang) 的家國情懷。

  “此次捐贈活動,是僑(qiao) 博館開館10年來,第一次采取與(yu) 海外僑(qiao) 團合作的形式,定向征集一個(ge) 國家的實物史料,對於(yu) 我們(men) 來說也是一個(ge) 重要的創新嚐試。此次征集的400多件實物史料,有助於(yu) 僑(qiao) 博館構建更加立體(ti) 多元的藏品體(ti) 係。”中國華僑(qiao) 曆史博物館副館長寧一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加深與(yu) 祖(籍)國文化聯結

  在“巴西華僑(qiao) 華人實物史料展示暨捐贈儀(yi) 式”上,捐贈實物史料的40多個(ge) 僑(qiao) 胞來到現場,中國僑(qiao) 聯副主席高峰向每一位捐贈人和捐贈僑(qiao) 團代表頒發了捐贈證書(shu) 。旅巴僑(qiao) 胞與(yu) 祖(籍)國的文化聯結也在其間進一步加深。

  “有一些沒能趕到聖保羅參加儀(yi) 式的僑(qiao) 胞,也積極聯係我,替他們(men) 暫存證書(shu) ,及時送給他們(men) 。”巴西北京文化交流協會(hui) 會(hui) 長趙永平告訴本報記者,作為(wei) 捐贈活動的主要組織方,過去一年裏,她與(yu) 中國僑(qiao) 聯、僑(qiao) 博館保持密切聯絡,積極與(yu) 巴西僑(qiao) 團交流,動員不同年齡段、來自不同地域的僑(qiao) 胞踴躍捐物。挨個(ge) 給僑(qiao) 團負責人打電話、親(qin) 自驅車前往僑(qiao) 胞家中收集實物、和捐贈實物的僑(qiao) 胞保持聯係……她也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收集著僑(qiao) 胞們(men) 豐(feng) 富動人的故事。

  “有許多老僑(qiao) 胞,對家鄉(xiang) 和祖(籍)國一直很惦念。他們(men) 聽說有捐贈活動,把家裏珍藏的榮譽證書(shu) 、獎狀和各種照片收集整理後交給我們(men) ,希望我們(men) 能通過這次活動,保留住他們(men) 在巴西發展的‘根’,讓更多中國同胞了解他們(men) 在巴西的經曆、見證的曆史變遷。”趙永平說,“我也在了解他們(men) 經曆的過程中,重溫了中巴往來的許多曆史時刻,讓我受益良多,感觸很深。”

  巴西華人協會(hui) 會(hui) 長葉周永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次捐贈活動吸引巴西僑(qiao) 界許多僑(qiao) 胞踴躍參與(yu) ,收集的實物史料時間跨度大,種類豐(feng) 富,涉及領域廣,生動展現了旅巴僑(qiao) 胞在巴西融入當地社會(hui) 、傳(chuan) 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巴交流的曆史過程。每一件實物都有著深刻的曆史故事,承載著僑(qiao) 胞們(men) 的辛勤汗水與(yu) 奮鬥精神。希望這些文物能成為(wei) 中巴之間的文化紐帶,進一步增進中巴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講述更多拉美華僑(qiao) 華人故事

  1900年8月15日是巴西官方有據可查的華人首次抵達巴西的日子。中國首批移民在裏約熱內(nei) 盧、聖保羅等地種茶、修路,為(wei) 巴西社會(hui) 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018年6月,時任巴西總統特梅爾簽署法令,將每年的8月15日定為(wei) “中國移民日”。同年8月15日,巴西聖保羅市議會(hui) 首次舉(ju) 行慶祝中國移民日升旗儀(yi) 式,五星紅旗在市議會(hui) 廳前冉冉升起。這麵記錄著中巴友好的五星紅旗,也在此次捐贈物之列。

  在捐贈儀(yi) 式上,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領僑(qiao) 處主任榮強表示,希望社會(hui) 各界能共同守護華僑(qiao) 華人的曆史遺產(chan) ,守護好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為(wei) 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yu) 合作、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貢獻力量。

  2024年,中巴雙邊關(guan) 係提升為(wei) “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ti) ”。中國已成為(wei) 巴西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在創建於(yu) 1808年的裏約熱內(nei) 盧植物園內(nei) ,尚存兩(liang) 棵200年前由第一批華人移民種植的中國茶樹。更多中巴民間友誼的故事正在續寫(xie) ,旅巴華僑(qiao) 華人也為(wei) 中巴人文交流連接起更多紐帶。

  “此次捐贈活動是雙方合作的開端,期待未來繼續與(yu) 巴西僑(qiao) 社合作,讓更多的曆史文物和僑(qiao) 社故事得以傳(chuan) 承與(yu) 展示,成為(wei) 中巴友好發展的橋梁。”寧一說,目前,僑(qiao) 博館已對此次捐贈的實物史料進行文物建檔,並計劃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在後續專(zhuan) 題展覽中呈現,未來也將為(wei) 豐(feng) 富僑(qiao) 博館基本陳列內(nei) 容提供有力支撐。“我們(men) 期待在僑(qiao) 博館的展櫃中,展現和講述更多拉美地區華僑(qiao) 華人的故事。”

  趙永平介紹,目前,她正在整理補充已收集實物史料的具體(ti) 曆史信息,豐(feng) 富實物史料的資料庫。同時,她也將這次捐贈活動視作旅巴僑(qiao) 胞與(yu) 中國文博界交流的一個(ge) 起點,她還將繼續動員鼓勵旅巴僑(qiao) 胞整理、捐贈有曆史意義(yi) 的實物史料,帶動更多僑(qiao) 胞加入文博交流的朋友圈。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