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統計新數據 “三農”新畫卷

發布時間: 2025-01-03 08:45:00 來源: 人民日報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2024年,我國糧食生產(chan) 邁上新台階,農(nong) 民收入穩步增長,農(no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倉(cang) 廩豐(feng) 實,新穀滿囤;鄉(xiang) 村和美,新風撲麵。

  數字最有說服力。歲末年初,一個(ge) 個(ge) 統計數據新鮮出爐,我們(men) 擷取其中的幾個(ge) ,透過它們(men) ,一起感受過去一年“三農(nong) ”的時代脈動,聆聽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鏗鏘足音。

  大國糧倉(cang) 更穩固

  80%

  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增產(chan) 貢獻率超過80%

  黑龍江省泰來縣塔子城鎮兩(liang) 井子村,地裏已經上凍,家家戶戶囤滿了苞米。算起去年的收成,種糧大戶賈國峰喜笑顏開,“糧食產(chan) 量漲了一大截,300畝(mu) 玉米平均畝(mu) 產(chan) 近2000斤,增產(chan) 了400多斤。”

  賈國峰說,去年采用密植技術,一畝(mu) 地種了5000株玉米,比上年增加了1500株,地裏還安了水肥一體(ti) 機,養(yang) 分通過滴灌帶“喂”到玉米根部,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024年,泰來縣大麵積示範推廣“大壟雙行+淺埋滴灌水肥一體(ti) 化”種植模式。“測產(chan) 結果普遍增產(chan) 20%以上。”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潘國梅說,下一步要趁冬閑抓緊培訓,把大壟密植水肥一體(ti) 化關(guan) 鍵技術跟更多的種糧戶講明白,為(wei) 新一年糧食增產(chan) 打牢基礎。

  “多打糧還得養(yang) 好地。”賈國峰說,等開春土地融化了,旋地前要在地裏撒上農(nong) 家肥。今年,他打算在播種質量上加把勁兒(er) ,將每畝(mu) 種到5500株左右,畝(mu) 產(chan) 再提高200斤左右。

  2024年,我國深入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全國糧食畝(mu) 產(chan) 比上年提高5.1公斤,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增產(chan) 貢獻率超八成。新的一年,我國將加快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製“五良”集成,持續推動大麵積均衡增產(chan) ,將中國飯碗端得更牢。(記者 鬱靜嫻)

  【點評】

  2024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首次超過1.4萬(wan) 億(yi) 斤,單產(chan) 提升功不可沒。近年來,依靠擴大麵積增加糧食產(chan) 量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單產(chan) 提升行動實踐表明,瞄準單產(chan) 這一關(guan) 鍵變量,更多向科技要產(chan) 能,糧食增產(chan) 大有潛力可挖。

  當前,我國糧食產(chan) 量處於(yu) 曆史高位,但國內(nei) 糧食供需仍處於(yu) 緊平衡狀態,確保糧食穩定安全供給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必須穩麵積、提單產(chan) 兩(liang) 手發力,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加快提升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舌尖安全”更可靠

  98%

  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首次達到98%

  手機掃描二維碼,品種、產(chan) 地、采摘日期、管理員等信息一目了然。“每筐西紅柿都有‘身份證’,質量可追溯,消費者買(mai) 得放心。”河北邢台市南和區賈宋鎮郤村菜農(nong) 周順義(yi) 說。

  “放心菜”怎麽(me) 種?周順義(yi) 一一列舉(ju) :種的是新品種,施的是有機肥,用的是昆蟲誘捕器,地裏安裝了水肥一體(ti) 化設備,節水節肥節藥,“綠色西紅柿銷路不愁,平均每斤賣2元,去年掙了10多萬(wan) 元。”

  “從(cong) 田頭到餐桌,全鏈條監管,保障蔬菜質量安全。”南和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股股長張朝平介紹,區裏嚴(yan) 格把控種子、化肥、農(nong) 藥等農(nong) 業(ye) 投入品質量,全麵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製度,2024年區鄉(xiang) 兩(liang) 級開展定量檢測441批次、精準速測1915批次。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是民生大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一手抓精準治理和監管執法,守牢質量安全底線,一手抓農(nong) 業(ye) 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增加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實施部省統籌數據聯用的風險監測製度,監測農(nong) 產(chan) 品品種更全、參數更多、對象範圍更廣、風險隱患發現更及時。2024年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首次達98%,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和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登記總數達到8.18萬(wan) 個(ge) ,同比增長7%。(記者 王浩)

  【點評】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是守護“舌尖安全”的底線要求,是從(cong) “吃得飽”升級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現實需要。

  更高水平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必須久久為(wei) 功。一方麵,堅持“嚴(yan) ”字當頭,盯好重點農(nong) 產(chan) 品,完善追溯管理、風險分級管理。另一方麵,在“優(you) ”字上下功夫,推廣綠色種植技術,鼓勵標準化種植,擴大綠色、有機、名特優(you) 新和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規模。多措並舉(ju) ,守牢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一定能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吃得更安心。

  縣域經濟更壯實

  59個(ge)

  全國“千億(yi) 縣”數量增至59個(ge)

  河南省鞏義(yi) 市魯莊鎮羅彥莊村,標準化石榴種植基地裏,排排石榴樹挺立。不遠處,標準化廠房、保鮮庫已建設完成,高性能的石榴分選設備已安裝完畢,來年石榴成熟後就能投入使用。

  “產(chan) 業(ye) 強鎮項目落戶村裏,每年土地流轉有租金,還能打工掙錢,日子越過越舒坦。”羅彥莊村村民李建斌說。基地種植、生產(chan) 加工、冷鏈保鮮……前不久,魯莊鎮產(chan) 業(ye) 強鎮項目順利通過評估,帶動100多名群眾(zhong) 家門口就業(ye) 。

  魯莊鎮延伸石榴產(chan) 業(ye) 鏈,是鞏義(yi) 市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縮影。回郭鎮發展鋁產(chan) 業(ye) ,芝田鎮主攻淨水材料產(chan) 業(ye) ,河洛鎮做大校用化學儀(yi) 器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河南首個(ge) “千億(yi) 縣”,鞏義(yi) 市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作為(wei) 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立足區位和發展優(you) 勢,突出全產(chan) 業(ye) 鏈培育,補齊深加工短板,促進農(nong) 民就近就業(ye) 增收。

  縣域是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從(cong) 2013年到2023年,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超過1000億(yi) 元的“千億(yi) 縣”從(cong) 9個(ge) 增至59個(ge) ,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增長超過30%。新的一年,各地因地製宜推動興(xing) 業(ye) 、強縣、富民一體(ti) 發展,縣域經濟更壯實,就能進一步打開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新空間。(記者 常欽)

  【點評】

  縣域不隻是承載著鄉(xiang) 愁記憶的故鄉(xiang) ,更是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廣闊天地。以“千億(yi) 縣”為(wei) 代表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城鄉(xiang) 融合發展與(yu)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取得顯著成效的生動寫(xie) 照。

  作為(wei) 城鄉(xiang) 融合的基礎承載和關(guan) 鍵節點,因地製宜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有助於(yu) 帶動“就近城鎮化”“就地城鎮化”,以“人的城鎮化”促進“人的現代化”。

  隨著新型城鎮化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千億(yi) 縣”湧現,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為(wei) 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帶來美好生活。

  人才隊伍更壯大

  900多萬(wan) 人次

  累計培育900多萬(wan) 人次高素質農(nong) 民

  元旦剛過,山東(dong) 省鄒城市靈豐(feng) 農(nong) 作物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張丙伸便忙碌起來,他正張羅一場脫毒甘薯種植管理技術線下培訓,“相比不脫毒的甘薯,種脫毒甘薯不僅(jin) 產(chan) 量能翻番,品質也更好。今年我計劃利用短視頻平台,配合線下培訓,幫助更多農(nong) 民種上脫毒甘薯。”

  10年前,張丙伸在高素質農(nong) 民培訓班上學會(hui) 了甘薯綠色高效種植技術。如今,他已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地瓜大王”,還被評為(wei) “山東(dong) 省首屆高素質農(nong) 民大師”,致力於(yu) 義(yi) 務培訓,指導農(nong) 戶更加科學地種植甘薯。

  在鄒城,一批像張丙伸這樣優(you) 秀的高素質農(nong) 民成長為(wei) 農(nong) 業(ye) 帶頭人。“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開展好高素質農(nong) 民培育,為(wei) 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鄒城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郭建新說。

  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培育900多萬(wan) 人次高素質農(nong) 民,鄉(xiang) 村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高素質農(nong) 民隊伍職業(ye) 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獲得農(nong) 民技術人員職稱、國家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的比例為(wei) 62.86%和24.83%,分別比2022年提高了5.54個(ge) 百分點、2.39個(ge) 百分點;從(cong) 事休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社會(hui) 化服務等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的占比提高了0.9個(ge) 百分點。(記者 李曉晴)

  【點評】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關(guan) 鍵靠人。培育高素質農(nong) 民,能有效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與(yu) 產(chan) 品質量,推動農(nong) 業(ye) 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加快轉型,還能示範帶動更多農(nong) 戶興(xing) 業(ye) 增收,共同富裕。

  加強高素質農(nong) 民培育,要建立健全培育機製,完善培育體(ti) 係和師資隊伍,強化培育質量管控。同時,要以農(nong) 民為(wei) 本,堅持需求導向、產(chan) 業(ye) 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重點提升他們(men) 的技術技能水平,培優(you) 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能力,全麵提升綜合素質素養(yang) ,為(wei) 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奔縣”“鄉(xiang) 遊”更出彩

  15個(ge)

  我國入選聯合國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xiang) 村”總數達15個(ge)

  走進浙江省蘭(lan) 溪市遊埠鎮早茶街,百餘(yu) 種美食令人眼花繚亂(luan) ,小吃攤前遊人不少。截至2024年11月底,遊埠古鎮已接待遊客294萬(wan) 人次,帶動當地村民3500餘(yu) 人就業(ye) ,周邊村集體(ti) 經濟每年增收50餘(yu) 萬(wan) 元。

  “近年來,通過修繕保護古建、引入新業(ye) 態、推動早茶創新、建設非遺工坊等方式,我們(men) 不斷擦亮‘遊埠早茶’金名片,推動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從(cong) ‘網紅’邁向‘長紅’。”遊埠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蔣有才說。

  遊埠古鎮火爆出圈,折射鄉(xiang) 村旅遊的火熱。2024年11月,我國雲(yun) 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等7個(ge) 鄉(xiang) 村入選聯合國旅遊組織“最佳旅遊鄉(xiang) 村”,至此,我國的“最佳旅遊鄉(xiang) 村”總數達到15個(ge) ,居世界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鄉(xiang) 村旅遊接待人數同比增加15.5%,接待總收入同比增加9.8%。

  下一步,鄉(xiang) 村旅遊發展如何提質增效?各地深入實施鄉(xiang) 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鄉(xiang) 村旅遊數字提升行動,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效能,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注入強勁動能。(記者 鄧劍洋)

  【點評】

  去年,鄉(xiang) 村旅遊火熱出圈,“奔縣”“鄉(xiang) 遊”“村字頭”IP吸粉無數。鄉(xiang) 村遊的火爆,除了得益於(yu)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改善,還要歸功於(yu) 對鄉(xiang) 土文化的活態傳(chuan) 承與(yu) 利用。田園風光、傳(chuan) 統村落、非遺民俗這些鄉(xiang) 村特色資源與(yu) 露營、康養(yang) 、研學、民宿等新業(ye) 態有機融合,消費新場景、新體(ti) 驗層出不窮,吸引大量城市居民打卡。

  “寶藏小城”“最美鄉(xiang) 村”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心頭好”,靠的是對鄉(xiang) 村特色的深入挖掘和對資源稟賦的合理開發。立足地方特色和發展優(you) 勢,充分挖掘鄉(xiang) 村之美,探索差異化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道路,優(you) 化服務供給,創新產(chan) 品體(ti) 驗,鄉(xiang) 村旅遊定能不斷展現蓬勃活力。

  寄遞物流更暢通

  33.78萬(wan) 個(ge)

  累計建設33.78萬(wan) 個(ge) 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春節臨(lin) 近,湖南益陽沅江市陽羅洲鎮富民村,村民周正每天都要往外寄消費者下單的臘肉,“10斤臘肉快遞費不到20元,一般3天就能送到客戶手中,物流更方便,生意更好做了。”

  在陽羅洲鎮,過去由於(yu) 物流不暢,村民種養(yang) 的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隻能在周邊低價(jia) 售賣,一些偏僻村落的村民取快遞都需要去鎮上。現在,鎮上建起了電商孵化和物流中心,各大快遞企業(ye) 在全鎮4個(ge) 片區分別設置一個(ge) 村級快遞代收點,將周邊村莊的包裹集中後,統一裝車送到100公裏之外的益陽市中轉站,減少中間環節後,寄遞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通過寄遞物流體(ti) 係,鎮裏的陽羅麵、土雞、菜籽油等特產(chan) 有了好去處,平均每天外銷1萬(wan) 元左右。”陽羅洲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肖耀南介紹,物流中心還組織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幫助50多人就業(ye) 創業(ye) 。

  2024年快遞進村情況普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累計建設33.78萬(wan) 個(ge) “一點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打通農(nong) 村寄遞“最後一公裏”。新的一年,我國將加快縣鄉(xiang) 村三級寄遞物流體(ti) 係全鏈條建設,著力構建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nong) 村快遞服務新模式。(周楠)

  【點評】

  近年來,農(nong) 村寄遞網絡加快下沉,越來越多村民享受到便捷優(you) 質的快遞服務。日益暢通的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微循環”,不斷打通城鄉(xiang) 經濟循環,促進產(chan) 需有效銜接,助力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由於(yu) 各地區位特點、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千差萬(wan) 別,快遞進村實現程度仍存在較大差異。進一步完善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要持續完善相關(guan) 基礎設施,鼓勵支持快遞企業(ye) 將服務向下沉、向西走,同時積極推動先進技術應用,通過數據共享、信息互聯互通,不斷提升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信息化服務能力。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