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顯示,我國影子銀行規模總體(ti) 穩定,信用中介功能、期限轉換功能規範有序,杠杆情況平穩可控,較好發揮了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作用,備受市場關(guan) 注的高風險業(ye) 務得到重點清理,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
何謂影子銀行?簡單來說,影子銀行是無銀行之名卻行銀行之實的一類業(ye) 務活動。眾(zhong) 所周知,由於(yu) 涉及存款安全、信用風險防控、經濟金融穩定等重大事項,銀行需要保持穩健經營。因此,國際社會(hui) 普遍將銀行列為(wei) 特許經營行業(ye) ,必須持牌經營,其經營行為(wei) 須嚴(yan) 格接受監管約束。影子銀行意味著相關(guan) 業(ye) 務沒有受到嚴(yan) 格的監管約束,很可能滋生風險。
具體(ti) 到我國,影子銀行業(ye) 務此前主要集中在部分資產(chan) 管理產(chan) 品、銀行表外業(ye) 務、非銀行機構參與(yu) 的信用中介活動,以及地方金融組織、其他非持牌機構開展的具備信用、期限和流動性轉換特征的業(ye) 務。這些業(ye) 務活動大體(ti) 有兩(liang) 個(ge) 特點,一是具備間接融資功能,但其接受的資本監管、信貸發放標準顯著低於(yu) 銀行標準;二是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跨市場、跨機構、跨行業(ye) 特征,存在期限錯配程度高、業(ye) 務模式複雜、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問題。
經過多年攻堅治理,目前我國影子銀行風險已持續收斂,治理成效顯著。一方麵,監管協作和統計監測不斷強化,資產(chan) 管理產(chan) 品的形態、底層資產(chan) 、杠杆、關(guan) 聯性、交叉嵌套、期限結構等方麵已得到全麵監測;另一方麵,加通道、加杠杆、層層嵌套的高風險業(ye) 務得到重點清理,違法違規活動大幅下降。接下來,要持續鞏固影子銀行風險治理成效,正麵引導與(yu) 強化監管並行,著力做好防風險、促發展工作。
靠前發力,嚴(yan) 防高風險業(ye) 務死灰複燃。治理影子銀行風險,重點要抓住違法違規活動,特別是那些加通道、加杠杆、層層嵌套的高風險業(ye) 務。一要有效識別風險。可進一步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清晰、有效識別金融產(chan) 品的底層資產(chan) 與(yu) 風險。二要化解潛在風險。做到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為(wei) 此,應持續完善風險監測框架,從(cong) 銀行體(ti) 係與(yu) 影子銀行的關(guan) 聯性入手,高度關(guan) 注銀行表內(nei) 資金投資各種特定目的載體(ti) 的情況,將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有關(guan) 產(chan) 品和業(ye) 務納入監測範疇。三要穩妥處置風險。可進一步提升監管的全麵性,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不留死角和盲區,切實防範打擊高風險業(ye) 務。
與(yu) 此同時,也要辯證看待影子銀行業(ye) 務,加強正麵引導,發揮影子銀行業(ye) 務支持實體(ti) 經濟的作用。在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影子銀行業(ye) 務可以在直接融資、風險分擔、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等方麵發揮作用。接下來,要落實功能監管要求,進一步提高影子銀行業(ye) 務服務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