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兩本賬裏話民生(新春走基層)

發布時間: 2025-01-16 20:48:00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河南虞城縣杜集鎮向陽村,兩(liang) 本賬讓記者深有感觸。

  一本是村民楊永法家的小賬。

  第一次去他家,沒見到人,扶貧車間來了“急單”,楊永法拉著老伴去“趕單”。

  車間建於(yu) 2017年,生產(chan) 沙發。這些年,越幹越火,擴大規模,在村南頭又建了新廠。工資計件,多勞多得,助農(nong) 增收。

  “得了多少?”說到進項,老楊笑得往後一仰,“俺倆(lia) 人一個(ge) 月三四千元。”

  “老楊是個(ge) ‘多麵手’,能掙不少‘零花錢’。”有人打趣道。

  原來,楊永法家裏有台拖拉機,農(nong) 忙時幹一兩(liang) 個(ge) 月,也能賺不少。

  鎮上有大集,他開著三輪車賣肉,“一個(ge) 月能掙2000多元。”

  “還有地呢。”自己家、兒(er) 子家、弟弟家、母親(qin) 家的地,都是老楊種。10多畝(mu) ,風調雨順時,也能有不少收入。

  這本家庭小賬,折射的是增收活路多,有耕好田、種好糧,有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就近就業(ye) ,有市集小營生、靈活擺攤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幹出來的。”讓生活有盼頭、有奔頭、有甜頭,關(guan) 鍵就在於(yu) 基層實幹,群眾(zhong) 肯幹。

  村民楊永法算了自家的小賬,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滿意則算了村裏的一本大賬。

  想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沒點“家底”可不行。錢從(cong) 哪裏來?

  楊滿意邊走邊掰手指頭:2024年,300千瓦光伏電站,發電收益超15萬(wan) 元;510平方米扶貧車間,1萬(wan) 元租金;公益捐款,1.2萬(wan) 多元;人居環境整治,補助9000元。

  新時代的鄉(xiang) 村,光伏照亮發展路,車間建在家門口。昔日貧困村,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向陽”村。

  “還有100畝(mu) 左右的黃桃”“評上省裏的‘五星’支部,有幾萬(wan) 塊錢獎勵”“算下來,集體(ti) 收入一年超過20萬(wan) 元”,來到村“孝善食堂”前小廣場,幾名幹部和老鄉(xiang) 也在你言我語地“盤家底”。

  有錢了,往哪花?室外就“曬”著支出賬,2024年幹了啥,一目了然。

  修農(nong) 田機電井,2536元,老百姓澆地不發愁;

  改造村室、衛生室,18600元,衛生室能輸液、有床位;

  給坑塘修圍欄,16990元,防溺水多了道防線;

  村裏公益保潔隊,半年發了9000元補貼,考勤表標得密密麻麻;

  衛生室院裏、坑塘邊都修了涼亭,一共12600元;

  …………

  “蓋涼亭,幹啥用?”記者疑惑,有人笑答:“這都是俺們(men) 要求的。衛生室院裏有涼亭,俺們(men) 有地兒(er) 落腳;坑塘邊有涼亭,方便納涼。”

  大小支出,用在公共設施改善上、生活服務保障上。村集體(ti) 收益化作群眾(zhong) 生活品質的提升,“得勁”。

  10多年前,村集體(ti) “幾乎沒有收入”。脫貧攻堅戰以來,建了光伏電站、引來企業(ye) ,村裏有了“源頭活水”。裝路燈,修舊房,給困難群眾(zhong) 買(mai) 生活用品……過去花小錢、辦力所能及的事,如今有錢花、辦群眾(zhong) 在意的事,支錢不犯愁,“盤子裏能劃拉”。

  怎麽(me) 劃拉?

  村幹部心裏有底,花錢管賬“有講究”:支出款項,要有支出計劃;1000元以上支出,須經“四議兩(liang) 公開”,開會(hui) 研究後公示7天,無異議才能實施;“村財鄉(xiang) 管”,村會(hui) 計去鎮財政所報賬……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持續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基層延伸。”規矩“立”了,家底“亮”了,支出“細”了,責任“明”了,這錢花得坦坦蕩蕩、實事辦得清清爽爽。

  群眾(zhong) 家庭小賬本,有增收曲線;村集體(ti) 收支大賬本,有明細冊(ce) 子。這樣的“精打細算”,背後是拓寬發展渠道的精準發力,是健全保障機製的精細管理。

  賬本裏有民生。楊永法說,看俺家,沒什麽(me) 負擔;看俺村,也越來越好,都很穩。這個(ge) “穩”,是穩穩的滿足、穩穩的幸福。

  民生裏有民心。村幹部說,全村就是一家人,我們(men) 幹工作要對得起一顆心。這個(ge) “心”,是為(wei) 民服務的初心、持續向好的信心。

  在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大道上,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向陽村”拚搏向前,生活向陽。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