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倡導“同球共濟” 共創美好未來

——從新年賀詞感受習近平主席的天下情懷

發布時間: 2025-01-07 10:57:00 來源: 人民日報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習(xi) 近平主席強調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參與(yu) 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提出並積極參與(yu)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廣泛共識,注入強大力量,展現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的勇毅擔當。

  凝聚命運與(yu) 共的廣泛共識

  “中國古人講‘同舟共濟’,現在國際社會(hui) 則需要‘同球共濟’”“要以‘同球共濟’的精神,凝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廣泛共識”“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yu) 共的大船上”……一年來,習(xi) 近平主席多次同各國友人談到“同球共濟”,生動而深刻的話語,展現著天下一家、和衷共濟的中國智慧,彰顯著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的大國胸懷。

  2013年3月,習(xi) 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重要理念。作為(wei) 演講現場翻譯,莫斯科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阿列克謝·阿列克薩欣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這場對世界長遠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演講,我永遠難以忘記。”阿列克薩欣說,10多年來的事實充分表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著眼於(yu) 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指明了方向。

  在烏(wu) 克蘭(lan) 危機問題上,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同巴西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政治解決(jue) 烏(wu) 克蘭(lan) 危機的“六點共識”,會(hui) 同全球南方國家發起“和平之友”小組;在巴以問題上,推動聯合國安理會(hui) 通過首份加沙停火決(jue) 議,促成巴勒斯坦各派別舉(ju) 行和解對話並簽署《北京宣言》……一年來,中國在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上展現責任擔當,贏得了越來越多認可。

  “2024從(cong) 都國際論壇”首次走向海外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裏舉(ju) 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成為(wei) 論壇上的熱詞。在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瑪麗(li) 亞(ya) ·費爾南達·埃斯皮諾薩看來,麵對持續的衝(chong) 突、環境危機以及貧困和不平等問題,各國需要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以落實三大全球倡議為(wei) 戰略引領,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點亮了前行之路”。

  尼日利亞(ya) 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qiao) 2024年10月來華參加中國國際友好大會(hui) 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成立70周年紀念活動,“同球共濟”“中國不追求獨善其身的現代化”等中國主張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奧巴桑喬(qiao) 看來,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中國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新的選擇,為(wei) 促進全球和平發展事業(ye) 發揮了積極作用。

  匯聚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

  與(yu) 155個(ge) 國家紮實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寬廣;宣布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與(yu) 廣大發展中國家攜手邁向現代化……兼濟天下的中國行動,正匯聚起共同發展的強大力量。

  2024年12月18日,滿載藍莓、牛油果等秘魯特色水果的“新上海輪”,經過23天的航行,靠泊上海洋山港。稍早時候,首批來自中國的東(dong) 風汽車已運抵秘魯錢凱港。這標誌著從(cong) 錢凱港到上海港海運航線首次雙向貫通。“錢凱港對秘魯乃至拉美的發展具有裏程碑意義(yi) 。”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副總經理岡(gang) 薩洛·裏奧斯感慨,短短幾年間,錢凱港從(cong) 一片荒蕪的海灘發展成如今南美首個(ge) 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秘中合作的藍圖正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這裏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巴西、智利、哥倫(lun) 比亞(ya) 等國企業(ye) 紛至遝來,以期進一步加深與(yu) 中方的合作。“正如錢凱港岸橋上的標語所寫(xie) 的,這是‘大家的港口,為(wei) 了所有人的港口’,它像一條紐帶,連接了人與(yu) 人、心與(yu) 心。”

  不久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wan) 列。“中歐班列是歐亞(ya) 大陸運輸方案的一個(ge) 極優(you) 選擇,為(wei) 沿線國家經濟和企業(ye) 發展帶來了寶貴機遇。”荷蘭(lan) BTT多式聯運集團貨運經理奧拉夫·赫伊津哈介紹,2024年該企業(ye) 承運的中歐班列運輸業(ye) 務同比增長25%左右。近年來,該企業(ye) 積極開展多式聯運服務,專(zhuan) 門設立歐亞(ya) 物流業(ye) 務運營部門,並在中國成都開設辦事處,負責聯絡當地客戶、安排提貨和裝車等,響應客戶多元需求。“暢通高效、多向延伸,不斷發展的中歐班列將有利於(yu) 推動國際物流供應鏈更加富有韌性。”赫伊津哈說。

  “大基建”連接著大海與(yu) 大陸,“小而美”書(shu) 寫(xie) 著憧憬與(yu) 希望。伊拉克巴士拉省西北部麥地那地區,窗明幾淨、配套設施齊全的阿裏·本小學內(nei) 不時傳(chuan) 來琅琅書(shu) 聲。連年戰亂(luan) 和政治動蕩導致伊拉克教育基礎設施嚴(yan) 重不足。2024年6月,由中企援建的阿裏·本小學正式移交並啟用。“這所荒地上建起來的現代化學校已成為(wei) 當地的標杆建築,悉心嗬護著孩子們(men) 讀書(shu) 的夢想,承載著家庭和社會(hui) 的希望。”在當地工作人員法胡裏·薩利赫看來,中企助力推動教育事業(ye) 發展體(ti) 現出對增強當地內(nei) 生發展動力的重視。“中國人民不僅(jin) 希望自己過得好,還在不斷以實際行動幫助其他國家人民同樣也過上好日子!”

  攜手構建和合共生的世界

  大道不孤,眾(zhong) 行致遠。2024年,同塞爾維亞(ya) 啟動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ti) ,實現命運共同體(ti) 建設在歐洲的突破;同巴西宣布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ti) ,彰顯新興(xing) 大國的責任擔當;同非洲國家一致同意共築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ti) ,表明中非28億(yi) 多人民風雨同舟的共同心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從(cong) 倡議變成共識,從(cong) 願景成為(wei) 實踐,成為(wei) 推動當今世界麵貌發生積極而深刻變化的重要力量。

  在廣袤的非洲大陸上,一座座水電站、風電站、光伏電站拔地而起,將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轉化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綠色動力”,照亮非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是非中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生動寫(xie) 照之一。”南非約翰內(nei) 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科菲·庫阿庫曾在世界銀行從(cong) 事與(yu)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相關(guan) 工作,在他看來,從(cong) 共同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到攜手推動“十大夥(huo) 伴行動”,中國始終願意分享成功經驗,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探索自身發展道路提供借鑒,攜手各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從(cong) 阿中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到‘五大合作格局’,中國同阿拉伯國家命運共同體(ti) 建設正跑出加速度。”阿聯酋國際問題學者、阿中關(guan) 係與(yu) 事務專(zhuan) 家麥樂(le) 耶姆·卜拉希米如是說。

  “在眾(zhong) 多阿拉伯國家,中國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提供優(you) 質應用服務,在精準農(nong) 業(ye) 、交通運輸、國土測繪等領域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便利。”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秘書(shu) 長穆罕默德·本·阿莫認為(wei) ,阿中攜手在空間信息、人工智能等領域構建更富活力的創新驅動格局,令人備受鼓舞。

  在老撾磨丁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通·帕納提正用中文與(yu) 中老鐵路貨運交接所的工作人員溝通。“如果想要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生動內(nei) 涵,那就看看老中鐵路吧!”帕納提說,“老中鐵路的建設讓老撾由‘陸鎖國’變為(wei) ‘陸聯國’,為(wei) 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更進一步提升了東(dong) 盟國家與(yu) 中國之間的互聯互通水平,推動了區域的開放與(yu) 合作。”

  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馬科斯·皮雷斯表示,在全球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和排外主義(yi) 日益抬頭的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全球南方國家帶來了希望,“期待新的一年,拉美國家同中國繼續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向世界展示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團結與(yu) 擔當”。

  以“同球共濟”的精神、以合作共贏的理念、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中國將始終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同各國一道,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踐行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本報北京、柏林、曼穀、迪拜、裏約熱內(nei) 盧、莫斯科、約翰內(nei) 斯堡1月6日電 記者陳尚文、劉仲華、楊一、任皓宇、宋亦然、時元皓、肖新新、戴楷然)

(責編: 王東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